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2021-11-20张红

华人时刊 2021年11期

张红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中国传媒人正努力的方向。在海外,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着心中的媒体人梦想、为着一份孜孜以求的事业、为着架起中外沟通的桥梁,辛勤努力着。作为熟悉祖(籍)國和住在国语言、文化和习惯的媒体人,对于如何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他们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探索。本报采访了来自德国、日本、博茨瓦纳和美国的4位资深华媒人,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见解。

《欧洲新报》、欧洲新传媒集团总编辑范轩———

用西方熟悉的语境讲故事

我从1991年就开始从事媒体工作。2003年,时任德国凯撒旅游集团董事长陈茫和我在德国共同创立了《欧洲新报》。

整体而言,我认为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有几个共同目标:首先,人在边缘,但声音不能边缘。华媒不能将自己限制在华人小圈子里。我们一直努力和德国各媒体建立联系,打造“中国民间声音”的形象。其次,人在民间,声音不能太官方。“小骂大帮忙”这个说法很精妙。我们既要充分展示中国的发展进步,也要对丑恶现象着力鞭挞。再次,人在异国,方法不能太“中国”。西方民众习惯于通过批评报道,来行使对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不理解这个事实,就会误读当地媒体,从而不能很好地合作与交流。最后,要敢于出击。对中国道路和中华民族复兴要有高度自信,通过专业和真实的报道批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报道。

如何让当地主流社会听到中国声音?我们一直在探索。《欧洲新报》往返于欧洲与中国航班的机载读物,成为在中欧间飞行的中文报刊。之后,我们和德国3家主流德语媒体组建了“中德媒体联盟”。他们面向中国受众的消息在《欧洲新报》刊载,我们需要覆盖德国主流社会的报道则在他们媒体上刊载,形成了良好互补。

怎样才能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近些年,我多次到藏区考察采访,并刊发了一系列报道。连续几年,时任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梁建全邀请我主持总领馆主办的“藏历新年晚会”。我抛开演出团队准备的主持台词,用我在藏区采访遇到的7个真实故事穿插主持:我问央金大姐为何花80元钱买国旗插在自家新房上?她反问:“政府花8万元给我家建新房,我花80元买个国旗挂起来,你说应该不应该?”我问汉藏邻居是否有矛盾隔阂?仨兄弟异口同声地说:“啥子汉族、藏族,我们平时都不分,都是一样地耍!”……

演出结束后,1000多名德国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主持人先生、主持人先生!您能不能帮帮我?”我循声望去,一位80多岁的德国老妇人被阻挡在了通往后台的门旁。问其原因,她兴奋而激动:“平时我看报道总说,藏族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今天我看到了,他们的衣服真漂亮。我就是想去摸一摸藏族小姑娘的衣裳!实在太美了!”

这件事给我很大启发,不是西方受众听不懂我们的中国故事,而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宣讲的方式。用西方受众熟悉的语境、乐于接受的叙事方式、融通中西的文化人,来宣讲真实的中国故事,他们听得进去。

在当前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中,海外华文媒体重任在肩。为了实现向新媒体融媒体的全面转型,我组建了“欧洲新传媒集团”。我也正在探索,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平台,结合住在国当地的语言和环境,让欧洲当地民众真实了解中国在抗击疫情、脱贫减贫、开放经济、普惠民生等方面为全人类所作出的贡献。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讲好中国故事的“四条经验”

2001年,亚洲通讯社在日本创办了第一份日文版中国经济专业报纸《中国经济新闻》。20年来,在向日本社会和企业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总结出对外报道的“四条经验”。

第一,要讲外国人听得懂的话。我们所作的宣传内容,必须是外国人感兴趣、听得懂的内容,要做到“内容通俗易懂,背景清晰明了”,站在对方能够理解的层面上讲故事。

第二,不是“说教”,而是“公关”。对说教式的口吻,海外受众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我们在海外讲中国故事,首先要了解受众关心什么。只有了解他们的诉求与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譬如,对于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对于我们的执政目标与追求,有许多外国人不理解。要用一种中性的、理性的、交朋友一样的方式,让对方理解我们的观点立场,而不是强迫其接受。

第三,多讲民生与文化的故事。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勤奋努力。要多讲与民生相关的故事,通过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变化的故事,来反映中国的变化与发展,理解中国政府的努力与付出。

另外,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灿烂明珠,也深深地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因此,许多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充满了憧憬与向往。所以,多讲中国文化故事,展示中国传统与现代艺术,会更容易让受众对中国产生亲近感。

第四,要多讲经济的故事。全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始终很高,所以,我们重点要讲好中国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创新故事,讲好中国经济的成绩和前景。当然,也要讲我们的问题和难处。

我们的媒体面向的主要是日本企业。我们经常与读者联系,了解他们关注哪些与中国相关的话题以及他们的看法,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撰写解读性文章,帮助他们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制订这样的政策、采取这样的措施。譬如,每年的中国“两会”期间,我们都会出版一份“中国两会专刊”。我们会事先收集日本读者意见,了解他们的关注点,然后带着问题采访“两会”。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内容,我们会分专题写文章,用日本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中国政府新的工作目标、政策与任务进行详尽解读。

再比如,最近,日本读者很关注中国对校外培训产业的整顿,我们从中国家庭的经济与生活负担、孩子的教育负担、少子化问题等多角度进行解读,让他们理解中国政府是在扭转社会发展的不合理方向。这种“对症下药”的报道方式,很受读者欢迎。

