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视角下河南特色节庆旅游的地方性探究
2021-11-21王臻
王 臻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引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深厚。河南地处中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以岁时节令为基础的节日风俗具有独特的地方性[1]。从节日文化的视角,以南阳市内乡鞭牛节、周口市淮阳太昊陵庙会和平顶山市宝丰马街书会等地方性节俗庆典活动为例,挖掘其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河南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推动河南特色节庆旅游的地方建构,增强地方文化认同。
一 节日文化的构成要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历史悠久,节日的主要构成要素有节期、习俗活动及节日感等。
首先,节期,即节日的具体时间。主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定的时间跨度和相对固定的时间节点。因为年历或具体生产实践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节日的时间或靠前或延后,但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古代的先秦时期主要以农耕文明为主,节俗活动举办时间持续的范围较长。以伏腊二社为例:仲春二月—仲秋八月均为社日;伏日为整个三伏天,且相关的祭祀活动持续时间也长;腊日则选在年尾,祭祀百神,并伴以大众的酬神娱乐活动,持续时间为整个腊月。这与当时人们生产方式落后有直接的关系。到了汉代,随着生产方式的逐步发展,人们对自然物象的认识较之前期有所深入,根据农作的一般规律,逐渐将节日固定在具体时间段。如腊日定在了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因受到战国时期邹衍的“五德始终”观念的影响,对个别节日时间有所调整,其后将腊日定于腊八。中古的汉魏六朝时期,大批节日的时间才开始固定[2]。总的来说,节日的节期从较长的持续时间缩短为固定的较短时间内,人为因素占据重要位置。“人”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根据农事活动或祭祀活动的原则及各个节日所反映的文化观念而选出具体的、确定的节日时间,并通过循环往复,建立起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链接。
其次,习俗活动。丰富所采的习俗活动是节日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体现了节日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龙舟比赛、吃粽子是基本的习俗活动,除此之外,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蒲剑、带香囊和五色线等活动也被大众广为接受。节日不同于常日,从外部表现来看,相比于常日,节日期间会开展丰富多样的习俗活动。而从根本上说,节日期间举办的习俗活动是当地人民基于自己的农事生产、生活经验以及民间信仰而产生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充满仪式的节日活动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仪式是节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也可以分为巫术类仪式、祭祀类仪式及狂欢类仪式等。古时候,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较为原始,在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倾向于避祸、送瘟、消灾及驱疫等巫术的仪式;在祭祀类的节日活动中,人们在特定的节期内,祭祀土地神、太阳神或者拜祭祖先等仪式。另外,随着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进步,欢庆仪式开始出现。例如,春节人们都祈望团圆,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等,举办一系列欢庆活动。又如,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放焰火、吃元宵或汤圆;中秋节赏圆月、吃月饼、观赏表演活动等全民狂欢等。由此可以看出,节俗活动中的仪式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具体表征,具有象征意义[3]。节俗文化的观念便是通过具体的节俗仪式来表现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与人类的自然崇拜、原始信仰有关。敬畏自然界的万物,祭拜祖先与祭拜有灵之物均遵从一定的习俗活动和仪式[4]。另一方面,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向往,例如。在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人们会赋予节日重要的意义,并通过娱乐活动的方式进行各式各样的狂欢化庆祝,增强节日感。
节日感,即人们在欢庆节日时产生新的人生经验,具有特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节日开始前,人们从心理上和物质上都要进行准备。从心理上而言,心情激动,热切地期待节日的到来;从物质上来说,开始准备与节俗活动相关的实物。例如,在民间,人们从腊月起就开始期待过新年。腊八节会用八种谷物煮成香甜的粥,寓意庆祝丰年,祈盼风调雨顺。腊月二十三至除夕,每一天都有具体的事情需要准备。在河南省豫西南地区,二十三吃火烧、二十四扫房子,接下来的几天,磨豆腐、发面蒸馍、割肉灌酒等,都是在为除夕夜家人的团圆做准备,直到三十捏鼻儿,也就是包饺子,或称“娇耳”“扁食”。人们在节日之前,已经意识到节日即将到来,开始做好迎接节日的各项准备工作,因此,前期的准备也具有一定的仪式感,有其自身的象征意义和存在价值,这种期待节日的感觉是传统节日的最初经验。在节日期间形成的节日氛围使人们更能真实地感觉到节日区别于常日的不同之处。人们可以在节日里参与各种习俗活动,有异于平常的生活状态。人们可以暂时摆脱平常日子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尽情地加入到节俗活动或仪式的狂欢活动中[5]。身心都处于极为放松的状态,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并获得一种极为热烈的参与感。节日刚结束后的一个短暂时间内,人们的感受也起了些微的变化。这样的感觉会持续一段时间,用以进行回溯,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从心理上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二 河南省特色节庆旅游的地方性
