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党支部建设困境及提升路径探析
——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为例

2021-11-21丁红梅龚朴张磊

大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学院育人

丁红梅,龚朴,张磊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为全面提高新时代党支部建设质量,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党委聚焦新时代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走访、个别座谈等形式,广泛调研独立学院党支部建设情况,着力查找学院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寻求破解优化之策。

一、面临困境

高校党支部的架构在传统上多依据党员的不同身份建立相应的党支部,如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等[1]。面对新时代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传统的党支部设置模式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需要调整和创新。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各自为营”[2],导致党建工作成效不高,制约了党支部组织力的有机整合与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1.教工党支部层面。一是政治领导力弱,组织生活不规范,党支部活动学习的实效性和内涵性亟须提升与丰富;二是思想引领力不强,示范作用缺失,形成“孤岛效应”;三是党建业务“两张皮”,制约自我革新,专业教师学科优势与资源优势难以融入党支部之中。

2.学生党支部层面。一是学生党支部由跨专业、跨年级组成,支部设置变动性大,不稳定性导致教育和管理难度增大;二是政治核心力弱,组织生活“形”大于“神”;三是在“倒三角”的党员人数模式下,老党员对新党员思想引领力低,育人效果欠佳。

3.京江学院自身层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教师党支部书记须为“双带头人”,需从有高级职称和博士研究生的优秀党员教师中选任。当前京江学院正处于转地办学、转型提升、转设发展的“三转”叠加期,专任教师多为自聘青年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拔尖人才匮乏,“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难以落地。

二、破解策略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党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设置“教管学”师生联合党支部,融党建、学工、教学、管理、师生、实践服务为一体,开启党建育人新模式。

1.构建师生联合党支部,促进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双提升。按照专业相近、结构稳定原则,学校进行师生党员合编,立足师生党员特点组织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思政教育、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形成教师带动学生、学生促进教师、师生党员带动群众的良好局面,以点带面,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2.构建师生联合党支部,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有效弥补传统不同类型支部“各自为战”所造成的缺陷。教师党员党性强、思想成熟,学生党员热情高、创新多,两者融合创新基层党支部组建模式,能够打破原来的单一结构,实现多方人员整合,充分发挥各自在学习、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优势,统筹协调推动党建工作推陈出新。

3.构建师生联合党支部,以专业为依托协同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共同成长,充分体现师与生、教与学、管理与服务、党务工作与专业建设、组织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全面融合,构建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师生关系,实现全员发挥力量、全程覆盖成长、全方位作用于学生。党支部由教师党员、辅导员及“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组合而成,共同成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支部管理队伍,立足学生四年学业生涯规划去管理和培养,促进“思想协同、实践协作”,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覆盖、有效辐射、深入作用”。

三、推进情况

学院党委围绕“融合党建”的目标理念,从“联合”“融合”“创新”三个维度出发,探索创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党员学习进步需要,进而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型基层党建模式。

(一)科学规划构建“教管学”师生联合管理模式

1.构建“教管学”师生联合管理模式,搭建全员参与育人平台,实现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优势作用的互补性相结合。学院在院系纵向设立党支部的模式下,建立辅导员、专业课教师、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的支部管理体制,搭建教育管理、专业学习、组织生活互联互通的平台;充分调动支部成员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营造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提升全员育人能力。

2.构建“教管学”师生联合活动模式,打造全程覆盖育人体系,促使教师党员主导性与学生党员能动性相结合。学院在以专业为主体设立师生联合党支部的背景下,建立以低年级思想引领为主、二三年级专业水平提升为主、高年级自我素质完善为主的系统化育人体系。低年级侧重由教管思政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活动、二三年级侧重由专业课教师开展学业拓展活动、高年级侧重由党员学生干部自主组织开展面向职业生涯的活动,教育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高年级党员在低、中、高不同阶段分别担任主角,形成有梯级、有体系、有长效的支部活动模式。

