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20郭素燕
郭素燕
广东省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515000
目前国内外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越来越重视,国内对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1]。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起自耻骨上缘(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2]。女性于妊娠期会在内体发生各种激素水平的改变,从而使得子宫内部的结缔组织发生相应变化,对胎儿的发育及之后的分娩过程产生有利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会使孕妇腹腔内部的各种脏器发生移位,孕妇腹壁会发生形变,腹白线因为压力的增大而薄弱。到妊娠晚期,腹直肌变得松弛使得其间距距离增大,一整块的腹直肌向两侧分离,从而产生腹直肌分离[3]。腹直肌分离造成女性腹部比较松垮,影响美观。也可影响其他脏器的复位,导致产妇盆底肌力下降、腰酸背痛、胃下垂等症状,使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4]。
周碧华等[5]回顾性分析了1 462 例产后6~8 周妇女产后复查情况,无论是阴道正常分娩组还是剖腹产组,产妇的腹直肌分离发病率均高于60%。Kamel和Yousif[6]证明了运动疗法与电刺激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盆底肌肉恢复能力,同时在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中也有更为明显的效果。张巍颖等[7]对44例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妇女采用了仿生物电刺激和自主训练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研究表明仿生物电刺激组的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明显强于自主训练治疗组。吕爱明等[8]研究了84例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患者采取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治疗方式,发现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更大程度调动Ⅱ类肌纤维收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康复产生更确切且无创伤性的治疗效果。张荣等[9]同样以电刺激和核心肌群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式研究了40 例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康复效果,结果发现此类方式有利于腹直肌分离康的复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后背疼痛。
盆底肌训练是采用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加强核心肌群力量,增加腹内压的稳定性,维持躯干的稳定,有利于腹直肌分离的康复[10]。本次研究以300 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在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且发现腹直肌分离大于2.0 cm的30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 例。试验组年龄为(27.48±2.37)岁,对照组年龄为(27.09±2.76)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项研究已获得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全部研究对象及家属对此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自主训练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
纳入标准:产妇年龄范围为20~45 岁;产后6~8 周到产后1 年内,且恶露已经干净的产妇;手指触诊法检查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距离大于2.0 cm;产后还未接受任何药物和手术治疗及恢复性的运动训练产妇;无电刺激禁忌证的患者;具有临床依从性,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及沟通的产妇。
1.2 方法
1.2.1 腹直肌分离检查方法(手指触诊法) 采取平卧位,让患者鼓起腹部,此时感觉中间存在鼓起的小包或者腹部中间有局部隆起。当患者做仰卧起坐时,将4 指放在腹壁正中,做仰卧起坐时感觉腹壁正中存在缺损,同样可把手指伸入腹壁正中内测量腹直肌分离的距离,正常人不超过1 个指尖。当伸入距离超过1 个指尖,提示有腹直肌分离。最严重患者可超过1 个拳头,5 个手指均可伸入正中位置,伸入两侧腹直肌分离的中间,即诊断为腹直肌分离。
1.2.2 低频电刺激治疗方法 采用麦澜德生物反馈仪(中国,南京麦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LD B2T)。治疗方案:选择腹直肌分离模式。电极位置:采用A1+、Al-、B1+,B1-、C1+、C1-共6 个通道,产妇的两侧腹直肌和两侧腹外斜肌各粘1 对电极片。每2 天治疗1 次,每次治疗时间30 min。腹直肌和腹斜肌每次收缩10 次左右,休息数十分钟。电流强度设置为产妇会感受到较为强烈的肌肉收缩感,且舒适无痛感,为刺激感觉水平的2~3 倍,达到患者耐受的最大水平时不引起患者疼痛。总治疗时间共20 d。
1.2.3 盆底肌训练方法 采用凯格尔运动[11]。在进行凯格尔练习时,产妇应首先抬起并挤压停止或减慢排尿的肌肉、然后采用仰卧位,双膝弯曲,一次训练方式为先控制盆底肌收缩5~10 s,再放松10 s。1 组为10 次,每天进行3~4 组训练。需要注意的是收缩骨盆底肌肉,不应该是腹部、臀部或大腿内侧肌肉收缩。总训练时长20 d。
1.2.4 自主训练治疗方法 要求患者每日在家自行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卧抬腿、仰卧蹬腿、平板支撑等康复动作,连续10 次为1 组,每天完成3~4 组。训练时长20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腹直肌分离距离,治疗后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距离未超过2.0 cm 为有效,超过2.0 cm 则判定无效。为减少误差,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的检查与测量由同一医生进行。(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等级[12]。0 级:手指无法感觉阴道肌肉收缩;Ⅰ级:手指能感觉阴道肌肉轻微颤动;Ⅱ级:手指明显感觉阴道肌肉收缩且持续2 s;Ⅲ级:阴道肌肉收缩强度增大,能使手指活动且持续3 s;Ⅳ级:阴道肌肉收缩强度持续增大且有力,能多次使手指活动且持续4 s;Ⅴ级:阴道肌肉收缩强有力,且能抵抗5 s以上的手指压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腹直肌分离距离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直肌分离大于2.0 cm产妇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cm,)
表1 两组腹直肌分离大于2.0 cm产妇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cm,)
注:试验组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采用自主训练治疗方式
治疗后1.52±0.28 2.67±0.48 18.465 0.001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150 150治疗前3.46±1.26 3.46±1.34 0.104 0.984
2.2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等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产妇盆底肌力进行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力V 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Ⅱ级与Ⅲ级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9.3%和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39,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直肌分离大于2.0 cm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等级比较[例(%)]
3 讨 论
从未来中国人口政策、人口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来看,从计划生育向鼓励生育政策转变,国内多产的妇女数量将会在长时间内呈持续上升的态势[13-14]。
分娩后的妇女会面临各类产后综合征的问题,比如腹直肌分离、腰酸背痛、胃下垂和性功能障碍等[15-16]。腹直肌分离造成女性腹部比较松垮,影响美观,也可影响其他脏器的复位,因此对腹直肌分离的治疗尤为重要[17]。目前国内外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越来越重视,国内对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18],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或者联合治疗的方式尚在探索中,文献报道为数不多,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但仍未形成统一的共识或临床指南。如前面提到的中国多产的妇女数量将越来越多,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手段需要更多研究,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19]。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妇女分娩后腹直肌分离发病率高达53%[20],意味着大部分的产妇都将会遭遇腹直肌分离的困扰。2.0 cm 的分离距离是腹直肌能否自行恢复的界限。若超过2.0 cm,腹直肌无法自动恢复到原有位置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对产妇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很多采用低频电刺激的治疗手段,低频电刺激治疗是通过正负电极之间低频电流的传导提高肌纤维的兴奋性,直接刺激盆底肌肉及神经,激活并强化患者的腹直肌和腹斜肌等肌肉群,促进盆底肌的功能恢复[21]。从而达到减小腹直肌分离距离,恢复腹直肌伸缩能力以及产妇运动功能的目的,同时改善盆底肌肉松弛、腰背部疼痛等不适[22-2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腹直肌分离距离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底肌力等级比较中,治疗前两组产妇盆底肌力进行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Ⅴ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Ⅱ级与Ⅲ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在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中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改善腹直肌分离并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力,效果优于单纯常规产妇自主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研究腹直肌分离治疗方法大多为单纯电刺激治疗为主,而多种治疗方案联合使用是临床较为推荐的方法。对于发生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产妇进行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可有效帮助腹直肌分离的康复并提高盆底肌功能。此联合治疗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强,风险低,可行性强并且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