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型资助视角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模式的路径探析

2021-11-21周艳红

大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准

周艳红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更关系到人民幸福安康、社会进步发展、教育公正公平。党和国家历来都高度重视高校资助工作和育人建设,采取了多项有效举措。在整体脱贫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突出育人成效的发展性和长效性,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工作指引,构建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资助育人机制,创新资助育人的途径,提高精准资助的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发展型资助与精准资助育人的关系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整个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2015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扶贫工作要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这不仅对“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做了更深入的阐释,也使得“精准扶贫”成为各项扶贫工作的新目标。“精准扶贫”延伸为整个扶贫工作的重要部分——高校资助工作的新目标,要凸显资助育人的效果。现阶段,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奖、贷、助、补、免、减”等主要措施有机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在整体脱贫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1]。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资助工作不仅要精准,而且要长效,要形成发展型育人体系,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发展型资助是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物质、道德、能力、精神四方面的帮扶工作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精神、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精准资助”不仅是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的高要求,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理念的延伸,相较于传统的资助模式,精准资助强调资助对象识别精准、帮扶措施精准、管理办法精准、育人效果精准[2]。

二、高校发展型资助面临的困境

(一)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

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存在诸多情形,比如许多大学生在申请贫困生认定时,存在心态不端正的情况,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仅大,而且资助金额高,部分学生因“追求经济利益”的心理难免“装”贫困或者“争”贫困;真正的贫困生却由于自卑而放弃认定申请的情况;存在相关系统里的贫困户数据与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数据不匹配的情况;甚至有些贫困生不知晓自己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城乡低保户;贫困数据呈现动态变化,数据信息共享不及时等。这些都会给贫困生的精准认定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资助育人队伍不健全

高校资助育人队伍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资助育人队伍人员配置不足和资助工作专职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教育部下发的高校资助工作管理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学校的编制情况调整配备专职的资助管理人员,但实际上有些高校在配备专职资助人员时,与政策要求的按照1∶2500 的比例来设置还存在较大距离。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只配有一两名专门负责资助的工作人员。高校资助工作专职人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也是导致资助育人队伍不健全的主要原因。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化的性质决定了对资助工作专职人员综合素养的高要求,在要求他们熟知国家资助政策、高校有关资助工作的具体举措和工作细则、工作流程等的同时,也必须具备与扶贫、民政等部门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网络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和办公软件的熟悉操作能力。但目前有些资助工作专职人员存在着对国家政策一知半解、网络数据处理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资助育人方式单一

发展型资助育人在物质帮助的前提下,更需要在受资助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综合能力提升、精神素养锤炼方面下大功夫。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资助育人方式单一,更多的是在学生中宣传资助政策、开展诚信主题班会等,往往不能取得良好效果。高校资助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七类资助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高校应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感浸润、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三、高校发展型精准资助育人模式的路径探析

(一)高校发展型精准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

国家资助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推进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落实与创新。经过不断实践和创新,学校资助与育人工作的结合日益完善,由粗放型资助发展到精准资助与育人相统一的模式,构建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积极构建“创新资助思路,全方位搭建育人平台;明确阶段重点,全过程跟踪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坚持育人导向,全员共同参与资助育人”机制[3]。

(二)高校发展型精准资助育人模式的运行机制

创新精准识别方式,精准识别困难对象。开展精准资助育人的前提是要在贫困生识别上做到精准,高校可采取“线上大数据+线下审核评议”工作方式,确保识别对象精准。在大学生入校后,高校应及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与扶贫、民政等部门沟通协作,实现生源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等数据与高校贫困生库数据等相关信息共享。对于在当地相关部门对贫困生家庭认定、信息数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录入系统的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所在班级评议小组必须对学生递交的贫困生认定材料进行核实,根据学生递交的材料进行不同贫困类型认定,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全面仔细了解真实情况,精准识别困难学生并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能够及时、足额获得相应资助。

因困施策助学,开展精准帮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该结合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和孤残学生等七大类重点资助学生群体的特点[4],因困助学,因材施教。他们当中有属于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生存型贫困,也有属于更期待的发展型贫困。总之,他们有满足生活学习的必备物质需要,也有素质提升、情感畅通、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等方面的需求。面对市场对人才的高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他们感到压力重重,对整个社会的认知更加深刻,他们渴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对专业技能、过硬本领和综合能力的发展需求更加凸显。高校资助育人要想提高育人效果,就必须精准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贫困等级,匹配相应的资助项目,实施有针对性的育人帮扶[5]。

拓展资助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七类资助对象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对象,精准资助实施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资助工作中的经济帮扶是高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物质条件,也是重要条件,但单纯的经济帮扶不符合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高校应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为指引,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学生发展需要,重育人功能,挖掘资助育人的精神激励功能、情感激发功能、心理浸润功能和素养提升功能;着力提升被资助学生的政治信念、思想素养、道德品质,重点培养受资助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树立回馈社会、感恩和报效祖国的高尚人生观。

推进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尤其是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增加贫困生顺利就业的筹码。因此,高校在推进就业指导教育上,应该做到有的放矢,针对贫困生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教育;应从就业指导过程、指导方式、教育内容、就业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精准引导;结合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就业指导教育方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实现“就业梦”。

四、结语

基于发展型资助理念探析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模式的路径,是高校资助工作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和由“基本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并突出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高校在通过精准化资助育人应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身心素质健康、综合能力突出的全面发展人才,从而实现教育扶贫削弱贫困代际传递、社会教育公平,推进“立德树人”的发展型育人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精准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