非洲华文传媒集团董事长南庚戌———

民间媒体是“国家队”的补充

我在非洲做了20多年的媒体工作。我家在博茨瓦纳,我的媒体也是从这里起步。如今,我在赞比亚、坦桑尼亚、南非、安哥拉、卢旺达、尼日利亚等国家都有了办事机构,通讯员则遍布整个非洲。

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可以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要用外国人习惯的话语体系。他们首先要乐意听,才可能听得懂,并入脑入心,引发共鸣。二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传播是一门艺术,需要仔细推敲。三要针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策略。同时,可以加强与海外华人拥有的私人媒体机构的合作。

像我们这样的民间媒体,对于中国国际传播的“国家队”而言,是很好的补充。我们人在当地,主推本土化内容、本土化制作和本土化传播。我们常年生活在海外,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感受和了解更加直接,也更深入,知道怎样和当地人打交道。

比如,过去3年多,我们一直在推动一个移动影院项目,名字叫“中国电影走进非洲”。在非洲,除了南非,大部分国家的影院非常少,有的国家的影院数量只有个位数。我们看到了需求,于是就组织团队,开着车,进入非洲农村地区。有的地方,我们会支个帐篷;有的地方,就是露天放映。我们的播映团队成员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电影也不光有中国的,还有印度的、非洲的。当地人非常乐意接受,从传播效果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好。

对于海外华媒讲中国故事而言,我有两点思考:一、在内容设置上,我觉得可以灵活一点。比如,当中国境内发生地震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我们可以选择正能量的角度来报道。二、在报道语言上,华文媒体应该逐步向外文媒体转变。我们讲中国故事,讲给谁听?目标受众是外国人的话,自然使用他们的语言更有效。

我自己从事媒体工作有三个阶段:兴趣、责任和事业。我刚开始做媒体是在2000年,纯粹是兴趣爱好。当时,我熬夜做了很久才用微软自带的软件制作了网站。后来,我开始帮侨团做报纸。慢慢地,我发现,一旦我们的报纸停了,就会有人问原因,说明当地华侨华人对我们的报纸是有需求、有关注的。我开始觉得,做媒体是一种责任。在2010年左右,当地有些媒体中出现了一些对华不友好的声音,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做些什么,于是,创办了英文报纸。两三年后,我开始在非洲其他国家做媒体。从那时起,媒体对我而言就成为事业了。

这两年,疫情对报纸的冲击很大。我现在已经暂停发行纸质的报纸了。不过,我不会放弃媒体。这已经成为我决心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一定会继续做下去。

美国悦海国际传媒CEO、《硅谷时报》主编于丽娜———

“借嘴说话”更有说服力

我从事媒体工作已经15年了。2018年,我在美国成立悦海国际传媒公司两年后,我创立了《硅谷时报》新媒体平台。我觉得,如果还延续华文纸媒以商养报的模式,不仅可能经营惨淡,还会面临信息滞后、逐步被新阅读方式淘汰的问题。所以,我们主打视频和图文传播,依托中美主流社交平台,与其他媒体形成联动,打造自己的媒体矩阵。

在海外做媒体,尤其是在这个时期的美国做媒体,的确不容易,一不小心就会有“大帽子”扣到头上。这几年摸索下来,我觉得,在美国讲中国故事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借嘴说话”。在硅谷,我们有天然的优势。我们面对的群体主要是高知、高科技人才,我们也很荣幸地采访到很多当地的政要和企业家。通过他们的话,展示一个发展进步的中国。

比如,我们采访内华达州州长史蒂夫·西苏拉克、加州首位女副州长康伊莲、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尼尔·布什、前白宫科技创新顾问尤福林等,请他们谈中国,谈中美关系,这样更有说服力。有“华人神探”之称的李昌钰博士也很有代表性,多年來,他亲眼见证了中美警察行业的变化。我们邀请他畅谈对新中国成立70年的感受,很生动,也很吸引人。

海外华媒在日常报道之外,最好能带动双边走动起来。到中国走走看看,我们自己和外国朋友才能亲身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这也有助于我们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比如,我们曾带着美国嘉宾到中国乌镇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活动。会议之外,我们也会安排嘉宾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曾很荣幸地带着几十名美国华裔青少年回中国参加中国侨联举办的“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无论是美国嘉宾,还是“华二代”“华三代”,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回到美国后自然会形成二次传播。这样的中国故事更有感染力。

海外华媒可以是中外沟通的桥梁。8月18日,硅谷有一家餐厅开业,名字是“iCHiNA”,中文名“爱中华”。这个名字本身就凝聚了在美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深情,也传递出构建中美友谊桥梁的美好愿望。就在前几天,美国潮商基金会举办2021年会论坛,主题是“如何发挥华商在推动经济全球化领域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推动美中民间友好关系”。这些都是华侨华人为推动中美关系良性发展做出的自发努力。作为媒体,我们通过视频,通过中英双语,报道这些事情,希望让中美双方都能知道彼此所想与所愿。

目前,我们还在进行另一种尝试:出版“华裔之光”科学家系列科普图书。第一本由余国良博士著的《大健康通识》已经出版。我已经和余国良博士签署了第二部图书的出版合同。我们计划先做中文版,再出英文版。我们的愿望是将更多的华人故事展示给世界。这也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作者系《人民日报》记者)

(责编  孙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