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歪梳苗家风情浓

2021-11-19罗钦

乡村地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织金县织金苗寨

罗钦

到织金游玩的人通常都会做两件事:一是踏着青石板,沿着老街寻觅“人间烟火”,饱口福之欲;二是到有着“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之称的织金洞景区打卡,饱眼福之幸。其实,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寻一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子歇息。

离开织金洞风景区,沿着弯曲的公路向官寨乡下红岩码头方向驶去,扑面而来的,是连绵的青山。这山顺着水流沿着乌江源百里画廊一字铺开,天朗气清时,宛若巨幅的山水画映入眼帘;若遇上雨天,缥缈的雾气便为山体罩上一层薄纱,更增添神秘的色彩。

驶出几公里,山对面的树丛中影影绰绰露出些土黄色的建筑,溶谷苗寨“跳”了出来,在连片的青山中显得独具一格。在分岔路口,顺着干净的小路爬上坡,苗寨的寨门才完全显露出来。

溶谷苗寨位于织金县官寨乡北面,这里世代居住着一支苗族分支系“歪梳苗族”。“歪梳”在苗语中是“漂亮、美丽”的意思,彰显了当地岩溶地貌发育奇秀之意。

溶谷苗寨的人爱美,虽说寨子里房舍形式大同小异,但溶谷人总能因地制宜,点缀上自家独特的符号:模仿溶洞内部结构,将大门变成“溶洞入口”;在门头上挂上火红的辣椒、饱满敦实的蒜头、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或是给簸箕描上图案,挂在墙上当作装饰……勤劳的溶谷人将各家门前、庭院后打扫干净,种上各色花木,应和着不同的季节肆意绽放,粉的桃花、樱桃花,娇俏嫩白的梨花,道旁不知名的金色小花……无一不向你发出讯号:这个寨子的人们,都极其热爱生活。

溶谷苗寨的人善于钻研,一碗苞谷酒、一顿苞米饭、一锅苗家八块鸡、一份老腊肉……经溶谷人巧手妙烹后,总能准确抓住你的味蕾,让你大快朵颐。

溶谷苗寨的姑娘,一把木梳斜插在耳畔發髻上,简约又独特,颇有几分娇俏,和她们相处之后,近距离感受她们的蜡染技艺,更是感叹姑娘们的心灵手巧。姑娘们提起当地蜡染,言语中满满的自豪感,“苗族蜡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贵州很多地方有蜡染,但我们织金苗族蜡染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有着‘世界上最精细的蜡染’和‘指尖上的芭蕾’的美誉。”

阳光下,身着苗家服饰的绣娘端坐在窗下,伏案桌前,平静而专注,全凭手中那把小小的蜡刀,施展一身“指甲划线”的绝技。而一旁观赏的你,整个心却早已跟着翻飞的蜡刀旋转、跳跃,欢愉又紧张,忍不住为绣娘精湛的技艺喝彩。半晌后,图案跃然布上,细如毫发、画面饱满,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过去,她们用蜡染的技艺为自己缝制衣裳,如今,心闲手敏的绣娘们把蜡染技术用到装饰品、背包、围巾等物件上,寨子里也多了不少以蜡染为主题的民宿,蜡染技艺焕发新的活力。

溶谷苗寨的人热情好客,喜欢热闹的人一定不要错过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十至十二的苗族跳花坡节。节日期间来到苗寨,村民们将身着盛装,吹起芦笙,端着香甜的米酒,到寨门边,用“高山流水”把你迎进门。待到傍晚,就能享用长桌宴了。广场地形本就按照葫芦打造,主桌安放在葫芦肚子正中心,其余长桌围着主桌,依次在四周呈八面形围上,把参加宴席的人团在一起,大约正是取了“团圆”“福禄”的意思。吃罢晚饭,苗家人拉上你,热情地涌入人潮,一起月下对歌。月光下,身着歪梳苗少数民族服装的溶谷人放声对唱,尾音上扬,模仿着阳雀的叫声,听着听着,眼前突然就浮现出他们月下跳花坡、吹芦笙的场景,纵然语言不通,依旧能在歌声里听懂他们想要传达的情意。远处,篝火已经点燃,不少人围了上去,融入到欢歌的海洋,划破溶谷苗寨寂静的夜空。

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苗寨,最初只有三户人家居住,因为交通不便,鲜为人知。随着基础设施改善以后,苗寨的旅游资源禀赋、文化的根脉优势都渐渐显现出来,不再“藏在山中人未识”,慢慢地小有名气起来。2017年9月,第五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织金县举行,“溶谷苗寨”正式出现在旅游推介路线中。2019年12月,溶谷苗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责任编辑/谢予谦)

村寨信息:

区位:毕节市织金县官寨苗族乡屯上村溶谷苗寨

交通:

1. 贵阳市——沪昆高速——厦蓉高速——106省道——748县道——屯上村

2. 织金洞景区——748县道——屯上村

3. 毕节市——杭瑞高速——黔大高速——仁望高速——106省道——748县道——屯上村

乡村特色:岩溶地貌上“长”出的苗寨、“歪梳苗”文化特色、蜡染技艺、苗族跳花坡节、特色民宿、苗家八块鸡等特色美食。

猜你喜欢

织金县织金苗寨
苗寨晨曲 袁峰 中国画 178cm×145cm 2020年
退而不休 “武”出精彩
织金平远古镇
织金大峡谷
织金县召开“一评三管好”活动协调推进会
西江苗寨
织金洞
苗寨小记
千户苗寨的早市
织金县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