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东盟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提升途径研究与实践

2021-11-20寇美睿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6期
关键词:留学生青少年中职

寇美睿

[摘           要]  通过调研和对比明确中职东盟来华青少年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课程教学、活动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中职东盟来华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东盟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018-02

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发展理念、中国道路、中国政策主张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扩大统战文化影响力、助力画好最大同心圆的重要途径和抓手。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来华青少年中国文化认同,做好青少年一代的统战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中职东盟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对来自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的255位来华青少年留学生和就读泰国、印度尼西亚海外华校的85位青少年进行调研。通过对比发现:无论是来华还是海外华校的东盟青少年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水平都处于良好状态,但仍存在一定差异。

(一)中国文化认同的相似性

1.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觉得中国文化有魅力,想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愿意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2.当自己被别人误认为是中国人时并不觉得反感,有意愿在中国就读大学或工作,愿意入乡随俗。

3.对收集、学习和体验中国文化缺乏积极的主动性。

(二)中国文化认同程度的差异性

东盟来华青少年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更高。他们更在意别人对中国的评价和态度,面对国外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或错误认知时,大多数来华学生表示一定会站出来解释,用自己的经历为中国发声,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而海外学生对此持相对中立态度。

二、提升中职东盟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的意义

(一)利于落实教育部明确的国际学生培养目标,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明确指出: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让来华留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从而认同甚至爱上中国文化,我们必将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用心、用力,利用有利条件和资源,多途径创造优越的中国文化环境和氛围,积极调动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留学生在浸润式的教学中通过知识学习、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等方式走进中国文化。

(二)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融合,培养知华友华的中外友好使者,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日常接触与直观体验更易于留学生融入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提升文化认同,培养知华友华的中外友好使者,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搭桥铺路。同时,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文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是中国和世界人民交流互鉴的友好促进者。他们正能量的传播为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提供了助力和支持。

(三)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涵养侨力资源,推动海外统战工作发展

中国与东盟各国不仅是近邻,更是区域经济的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的东盟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和专业技能,其中不乏华裔学生。提升华裔学生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华裔学生中华文化“根”“魂”意识,树立对祖籍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华侨中的延续和传承,为涵养侨力资源、推动海外统战工作、加强国家统战战略起到推动作用。

三、中职东盟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提升途径和方法

东盟来华留学生文化認同程度高于海外学生得益于耳濡目染所接触的语言和生活环境、学校的日常教学与管理、日益提升的汉语水平和真实的亲身体验。如何在中国文化认同的归属感、主动性、接受度上更进一步,我们针对东盟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现状和不足,提出以下途径和方法。

(一)课程设置

在东盟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重视中国文化知识的教授与熏陶。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开设中国文化、中国概况、中国历史等课程,同时有针对性地研发校本教材,开设相应的校本特色课程,以直观、系统的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中国文化知识体系、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加深青少年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此外,可开设中国文化第二课堂体验活动,如中国舞蹈、古筝、茶艺等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1.重视语言教学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熟练掌握与运用汉语的能力可以有效促进来华留学生认识、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认同中国文化。因此,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汉语语言类课程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同时,注重循序渐进地将课本知识与HSK(汉语水平考试)考试重点相结合,根据学生汉语程度和教学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HSK辅导课程,让学生考取良好的HSK等级,以此增强学生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心,在语言能力上帮助学生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主动融入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进而真诚地接纳、理解、尊重、包容并认同中国文化。

2.重视中国文化同职业技能的有机结合与渗透

教学中注重将中国文化与职业技能教学相融合,将中国文化融入、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让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更自然、更常态地认知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教学中注重中国文化知识背景的融入,注重相关文化知识的补充、延伸和文化元素的渗透,发挥细节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时,注重挖掘日常中的文化烙印,利用课堂教学展示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让学生在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中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并主动入乡随俗,接受和喜欢中国文化。

3.重视校本教材开发

在教学中发现,现有国内教材内容与留学生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知识结构不相匹配,学生学起来吃力,老师教起来也困难重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信,我们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并根据学情开发适合东盟留学生特点和职业技能发展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可针对职业技能所需重点内容进行选编,也可以从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核心价值观等领域进行思考和研究。在编写方式上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学习困难与实际需要,对关键词语和有难度的字词进行特别注音和解释,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外实践与活动

组织建立中外学生联合社团、开展校内外中外学生联谊活动,让留学生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融入中国学生的氛围,实现交流共通、文化融合,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强化学生的归属感。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体验式游学,游览名胜古迹、考察风土人情,以直观的方式加深留學生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及对中国文化内涵、深厚底蕴的感知和理解。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通过节日互动、文艺表演、艺术学习、才艺展示等方式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尝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

(四)校园文化构建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凝聚性和激励性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促进留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在跨文化交流的磨合中消除文化冲突,从而逐步深入地认知中国文化、认知中国。利用多渠道文化资源优势,以侨文化为纽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老一辈华侨华人、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在校学生共同开展座谈互动,用亲身体验和现身说法传递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蕴含辉煌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剖析中职东盟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现状与困难,利用有效途径和方式提高中职东盟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涵养侨力资源、做好大统战,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外交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申莉,韩宪洲.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136-138.

[2]沈悦.浅议东盟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提升途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73-75.

[3]韦铁源.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培育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5):193-194.

[4]赵瑾,罗亚.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必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195-196.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留学生青少年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