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培养导游学生技能的步骤与实践探究
2021-11-21康慧玲郭艳芳
康慧玲 郭艳芳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高职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在知网上以“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搜索,得到13条结果,其中有2条提到用“以赛促教”模式进行培养,杨慧芳(2018)与刘萍(2017)、曹银玲(2017)均表明要用导游比赛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基于“创新创业”来进行高职导游人才培养,谢颖(2018)、邓婕(2018)与杨帅(2010)提出创新型导游人才培养,如建立导师制、优化课程、双语教学;还有提出“工学结合”进行导游专业人才的,如徐峰(2018)和焦巧(2009)提倡“工学渗透,单元穿插”人才培养模式[1]。
关于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是数量偏少,二是深度不够。
(二)关于校企共建导游大师工作室的研究
在知网上以“校企共建导游大师工作室”为主题进行搜索有0条结果,而以“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为主题进行搜索,查到5条结果。关于“大师工作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室的建设机制研究、建设内涵研究、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等方面。顾宏亮(2018)和涂清芳等(2018)研究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王伟雄(2018)研究大师工作室的内涵建设;杨军(2017)研究人才培养路径,但未针对某一个专业进行论述[2]。
关于校企共建导游大师工作室,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但关于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有些理念和结论值得我们借鉴。
二 高职院校建立大师工作室存在的问题
2019年1月,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与重庆市导游协会签订成立导游大师工作室协议,重庆市导游协会推荐重庆市优秀导游担任本工作室的导游大师,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出资进行运作,共同商定本工作室日常事务,主要是围绕导游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就实践教学、技能比赛、双师培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社会服务、科学研究这几方面进行[3]。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每位导游大师认领5位学生为徒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同时导游大师要为自己的徒弟提供跟团实习机会;每位导游大师主要是结合导游岗位工作过程内容进行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4]。本工作室通过一年半的建设以及调查访问,我们发现了大师工作室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一)师资实践经历丰富,但教学理论不足
导游大师工作室聘请的是重庆市优秀导游,他们导游工作经历十分丰富,带团300个以上,工作经验十年以上,实践经历十分丰富,带团经验充分,经过学生调研发现,我们聘请的导游大师在教授知识时案例丰富,但教学理论知识不足,上课逻辑性较差,组织教学能力不强,上课缺乏重点[5]。
(二)学生积极参与,但凝聚力不足
导游大师工作室第一批学生选拔的是大二年级学生,来自各个班级的学生共同组成导游大师工作室班,学生参与本工作室是十分积极的,面试有200多位学生参加,选取了50名学生来进入导游大师工作室,利用周末学生没有课的时间来让重庆市优秀导游对学生们进行授课。因为学生们来自不同的班级,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发现班级凝聚力不强,存在推诿、小组合作不团结等问题。
(三)校企双方高度重视,但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院和重庆市导游协会对本工作室高度重视,本导游大师工作室是重庆市第一个校企共建大师工作,所以双方都十分重视该大师工作室的发展。重庆市导游协会委派专人在负责此导游大师工作室,定期对该大师工作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访谈;学院也建立了该大师工作室组织构架,学院领导担任组长,建立独立的账户来管理该大师工作室的资金运行[6]。由此可见双方均高度重视该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发展,但由于是第一次建设大师工作室没有经验,导游大师的选拔机制、学生的选拔制度、校内教师团队建设制度等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高职院校建立大师工作室的建议
结合国内其他高校建设大师工作室经验以及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建立的导游大师工作室经验,高职院校建立大师工作室,引进校外优秀行业专家,结合现代学徒制和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培养学生是十分必要的[7]。根据问题分析,给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系统的导游大师选拔和培训制度
建立导游大师选拔制度,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由企业推荐,由学院进行审核,同时建立试用期,在试用期间,由学生对其进行评教,评教分数90分以下的解除合同[8]。由重庆市导游协会出面、学院出资聘请师范院校教学理论专家对导游大师进行培训,主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课时分配、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合格后与学院签订导游大师授课合同,确保导游大师们上课的质量[9]。
(二)建立系统的学生管理制度
建立系统的学生管理制度,选拔学生由教师、辅导员推荐和学生自由报名结合,成立由导游大师、辅导员、专业教师、学院领导组成的面试小组共同进行选拔[10];建立淘汰机制,每两个月淘汰一次,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出勤、学习检测等方面进行打分核算,分数低于70分的将被淘汰;成立单独的授课班级,从学生一进校就单独成班,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和辅导员责任制,培养班级凝聚力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三)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各方保障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发展大师工作室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导师制”,分为校外导游导师和校内管理导师,校外导游导师由聘请的大师担任,校内管理导师由拥有中级导游资格证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负责学生的行业引领、跟团实习、导游工作介绍等,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出勤、学习检测等,同时学院为导游大师班级提供相对独立、宽松的专用教学场地,为导游大师们提供专业办公场地[11];二是建立“互助制”,为导游大师工作室学生搭建互助学习平台,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交流自己在导游大师课堂内和课堂外等学习到的知识、经验等,每个月学生们进行互助学习交流一次,每位同学均要进行分享自己的收获;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导游大师工作室建设经费实行专户、专款使用,导游大师班班主任、校内导师津贴、学生实践教学经费、导游大师授课费用都要做好精细预算。
高职院校建立大师工作室可以充分发挥大师引领作用,能够积极主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不仅可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还可以解决专业教学难题,提升学生行业认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