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哨兵旺旺

2021-11-20魏德勇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岩洞猴群猴王

魏德勇

1

清晨,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天际间显出耀眼的白色。筲箕寨袅袅升起的炊烟系住了一个个秀丽的山峰。筲箕寨是滇西北地区的傣族小村寨,十几户农家稀稀疏疏地散落在丛山峻岭间。寨子所在的山叫青风山。山腰处,几只赤麂正悠闲地吃着青草。山脚下,青水江水缓缓流淌。

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吱吱哇哇的叫声打破了这种宁静。只见青水江北岸十几米高的悬崖上,站着一公一母两只大猴子。不远处,二三十只黄毛猴子正缒着一棵大榕树的气根,你抱我的腰,我拉你的腿,倒吊成一串下到江里。当然,这不是传说中的猴子捞月亮,而是现实版的猴子捞青苔。它们之所以能完成这个“倒挂金钟”,全凭灵活的四肢。作为最聪明的灵长目类动物,猴子的优势有二:一是大脑发达,善于思考;二是四肢的趾一一分开。哺乳动物这个大家族中,食肉目猫科动物的利爪平时都收在鞘内,趾与趾之间连得很紧,有需要时才伸出来;翼手目动物的爪主要用于抓东西,趾与趾之间有膜,比如蝙蝠;灵长目动物的趾能分开,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对握可以形成环状,提高了手掌抓握物体的准确度,比如大猩猩、倭狨等。

最下边的猴子伸出长长的手臂,从水里抓出一把青苔后,并没放进自己嘴巴,而是一个个顺着往上递,最上面的猴子起身,把青苔送到大公猴手上。这只大公猴便是有名的赤顶猴王。它头顶有片艳红的冠毛,既威风又洋气,当真是人见人喜,猴见猴爱。赤顶猴王闻了闻,便递给旁边的大母猴。母猴因腰部有一圈漂亮的绿毛,故称绿腰王后。猴类有极严的等级制度。猴群的首领,即猴王,是由猴群内有实力的成年公猴用武力争斗确定的。猴王固然有保护猴群安全,维护猴群秩序的义务,也拥有优先交配、食物先用和分配权。

绿腰王后一边吃青苔,一边用右手指着不远处崖顶树荫里的一只黄毛猴。王后心地很善良。

——给它吃一点吧,它一直在站岗放哨,很累呀!

这只小公猴端端正正地坐着,手搭浮棚,四下观看。它叫旺旺,是黄猴群忠实的“望山猴” ——哨猴。猴群有严格的哨猴制度。所谓哨猴制度,就是在猴群睡觉时,专门有一只猴子值勤站岗,以防备猛兽偷袭。旺旺当了五年哨兵,服侍过三任猴王,为猴群避过无数次灾难。赤顶猴王从前任猴王手中夺过权力后,便时常向前猴王的心腹——旺旺动粗,旺旺总是心上一把刀——忍。

“吱吱!”赤顶猴王见王后关注着旺旺,脸立马拉了下来。在爱情方面,公猴和男人一样,心胸狭窄,把配偶看管得很紧,绝不容许其他公猴接近美眉,更不容许美眉当众对其他公猴示好。赤顶猴王咆哮着,用猴族特有的语言给猴群下达指令。

——旺旺是最后一位,你们不用管它,抓紧吃青苔吧。

倒挂的黄猴依次把青苔递到上面,轮流吃起来,一个个嚼得怪起劲。猴属于杂食性动物,以素食为主,特别喜欢青苔。原来,青苔一般生长在流动的清水中,含有丰富的绿色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等,以及动物体内所需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防治疟疾、消化不良等有治疗作用。猴群虽然不知道这么多理论,但长期的野外生活让它们具有辨别食物的能力。

旺旺丝毫没受猴群影响,而是继续在树荫里四处张望。这时,它突然看到随风飘动的云朵边露出半只乌黑的翅膀。多年的警卫经验告诉它,云朵里肯定是狡猾的金雕。金雕一般在高空中用敏锐的双眼锁定猎物,然后传入大脑,并精确判断出距离,然后像流星一样俯冲下来,用匕首般的爪直刺猎物脊背,一抓一个准。黄猴是以跑跳为主的岩栖动物,面对地上吃猴不眨眼的凶敌,如豹子、豺狗、黑熊、猞猁、眼镜蛇等,尚可以攀树避开;而可怕的金雕来了,它们只有快速找岩洞,找不到岩洞就凶多吉少。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猴子处于中下端。

旺旺知道危险即将来临,所以连发三声短促的尖叫。黄猴群都知道旺旺创造的这个按尖叫声数量来定危险等级规则:尖叫声越多,表示情况越紧急。倒挂的猴串立马抖动气根,往上一悠,趴在山崖上,向赤顶猴王结集。它们的动作如此整齐、敏捷,只把陡坎的几块碎石蹬进青水江,溅起一江山影!猴王早已身体偏转脑袋歪仄,做好逃竄的准备。它很清楚,虽然自己是黄猴群的王,但在凶狠的肉食天敌面前,自己是明显的弱者。所以,几只黄猴一到身边,它带头拔腿就跑。

旺旺一直跟在黄猴群最后,一边跑,一边抬头观察那朵白云。黄猴群跑到浓密的树林中才停下喘气。

2

赤顶猴王带着黄猴群翻过两座小山来到马头湾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原来,树木簇拥间出现了一个半间房大小的岩洞。岩洞罩在山谷阴影里,冷浸浸的。洞口平平展展,像傣家晒谷场那么宽。洞口内外,撒满金灿灿的玉米粒!

