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课程设置研究

2021-11-21张雁明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梧州广西课程体系

张雁明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广西 贺州 542899)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高职职业教育学院逐年扩招,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目前主要以“2+3”“3+3”中高职升学、中职对口升学高职、高中升大专等形式不断出现[1],在中高职快速发展的同时,中高职教育衔接遇到的问题也慢慢凸显,而其中的问题有: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设置不衔接等。

1 信息类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中高职课程设置不衔接

目前,中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制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中职学校会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师资力量、所开信息类专业的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自己的专业课程,确定课程教学内容。而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所以出现了专业课程在中高职教育阶段内容重复的情况。例如: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中职课程开设有“网页制作”“CorelDRAW”“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课程,而在广西梧州农业学校的联合办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职教育的第一年,也会开设这3门课程。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会浪费中高职课程的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

1.2 中高职培养目标不衔接

目前,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和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相互独立的,中高职培养目标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了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和教学标准也不一致。高职教育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与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没有互通,没有建立起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衔接。

1.3 高职院校的生源不同

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而言,生源不同加大了一定的培养难度。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多样化,有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些是单招进去的学生,有些是高考考进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型人才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中职的教学中,中职教师会更注重中职生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培养,所以中职生在升入高职院校后,与高中升高职的学生相差较大,在学习有些课程时会相对比较困难,进而导致信心不足,影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中职升高职,如果专业一致的话,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基础,而高中升高职的学生没有专业基础,两者的基础参差不齐,也给授课老师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挑战。

2 做好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要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贯通,做好中职教育是第一步。中职教育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后的学生,中职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技能培养和知识传授。做好高职教育是做好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的第二步。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对接受过中职教育或者高中教育的学生进行高端的知识传授以及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地方经济以及企业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2]。所以,为实现中高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需完善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不管是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还是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都要把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的衔接充分考虑进去。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中职信息类专业注重基本的专业知识传授以及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的职业素养培养。而广西梧州农业学校联合办学点的信息类专业高职阶段是在中职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应用的进一步熟练、专业职业素养的全面综合,为学生今后在专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目前,为完善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有:(1)中高职教育不同阶段培养达成的目标衔接问题;(2)中高职专业课程在专业知识讲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的难度衔接上的问题;(3)中高职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衔接问题。

要做大做强一个专业,首先要明白专业建设的基础,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的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是该专业建设的基础。而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也作为教务科评估教学的重要依据,是该专业的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本文主要探索中高职衔接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3 中高职衔接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要做好并完善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是要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培养目标;二是根据对应专业的企业需求和对应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三是依据学生职业发展和中高职的办学目标,进一步确定中高职课程的相关标准。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以学生就业内容为导向,以此来构建信息类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

3.1 实现信息类专业中高职教育体制的衔接

要了解信息类专业对学生就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中高职信息类专业教育体制和中高职教育体制的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团队的结构建设对实现中职和高职信息类专业教育体制的衔接也有一定作用。

3.2 实现信息类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

为促进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与广西机电工程学院、广西农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广西梧州农业学校重新调整了中职信息类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确定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实现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

3.3 实现信息类专业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衔接

为了达到课程衔接的目的,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中职信息类专业在课程的设计中,首先把中高职衔接放在首位,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再结合高职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信息类专业的课程整合和优化。同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各方面,例如该专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同,找到不同阶段同专业课程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最终实现中高职课程设置的衔接。

作为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合办学点,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主要办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些都属于信息类专业。为了实现这些专业与中职相关专业教学能更好地衔接,要构建并完善这些专业中高职的课程体系,实现信息类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协调发展。

在实现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以实现课程标准衔接为主要内容。不管是中职还是高职,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标准对学校的教学至关重要,对专业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了配套的课程标准,学校师资的建设就有了方向,专业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因此,学校的中高职衔接建设中,配套的课程标准是相当重要的。在完善信息类专业相关课程标准时,首先要确定该课程的性质、该课程的基本内容、该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以及必要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同时,对相关教学的具体实施、课程的评价标准及考核方法做出相关的建议和要求,以保证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延续性,进一步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为保证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广西梧州农业学校采取分工合作的方法,明确各成员分工职责:

(1)成立大专部,选好大专部部长,大专部是教务科领导下的部门,大专部的主要职责是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教育与相关企业(如:广告设计公司)的紧密合作,保证在中高职衔接方向的正确性,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落实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大专部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高职课程授课计划以及课表的制定,监督大专课程授课情况,做好学校与企业、中职与高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落实高职具体教学工作。

(2)信息类专业课的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他们的职责是根据校实际情况,熟悉中职与高职不同阶段对应的课程标准,为中高职的课程衔接设置做好坚实的准备。再结合信息类专业中高职学生的特点,把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在课程设置、教学指导方案中的作用[3]。

4 结语

通过以上成员的共同努力,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在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问题上,首先完成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保证了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息类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标准的衔接,企业用人标准的对接。在校企合作上,信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与企业需求的相关标准也有了很好的对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重视与企业工作过程的对接,所以最终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有很好的对接,也使得中高职课程教育得到了很好的衔接。

猜你喜欢

梧州广西课程体系
中共梧州城工委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广西广西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广西尼的呀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