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2021-11-21龙佳怡鲁春霞饶帆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8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监护人健康状况

龙佳怡 鲁春霞 饶帆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一、引言

在我党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中国现已进入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关键阶段,由于全面脱贫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结构和问题也逐渐发生变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说明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解决措施还不够完善。回顾已经完成的结果中得到启示,对于针对新形势进一步深入研究留守儿童问题,跟踪新课题,提出新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二、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现况

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普遍地注意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其衍生的社会问题。根据段成荣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约有6102.55万是属于农村留守儿童,相比于2005年时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当时的农村留守儿童约为5861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2015 年 5 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中提到: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占全部儿童的35.1%。农村留守儿童中将近一半的都是父母双方不在身边,数据比例为47.2%。数量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不容忽视。留守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渐渐对社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如何发展,也将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已经举办的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对其数据和结果尚未公布,因此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3]。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2004年相关事件的发生后引起了广泛关注[4]。由于家庭状况的特殊,留守儿童无法正常获得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处于不利情形。经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孤独、抑郁、焦虑、强迫、偏执、人际敏感等心理方向更为突出。同时,也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只在部分维度上弱于非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新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整理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及问题的相关资料中发现,心理问题多与教育问题相伴而生。除此,还在关于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虽然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量表,但多数的研究结果呈现的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较多问题;当然还有少部分的对照研究显示,实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却存在差异。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突为明显[5]。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父母及家庭因素

父母作为监护人监管责任不到位。对于儿童而言,父母为了有更高的生活质量,选择放弃本该继承的家庭产业,再加上各地区之间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大多数人都选择远离家乡外寻出找更优越的工作。家长在儿童成长教育的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监护人长期不在儿童的身边,无法尽到相应的责任,而作为隔代的老一辈在教育和生活中多以溺爱为主,对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形成无法做更正确的引导。因此出现有的儿童因为监护人责任的缺失,出现叛逆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做出危害社会的不当行为。

(二)师生及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在读的学校由于本身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育设施与条件也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孩子们更多地是处于一个“放养”的状态,这样的管理模式只要学生没有发生意外情况,对他们的行为约束、情绪管理调节和关心都会比较少,因此学生就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比如厌学、少言、孤僻等。

(三)社会及相关制度因素

留守儿童在农村教育的文化环境中深受影响。在农村地区,文化条件一般、生活也较为单一,对于他们成长的需求还不能满足。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吧行业的开展也逐渐增加,由于儿童的自制力较差,极易被网络平台中的不健康内容吸引,从而严重影响其纯洁的心灵。研究显示,在经济资本方面,城市儿童最高,其次为流动儿童,而农村留守儿童则位于最低端;在人力资本方面,城市儿童最高,其次为流动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同样处于最低端[6]。

四、展望

(一)家庭及监护人需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1.家庭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护人的责任比学校及社会方面的责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更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更要采用更针对性的方式,承担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责任。

2.作为监护人尽可能的还是留在孩子们身边,父母的关爱是无法轻易用其他方式替代的。很多家长都误解物质条件是最大需求,但是孩子们的童年阶段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导和陪伴,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孩子们最期待、最应该的状态。

3.父母及监护人还应注意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并需及时调整孩子们的心理期望度。在家庭情感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潜移默化的,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建议父母要综合考虑对孩子的培养,从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多个角度出发,更要适时调整自身的状态和期望。

4.家长应充分了解留守儿童在物质当面的需求,要满足更应合理,降低子女在经济方面的压力,更是减少他们的心理的负性情绪。

(二)学校及老师应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

对于留守儿童这类特殊群体,学校的教育责任更加重要。作为校方或者老师,不能只过分关注孩子们的成绩,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那么进行相关心理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心理状况,还可以通过这些课程加强他们心理方面的教育。

2.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

(1)树立品德、学习、体育综合发展的教育理念;(2)情感教育的重视和培养;(3)开展心理咨询平台,多参与和组织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

(三)社会及相关组织的开展

1.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不良的社会气息让他们深受影响,因此要树立更多正能量的目标,给予他们正确方向的引导。最重要的前提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管理,让留守儿童有最基本的保障。

2.调动社会的力量,鼓励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人进行组建,专门为留守儿童提供支持与保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保证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

总之,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目前来看是全社会的责任问题。首先父母作为监护人要更加重视与子女的感情建立;其次对于校方和老师都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并充分关注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最后社会及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力度,且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都在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条件,最终让他们在关爱中成长,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指数。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监护人健康状况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