3.构建“教管学”师生联合服务模式,打造全方位协同育人环境,推动师生党员和谐共处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学院在专业为主线、纵向架构的支部形式下,教、管、学多方共同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全方位开展教育、管理、服务,把育人的环境营造得更好,将育人的合力凝聚得更实;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辅导员、两课教师、学业导师形成合力;在学业成长方面,教管人员、专业课教师、优秀学生党员形成合力;在素质成长方面,教管人员、专业课教师、社区服务人员、学生党员干部分别以课堂、社区、网络、生活等各方面协同开展育人;让“社区党员值班室”“朋辈帮扶”党员志愿等活动全方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广大同学解决在专业学习、生活、情感、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教管学”联合党支部建设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学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部门牵头协调—党总支负责实施—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统筹指导、协调推进工作开展,切实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战略目标,消除党的领导“空白点”。每月召开党务工作例会,每年召开党支部建设工作研讨会,探索教管学联合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的思路与举措。

2.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学院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将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精的党员教师骨干作为支部书记,配备熟悉学生特点和党建工作的辅导员作为支部委员;配备党支部活动经费,落实支部书记政治和工作待遇;每年组织开展党支部建设工作专项检查,及时总结凝练师生联合党支部建设的经验与成效。

3.建立健全考核督查机制。学院建立和完善师生联合党支部考核评比制度,不断细化任务,明确职责,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每学期学院纪委牵头对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以适当方式通报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考核评比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将党支部建设情况纳入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纳入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绩效考核内容,积极探索党支部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新经验。

(三)党支部工作推陈出新,创新开展“党建+”模式

学院积极探索设置“教管学”师生联合党支部,打破单独设置学生、教工党支部模式,党支部工作计划和活动组织形式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组织生活质量和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成效明显提高。师生党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发,通过师生党员“一对一”结对子等形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动教师主体力量,实践探索“党建+课程思政育人”“党建+实践育人”“党建+互联网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3]“教管学”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在教育事业中的引领作用。党支部会上,党员们学文件、谈体会、相互学习,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完善教学思路,把支部会延伸拓展为备课会。学院还注重师生互动,开展“师生共话发展”“我爱你,中国”京韵快闪等主题活动,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其中,“我爱你中国”京韵快闪活动,荣登“学习强国”App,并获“视友杯”中国高校电视短视频类二等奖。该院在抗击疫情中涌现了诸如“京江老兵在行动”“疫情逆向行青春勇担当”等感人事迹及场面。

(四)党建思政形成新合力,教风学风建设和谐奋进

教师党员专业能力强,学生党员激情活力高,师生党员互动交流逐渐增多,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双向服务的党建工作格局;有力推进了教风、学风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深度融合。同时,由于教师党员相对稳定,师生联合党支部形成了“铁打的营盘”与“流水的兵”的良性组合,教师党员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融入全过程[4]。切实发挥教师党员帮带引领作用,及时吸纳思想品德好、学习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不断增强党支部组织活力。师生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和励志成才的先进个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节约粮食”“VLOG 云家书”“退役女兵”等素材4 次选登“学习强国”App,激发更多基层党员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情。

(五)党务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党建育人工作实现全覆盖

“教管学”师生联合党支部,有利于师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加深了解和增强信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师生党员对党务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教师党员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全面、多方位了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及健康成长等,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这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极大地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培养中,教师党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专业认知、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实习实训、求职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深化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能,履行了党员责任义务,促进学生党员在思想认知、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成长发展,实现了党建育人工作的全覆盖[5]。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创业创新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每年学生在国家、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超200 人次。

教管学联合党支部的成立实现了“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党员联培、阵地联用”,成为促进党员融合发展、作用提升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建立以专业为依托的师生联合基层党支部模式,促进了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各自在学习、服务、创新方面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品德塑造的完美结合[6]。作为新生事物,“教管学”师生联合党支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