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互动机理研究

2021-11-21

市场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活态研学旅行

杨 洋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1)

一、问题的提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文化之根,是高品质的文化旅游资源。相较于物质类遗产,非遗传承发展具有动态性、流变性、对环境和时空的非孤立性的特点[1],这决定了非遗生态性保护传承更加注重良性发展,致力于活化利用和代际传承。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的第十年,如何实现非遗在当代社会的保护传承发展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赋予非遗生存空间和传承的动力。活态传承是由传承人、文化空间和文化传续时间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推进的一种状态,最注重“传承队伍”和“生存环境”两个核心内容[2]。而研学旅行正好具备这一功能。研学旅行因其“文化性、在场性”的特点,可以促进建立代际传承链条、促进文化时间延续、生态式扩大文化存留空间。

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和基础,形成了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的互动关系。因此找到两者二维互动空间的有效联结点和互动契合点,借助研学旅行对“非遗”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非遗资源由静态的、封存式、数量型保护向动态的、开放式、质量型活态传承转变。

二、文献综述

“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概念的外延词汇,是区别于“基因封存”的一种活态保护方式。非遗活态传承研究最早出现在人类学研究中,提倡“将人与遗产联系起来”,并强调通过政府和公众来识别、保护和传播非遗[3]。赵越基于活态传承的核心是人这一特性,将活态传承分为纵向历时性活态(以口传心授方式,世世代代相传而保留下来)和共时性活态(社会传承或者群体传承进行非遗传播)[4]。因此活态传承强调传承过程是传承者与接受传承对象共同参与互动的活动过程。知网数据显示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文化遗产活态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从研究内容来看,相较于物质实体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研究更加丰富,研究视角也更加多维。

以“活态传承”并含“旅游开发”为主题,进行知网期刊高级检索(2007~2021年数据),共有19篇相关论文。张婷婷认为旅游作为民俗文化传承的一种特殊载体,其活态传承是民俗文化传承人、民俗文化的可持续性和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三者紧密互动的过程[5]。齐超认为研学旅行与非遗活态传承存在三大共性,从研学旅游视角,为福州油纸伞技艺活态化传承提出了对策与建议[6]。洪琦提出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建设基于非遗的主题旅游项目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7]。总体来看,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开发关系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基础,但将活态传承和研学旅行放在同一框架中进行的研究不多。研究历史时间也不长,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关于二者互动关系的探究更是比较缺乏。鉴于此,本文将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起来,对两者的互动发展动因与机理开展系统研究,以期为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可持续性提供新思路。

三、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互动动因分析

互动是社会学的概念,是指相关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非遗是依托“人”存在的活态遗产,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某一文化空间内不断传承变迁。因此非遗活态传承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非遗原真性,即非遗生态式的有效传承,着眼于非遗就地保护;二是强调非遗环境性,即非遗整合式地创意转化,实现非遗回归生活的目的。从概念内涵、价值理念等因素出发,两者二维互动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主体共存、理念契合、价值共创、需求互补和空间对接五个方面。

(一)主体共存

从非遗活态传承的内涵中可以看出,非遗保护核心问题就是保持非遗的生存与传承能力。非遗传承途径主要包括群体传承、家族传承、社会传承三个层面,归根结底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技艺的代际传承。目前学术界关于研学旅行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广义的研学旅行者可以是任何出于求知、研修(学习)目的的旅游者,即所有社会公众。而狭义的研学旅行则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即有特定的参与者(学生群体)、有特定的组织者(教育部门或学校)、特定的参与方式(集体旅行、集体食宿)、明确的活动范围(校外)[8]。但不管是从广义还是狭义出发,研学旅行的主体都是“人”。二者在主体媒介上存在共同性,即“人”作为社会公众,不仅是研学旅行体验者、参与者,还是非遗文化的感知者、传播者、传承者。

(二)理念契合

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一直是非遗旅游研究的热点,不同的学者保持不同的观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否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其实,无论对于旅游客体——非遗资源的活态传承,还是对于旅游主体——游客的体验,原真性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非遗是“活”的文化,活态传承是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实现非遗动态的、质量型活化利用。而研学旅行是典型的在地性旅游形式,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旅游,更注重对特定文化场景的感知对话、互动体验。其发展理念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有机融合,其本质功能是实践育人[9]。因此研学旅行主体与非遗吸引物、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互动,既可以保持非遗生态式的有效传承,也可以实现非遗整合式的创意转化,还能达到实践教学目的。

