红西路军纪念馆红色旅游的教育载体功能研究
2021-11-21李晨阳马心怡陈金林
李晨阳 马心怡 陈金林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
引言
红色旅游作为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肩负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功能[1]。甘肃高台、青海西宁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展现了丰富的红西路军文化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一“宝藏”的深入挖掘,提升宣传和推介的水平和力度,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功能[2]。
一 红西路军纪念馆红色旅游资源
(一)甘肃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有“塞上江南、北凉古都”之称的高台县,始建于1954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园内掩埋着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革命烈士遗骸。纪念馆展陈内容以“理想高于天,热血铸祁连”为主题,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忍辱负重”的红西路军精神[3]。纪念馆现已成为目前全国反映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
(二)青海西宁红西路军纪念馆
河西战斗结束后,有9000多名西路军指战员被俘,其中5600人被押解到了青海西宁,千余名指战员在西宁被国民党马步芳部残杀。1987年青海省在西宁市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2015年,西宁市委、市政府对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纪念馆对弘扬西路军革命历史,教育和鞭策当代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纪念馆被国家六部委命名为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被共青团青海省委列为青海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 纪念馆红色旅游的思想精神教育载体功能
(一)运用好红色旅游平台,用党史文化启迪人
通过参观学习红西路军纪念馆,可以认识到党的历史提供给我们的东西是非常生动和丰富的。充分运用好红色旅游的展示平台,在红色旅游这个生动课堂中,牢牢把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坚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使人们通过参观学习,获得新的启迪和收获,从党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运用好红色旅游平台,用党史文化鼓舞人
红西路军红色纪念馆是我们追寻革命精神的圣地,是我们汲取开拓奋进力量的源泉。有青年游客动情地说道:“将历史的记忆变成我们脑海中真实感动的一部分,在崇敬与信仰中勇敢地继续前行”,可以看出人们在体验党史文化过程中沐浴了身心,感受到了令人震撼的正能量。党的历史中所承载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精神,具有鼓舞斗志、凝聚人心、培育新人的重要作用。
(三)运用好红色旅游平台,用党史文化激励人
走进红西路军纪念馆,总是被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感染,被红西路军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威武不屈、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染、激励。九军军长孙玉清受伤被俘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在被害时年仅28岁。了解到这样年轻生命的坚贞不屈,深刻感受这样强大的信仰力量,一定会激励年轻人坚定信心,在新时代中奋发有为,报效国家。
三 纪念馆红色旅游对重点人群的教育载体功能
纪念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阵地,应该发挥好红色旅游文化教育基地这一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纪念馆红色旅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课堂
纪念馆所展览陈列的文物、实物、史料资料,其背后承载的真实鲜活故事,给青少年在视觉听觉上直接的震撼,在思想上强烈的触动,使其记忆深刻,久久不能忘记。青年一代通过参观红西路军纪念馆,真实了解了革命前辈所面临的艰苦环境,所表现的聪明才智,所体现的奉献精神,认识到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深刻感受到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服务祖国,奉献社会,投身伟大祖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纪念馆红色旅游成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新载体
红色旅游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学党史的热情。党员干部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对那些之前不了解的历史,不知道的革命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想全面了解红西路军革命故事和事迹的热情,也进一步激发了全面了解党史的热情。
四 提升纪念馆红色旅游教育载体功能的思考
(一)抓好导游队伍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思想教育的传播功能
发挥好纪念馆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提升对广大游客朋友、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群体等的思想教育能力,就必须要加强景区的解说系统建设,尤其是加强导游队伍的建设,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旅游导游讲解员队伍,提供专业、生动鲜活的讲解服务,才能使受众群体内心产生触动,精神产生共鸣,寓教于乐,教育获得成效[4]。首先,“育人者必先育己”,让导游成为坚定信仰,做合格的红色文化传播者。其次,导游一定不满足于做“拿来主义”“人云亦云”的传声筒,坚持参与搜集史料、人物访问、陈列布展等工作,全面丰富自己,坚持不断学习,谙熟红色历史,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尤其是历史细节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使自己成为专家,让导游成为丰厚的红色历史研究者。最后,要做到“内外兼修”,让导游做优美的红色旅游形象大使。
(二)创新方法手段,不断增强红色旅游思想教育的吸引力
第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开发红色旅游文化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构建红色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增强红色旅游文化的宣传传播,同时注重将革命历史人物、事件、文献资料等转化为红色影视、红色出版、红色动漫、红色游戏等生动形象、样式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增强对人们的吸引力。第二,发挥游客主体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旅游形式。在传统的参观活动基础上,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参与互动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
(三)关注青年学生群体,发挥好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功能
一是将红色旅游打造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有别于传统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既注重厚重历史,崇高精神等教育价值,也注重旅游的现代性、文化艺术性、创新性,有利于青少年群体在红色旅游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将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成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依托红色旅游发展,积极开展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活动,发挥好红色教育基地思政教育载体功能[5]。
五 结语
红西路军红色旅游资源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开展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其重要的教育基地功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守初心、强信念,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西路军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时俱进创新展陈方式方法,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提升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我们要将红西路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区域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中规划、设计,注重其与周边资源多元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旅游与传统观光、生态、乡村、都市、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紧密结合,形成一系列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既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散客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又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受到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