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学生社团党建的创新实践
2021-11-21徐国锋
徐国锋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741000)
社团的松散性及自发性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为使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满足新时代学生需求,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关键。因此,基于学生社团开展党建工作,并对学生社团给予一定的指导与管理,是目前高职院校基于学生社团开展党建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党建对社团建设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自身特征,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学生社团党组织定位模糊,主要是因为社团成员源于不同的系别和班级,存在交叉的组织关系。其二,党建工作时间与社团日常活动时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这是因为社团存在的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主要职责为鼓励学生开展活动,如果党建工作占据大量的社团时间或者学生精力,反而会影响学生社团党建的作用,甚至让部分学生出现反感情绪[1]。其三,由于部分社团成员集体意识差,时常缺席社团活动,甚至随意退团,导致社团过于松散、流动性大,制约了党建工作进社团的进程。其四,一些学生社团活动举办较少且活动内容单一,部分社团只是简单进行游戏、观赏活动,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党建工作进社团的系统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技能提升、素质加强作用微乎其微,自身的特长也难以得到发挥。这些问题使得团活动难以持续、稳定、深入开展。将党建工作引进学生社团,合理、科学地开展党建活动,能够让学生之间互学互鉴、互相促进,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基于学生社团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拓宽党建工作新领域
现阶段,高职院校遴选党员的形式主要有从班级内部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院系党支部等,无法甄选出综合能力强、思想品质优秀的学生是此形式的不足。相较而言,这部分学生的表现并没有得到关注,由于学院没有健全社团组织发展党员体系,致使社团中表现优异且成绩较好的学生难以被党组织吸收。社团党建工作逐渐成为当今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的补充,使学生社团党建的凝聚力及号召力得以有效提高。
(二)有助于培育骨干力量
高职院校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的主阵地,而大学阶段正是当代大学生“三观”建立的关键期。当今的大学生具有容纳力强、思想新潮、自我意识强等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多元且丰富。若有拜金主义、极端主义等负能量在社团中肆意传播,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价值观扭曲、思想腐败等不良现象。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社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有指向性、针对性、实效性地引导社团发展的方向,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继而更好地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输送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2]。
(三)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社团长久发展
学生更乐于结合自身喜好选择内容多元、形式丰富的社团活动。学校社团在有效激发学生勇于展示自己、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强化自身能力,建立起集体荣誉感和社会意识的同时,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眼界、加强自我修养,继而推动大学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发展。社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强有力的保障,是强化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伴随党建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借助科学、正确的理论知识优化社团组织管理工作,有效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积极性。高职院校应增强对社团干部及社团成员的培育,使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思想观念得到大幅度提高,使他们成为学生社团中的坚强壁垒,助力学生社团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有助于大学生强化理论认识和党性修养
学生社团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主自立、可持续、稳定发展,在自我管理、独立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研习的发展模式下,学生社团通过加强自身党建工作,开展与党建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在设计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党史、基础知识、党建工作等内容,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意义,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培育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向多维度发展,让学生社团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助推器。
三、高职院校基于学生社团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创新构想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理论引导
首先,以科学理论为导向。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宣传党史,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社团的每一项活动中,引导社团成员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切实加强其政治甄别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学生社团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社团红色文化,依托党的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在学生社团中打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社团成员在生活中无形地接受党的思想的洗礼,逐渐消除其对社会和人生问题的认识误区,使之学会借助科学辩证的思维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建造起避免不良文化侵入思想的围墙[3]。
其次,以思政教育为核心,传承党的理论知识。高职院校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选择适当的方法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价值观念、实际行动上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为了更好地普及、传播党的理论知识,高校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社团组织安排以“党建”为主题的活动,如党知识讲座、演讲大赛、辩论赛等,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另一方面,应将“专业课”和“两课”有机融合,将“理论”和“知识”有机联系,把党的理论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使其更好地认识党、了解党。
最后,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加强学生政治觉悟。以党性教育为主题开展社团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服务意识、提高政治觉悟的有效途径。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应以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诉求为基础,利用重大节日、历史重大事件举办各类主题活动,不断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以高标准约束自己,能够有效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的榜样力量,实现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协同成长,继而落实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党建工作。
(二)优化组织结构,推进学生社团党建工作
第一,完善学生社团党建工作体系。针对现阶段学生社团出现的诸多弊病,高职院校应重点优化社团党建工作体系,明确党组织在社团管理中的具体事务和相应职责,构建起详细的管理层级结构,使学生社团管理更加系统,并且将党基层组织扩展到学生社团,助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社团联合会和共青团为辅的组织体系,更好地提升社团的管理工作质量[4]。
第二,灵活组建社团党支部。高职院校需要以校党委和相关部门为基石,以组织创新为切入点,学生社团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及长处,根据社团之间的差异性,不断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创建学生社团党支部,真正做到对学生社团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继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党建工作。
其一,稳步落实组建过程。构建社团党支部需要有计划、有方案地推进,需要从发展和党建的角度出发,精准掌握社团党员的数量,深入分析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优化组建模式及组建方法。组建过程需要调查每一个社团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格评定,制定相应的组建计划,遴选社团党支部书记,每一环节切忌“急”,从而确保学生社团党建工作的稳定性、有效性。
其二,正确处理两种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格局来说,构建学生党支部通常是以院系、年级、专业为单位。组织建设社团党支部将会有部分学生党员出现“双重”身份。通常而言,要有效解决“双重组织生活”,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手段:一是在社团党支部壮大时,社团党员隶属于该党员所在的社团支部。二是在社团党支部发展相对较缓时,学生党员隶属于院系、专业、年级。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在对社团党支部及其党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以社团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和外部因素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社团党支部可以通过社团活动,遴选优秀的学生为入党积极分子,为其创造各种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使其最终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党员。
(三)强化社团管理,构建长效机制
第一,当前学生社团人数日益增长,难免会有一些社团创始者由于一时兴起或者抱有功利性目的而创建社团,此类社团由于未制定相应的计划,缺少面对挫折、困难的决心,稍微遇到一些困难便退缩,最终使学生社团的信誉度、整体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在学校党委的指挥与引导下,社团联合会需要从根源上把控学生社团的质量。在学生社团审批过程中,社团联合会需要仔细审查、核对申请社团的发展规划、特色、活动形式等,并结合本校实际,对学生社团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研究,将新社团的发展规划稳打扎实。学生社团联合应坚持原则,做到宁缺毋滥,对一些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社团禁止注册,并对部分不经常举办活动、“不办实事”的社团及时进行检查清理,对于内容低俗的社团予以坚决取缔,确保学生社团的高水准[5]。
第二,高职院校需要站在全局筹划和指导的角度关注学生社团。首先,重视成员的新老更替。学生社团由于换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党员流动、新老成员更替。因此,在换届期,高职院校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了解空缺状况,选派学生党员填补空缺,确保社团党建工作的稳定进行。其次,加大投入力度。学生社团的经费大多是团员的会费,缺少其他经费来源,社团活动的开展定会造成资金的流出,甚至会使学生社团陷入困境。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给予足够、稳定的资源支持。最后,提供场地支持。由于场地资源稀缺,高职院校需要给予大力支持,并尽最大能力为社团活动提供相应的空间。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基于学生社团党建工作虽然能够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但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应从理念、机制、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借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继而实现育人目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奇的思想相继涌现,党建工作在学生社团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要想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学习先进教育理念,重视高职院校社团党建工作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