(三)价值共创

Prahalad和Ramaswamy基于“消费者体验逻辑”视角,提出了价值共创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对话(dialogue)、获取(access)、风险收益(risk-benefit)和透明性(transparency),也称作价值共创的DART模型[10]。非遗与研学旅行的互动过程中,社会公众通过与非遗文化之间的对话,感知其所蕴含的历史传承价值、文化资本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认知价值、经济价值等,从而获取复合体验价值,这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而且研学旅行的“在场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产品互动和人际互动更具有真实性和透明性。研学旅行在了解传统文化、扩大知识宽度、增强文化自觉等方面的价值,可以使其成为非遗价值彰显的平台。因此两者的价值共创体现在文化资源和价值彰显上[11]。

(四)需求互补

非遗核心内涵是“非物质”,是无法用语言或者其他符号表达出来的内蕴,其传承和保护需要有形载体来实现。研学旅行需要摆脱“只游不学”的刻板印象,需要增强产品文化内涵和深化文化体验。因此非遗传承需求与研学旅行文化需求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研学旅行可以激发非遗的多维价值,以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式对非遗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使非遗回归社会,融入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其在当代语境下以多样化的具态产品活性生存和传承。非遗活态传承是对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生活形态等传统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而这些“活”的记忆文化正是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最好的基底要素。研学旅行从保存下来的非遗资源中汲取养分,来提高其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二者在需求上实现“输血”与“造血”的双向互动。

(五)空间对接

为达到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的目的,研学旅行需要真实的沉浸式场景体验空间。非遗的产生、发展、传承也需要存在一定的环境地域空间,而且活态传承讲究“在场空间”。二者空间对接主要体现在研学旅行所需的场景文化空间正是非遗文化展示和活性利用的传播空间。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实现非遗传承人与潜在被传承人在场空间交融。在蕴含非遗文化场景空间内,两个群体会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交互对话。主动参与非遗体验活动,刺激社会公众获得真实的旅游体验的同时,也能加深其对非遗的认知,使其在生活中自觉地传承;而且同一空间内群体之间的氛围渲染和人际传播,也有助于扩大非遗传承群体[6]。

四、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互动机理

对互动动因的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具有良性的互动媒介和互动通道。约翰逊提出了“文化环”理论,他认为文化首先在文化领域被“编码”,在旅游领域被“译码”。David Herbert对“文化环”模型进行修正,提出文化旅游建构和消费需要经过三个层次:阅读—影响—建构[12]。因此本文以“文化环”模型为出发点,依据文化旅游消费三个层次和旅游开发生命周期,提出非遗与研学旅行开发的三个互动阶段,即导入期(旅游注入——非遗静态保护);发展期(旅游影响——非遗价值释放);成熟期(旅游反哺——非遗动态传承)。这种互动关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循环的过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使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处于一个平衡、良好状态。

(一)导入期

非遗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刚刚注入研学旅行市场时,作为一类高品质、稀缺性、独特的文化资源,被引入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价值链中。此时二者的互动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但研学旅行开发使得非遗文化形式得到了一定的表现,旅游者的非遗文化阅读停留在“文化表层属性”。非遗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大多是静态工艺欣赏、民族歌舞演艺展示。相较于其他产品类型,研学旅行因为非遗文化的介入,会呈现文化差异。这也成为研学旅行发展的最大动力,使两者之间互动进入下一阶段。

(二)发展期

研学旅行介入程度加大,非遗文化逐渐由初期的“静态”展览向“动态”演示、现场演绎转变,非遗原真性、独特性、地方性的价值开始释放彰显,非遗文化价值开始转变为资本价值。两者的互动作用进入“文化价值属性”,游客通过旅游项目体验、旅游商品消费等方式对非遗文化进行“解码—译码”,感知在地文化差异,影响旅游者消费意向,研学旅行展现特色品牌效应。

(三)成熟期

这一阶段研学旅行开发进入平稳期,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有了地方标志性的产品属性,旅游者通过自己真实的旅游体验对目的地形象进行建构,行为越来越理性。两者的互动进入“文化行为属性”。非遗有形载体呈现了特色展示与商品展销、主体展示与群众互动、传统手工与现代元素结合等多种形式。地方利益相关者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旅游经济价值反哺非遗保护,逐步向动态传承转变。

五、结语

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工作,学术界关于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的关系争论不已。本文试图将研学旅行与非遗活态传承放在同一框架中进行研究,分析两者互动的动因和机理,希望可以促进研学旅行原真性与“非遗”活态传承的共同发展。目前以研学旅行为切入点实施“非遗”资源活化利用和传承保护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不多,因此本文为进行深层次探讨提供了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活态研学旅行
地域文化视域下南宁长塘芭蕉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