傻瓜也知道这玉米粒有问题,更何况是灵长目的猴子?但见一头长臂大黄猴背上驮着一只小猴子,动作敏捷地跳下树来,一动不动地盯着玉米粒;几只吊在藤蔓上的黄猴,馋得直流口水,却又左看右看等着什么;还有一只黄猴刚迈开步子,又犹豫不决地停住了。赤顶猴王飞身落在平地上,一群黄猴立马过来簇拥着它。猴王捡起一把玉米粒,递给身边的一个大公猴。大公猴慢吞吞地塞进口中。赤顶猴王满意地点点头。它虽看见了洞里黄澄澄的玉米粒,但一时也不敢贸然进去。猴王扫视了一遍猴群,最后把目光投向崖顶的旺旺身上。

——你进去试试,别整天坐在高处偷懒!

旺旺像一个忠实的哨兵,不管下边吵得多凶,也不管那些在树蓬顶上诱人的圆豆豆,更不管那些金黄色的玉米粒。它端坐在那里,认真倾听草丛树梢的每一声响动,就连小河水波上掠过的鹰隼的黑影,也逃不过它机警的眼神。不愧是黄猴群公认的“火眼金睛”。猴子是昼行性动物,两只眼睛间距较窄,眼眶朝前,除眼镜猴外,都适合在白天的强光下活动。

旺旺顺着山藤,三下五除二跳到猴群面前。但是,它没有进山洞,而是手指洞右侧二三十米处的一棵枯树,并准备过去查看。赤顶猴王挡住旺旺的去路,笔直地竖起长长的尾巴,骄傲地撅起红艳艳的屁股,龇牙咧嘴咆哮数声。显然,它对旺旺的举止非常不理解。温顺的旺旺立即伛腰耸肩低首耷尾,显出一副臣服的姿态。在赤顶猴王监视的目光中,旺旺怏怏地走进洞,抓出一把玉米粒,放进嘴里嚼起来。然后,它攀着山藤,重新回到哨位,手搭凉棚继续巡视。它伸出长臂,倾过身子,抓耳挠腮,眼睛总是对着枯树察看,满脸狐疑的神情。

赤顶猴王见旺旺无恙,便带着黄猴群一窝蜂拥进岩洞。正在这时,枯树下的地面突然弹起一条细绳,延伸到岩洞顶的松木门处,仿佛枯叶丛中爬过的一条蛇,簌簌作响。尽管声音很轻微,但旺旺还是发现了。它迅速拉过一条藤,像鹰一样腾身空中,直扑那条细绳。可惜一切都晚了。松木门“蓬”地滑了下来,把岩洞堵得死死的,赤顶猴王和猴群的叫嚷,全被关在洞里。旺旺一落到地上,便冲到洞前使劲推木门,可木门纹丝不动,直到双手磨出血;它用嘴咬门柱,可撕下的只是一些树皮,直到一颗门牙被磕掉。旺旺急得流下了眼泪。

这时,从枯树背后钻出两个傣族农民,其中一人还抓着绳头。旺旺见势不妙,抓过一条细藤,飞一般上了树梢,闪一团金黄的光影,消失了。

旺旺的举动惊起山雀飞腾,扰乱了林间的晚霞。

3

碧绿的青水江上,缓缓漂着一只木筏,两岸的山影树丛,不断向后棱去。木筏上放两个大大的铁丝笼,笼里有三十四只黄猴。赤顶猴王待在一个角落,没有猴打扰它。见群猴不断翻腾,船头的傣族渔民忙向笼里丢了些芭蕉、玉米、甘蔗等东西。他口中念念有词儿:“大家不要吵,明天你们就到城市的猴岛公园,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了。”不知是食物起了作用,还是众猴听懂了话,群猴终于安静下来。

木筏漂过气根遍布的大榕树时,赤顶猴王不由自主向悬崖边望去。以前,它是黄猴群至高无上的王,可以在那里发号施令;现在,落地凤凰不如鸡,它不过是一只可怜的公猴。突然,猴王眼睛开始发亮。因为它看见披满夕阳红光的陡崖边出现一只小黄猴,浑身都是太阳晒焦的茅草颜色。悲戚的小黄猴正手搭凉棚,默默地为自己曾经的“部落”送行。它一动不动地蹲在那里,与夕阳合成一体!这不是旺旺是谁?其实,赤顶猴王比谁都清楚,孤独的旺旺不同于一般母猴,很难再找到信任自己的“部落”。

——原谅我吧,亲爱的旺旺,你是个称职的小哨兵!

猜你喜欢

岩洞猴群猴王
印度猴群杀人母亲与4个孩子遇难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猴子吃灵芝
悬崖上的猴群
翘着尾巴的是猴王
洞穴密码
猴王之争
猴群逸事
猴王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