河南地处中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在岁时节令风俗上具有浓郁的地方独特性[6]。其中,南阳市内乡鞭牛节、周口市淮阳太昊陵庙会和平顶山市宝丰马街书会等地方性节日庆典活动蕴含着深厚的中原文化和中原智慧,在民间影响力较广。
(一)南阳市内乡鞭牛节
南阳市内乡县的古县衙的“鞭春”是一项重要的地方节俗庆典活动。“春”是指立春,意味着农业耕作的开始。为了祈祷一年的好收成,百姓也会在这一天开展地方性的祭祀活动。在古代,百姓赶牛去耕地,专事农业生产,以供给粮仓。因此,地方官会采用“打春牛”的祭祀仪式来劝导地方百姓做好农事,进而演变为官方组织的政务活动。活动开始的前一日,要先制作好泥塑或纸糊的春牛,当天当地知县与百姓来到田地里,由知县率先耕作,开启春季耕作的新篇章,迎接来年丰收的好兆头。在立春日,则在古县衙大堂前进行“鞭春”仪式。首先在大堂设立供台和祭品,由知县带领官吏绕牛三圈,在绕行的过程中,开始鞭打手工制作的春牛,接着牛肚里的各种谷物便落下来。人们开始祈祷仪式。仪式结束后,各种杂耍表演,如旱船、高跷等纷纷走入人群,开始闹春的各种节日活动,到处都是欢乐的气氛。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鞭春牛的民俗活动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鞭春牛所代表的民俗文化却随着历史的积淀而逐渐成为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为了保留古人的习俗、传承古时农耕文化遗产,内乡县将“鞭牛节”的节日民俗活动融入到了内乡古县衙的文化旅游活动中,使人们参与、体会鞭春牛的文化意义,切身感受农耕时代人们对农事的重视,传承优秀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周口市淮阳太昊陵庙会
周口市淮阳县太昊陵庙会因太昊陵而得名。太昊陵是伏羲氏的陵墓。据说伏羲是一个具有丰功伟绩的圣人,因此人们称之为“太昊”,意思是伏羲的功德具有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一样的光芒,照耀着后世子孙。太昊伏羲氏是三皇之首,首创了龙,而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儿女都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可以说,伏羲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源。因此每年有很多海外华人同胞来到太昊陵寻根问祖,祭拜伏羲,以示自己不忘祖先,追根溯源。在当地,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民众都会到太昊伏羲进行祭祀祈福活动,后来慢慢形成了从农历的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太昊陵庙会。因为会期是一个月,所以当地人也称之为“二月会”。庙会期间,举办各种精彩纷呈的民俗旅游活动,如舞龙舞狮、旱船、龙灯等,特色活动有二:第一是“担经挑”或“担花篮”,一种原始的舞蹈,用来祭祀祖先取悦神灵。第二是每年庙会摊点上的“泥泥狗”,是一种吹之有声的泥玩具,有各式造型如双头狗、草帽老虎、斑鸠、人面猴、蛇、独角兽等,表达了人们希望能够远离灾难和邪恶、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这样的节日仪式对于传承儒家传统孝道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根亲文化具有重要的内化作用。
(三)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书会
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会,是中国民间曲艺盛会,有 7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的马街书会,马街书会于2006年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书会是一种传统曲艺集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的曲艺人都带上自己的乐器,聚集到到宝丰县城南7公里的马街村马街书会的麦田里吹拉弹唱、说书会友,场面热闹非凡。如传统大书《包公案》,用贴近百姓生活的方言讲述包拯铁面无私,为民做主的故事。人们在欣赏说书故事的同时,也受到了高贵品质的陶冶,被包公的刚正不阿的精神所打动,学习其勇敢、善良、正直、机智的传统美德。同时,马街村有唱元宵灯戏的传统,村民通过灯戏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马街村人笃信“无君子不养艺人”的文化传统,敞开胸怀,盛迎各方来客。每年过完正月初五,村民们就开始投入到书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中,接待从远方前来参加书会的说唱人,分文不取。艺人则以优质的曲艺表演回馈村民,不取分文。彼此以君子相称,亲如一家人。随着现代曲艺的发展,各种曲艺种类,如河南坠子、京韵大鼓、山东琴书、凤阳花鼓、四川清音、三弦书、湖北渔鼓、陕西快板、相声、小品等都逐渐加入到马街书会,使其成为全国各地曲艺人展示自我才艺的文化盛会,形成了河南曲艺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的文化空间。
三 结语
从民俗文化学的视角看,节日的发展不是单向的、线性的发展轨迹,而是融合了各个地域的、多维度的发展轨迹。依托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举办的地方节日庆典活动,不仅仅是异于常日的狂欢化的盛会,更是增强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作为地方性文化的展示,内乡鞭牛节、淮阳太昊陵庙会和宝丰马街书会等河南地方性节日庆典,通过创造和维护地方传统的节日仪式使参与者产生强烈的情感,进而使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地方产生交融,对节日地方性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