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舞龙,水与火的盛宴
2021-11-19孙晋楠
自汉代起,中国民间就已开始舞龙灯, 到了唐、宋时期,在“社火”“舞队”表演中,“舞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人们把“龙”视为吉祥的化身,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佑,以求得人们在生活中风调雨顺,四季丰收,来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龙对于中国人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在民间的各种节日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龙的身影。特别是春节和元宵节,人们用道具重现神话传说中龙自由翱翔的身影,期待新的一年会更美好。贵州的舞龙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既有在烟花铁水中冒险穿行的“火龙”,也有全城一起狂欢的“水龙”,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两者时节虽然不同、形式不同,但都充满了热烈的气氛,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
台江“舞龙嘘花”庆元宵
元宵时节,贵州的湿冷浸入骨髓,但台江的街头却有这么一群光着膀子的汉子。他们舞着各色的龙灯,沿街一路呼喝。汉子们的周围围绕着黑压压的人群,举着各式烟花好似火瀑,龙灯在其中穿行而过腾飞在烟雾火花之中,仿佛真的活了起来。这就是台江县元宵节时举办的舞龙嘘花民俗活动,又称“勇敢者的节日”。2009年9月,《苗族舞龙嘘花习俗》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台江的舞龙慎重且盛大,每年出龙前都会举行庄严的开光仪式,即三拜。一拜水井、二拜庙宇、三拜衙民。拜水井是祈求龙王在新的一年里匀播雨水,保佑大地风调雨顺。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拜井处,未经允许此村的龙不能到彼村的水井拜,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侵犯。如各村没有专拜水井,只有公共河流、山塘,那么谁都可以拜,不需准许。拜庙宇也是祈求祖先和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拜衙民则是由古时庆典活动对政府官员的报备转变而来,原意请求官员与民同乐同庆,如今则是祈求下一年继续太平安康。
三拜结束就是出龙,古时出龙拜年均在初九。因过去皇帝是九五之尊,民间玩龙要服从于官府,故出龙不得超过初九,须在初九出龙。九也是苗家数字的重叠,表示多的意思,汉族这一文化在苗族地区找到了完美的文化共通点。出龙后,龙队就挨家挨户去拜年。每拜一户,锣鼓齐鸣,鞭炮震天,龙灯队伍高声唱道“大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恭贺你家年年都有福”。然后主人会向舞龙队伍逐一敬酒,送压岁钱。获得礼钱后,舞龙队高高兴兴到下一户人家去。拜年过程中如有姻亲兄弟或要好的村寨邀请,将是拜年中最为隆重的活动。邀请一方一旦请帖发出,全寨家家户户不仅要备足酒肉、宴请客人,还会集体筹资买猪、买酒、集体宴请来客。受邀一方,一旦来到邀请方所在的村寨,就先分散到各家各户用席,之后又参加集体宴。活动结束时受邀方回程时,邀请方还送一头大肥猪给受邀方。受邀方在初十七举行的化龙仪式吃龙肉时,又邀邀请方一起来吃龙肉。宴毕对方回程时,自己又回赠对方一头猪,以示礼尚往来。
此外,两条龙在出游过程中,如相向而行可以在高度上平行同行,如不遵守规则,一高一低,就视为不平等,有相互欺负之嫌。如两条龙出游背向而行,也要遵守交叉时高度平行的规则。龙在出游中,行人过路,要么避开行走,要么从龙身下过,而不能强行跨龙身上行走,否则被认为是不敬。
拜年行将结束时,就到了元宵节,每条龙从四面八方云集台江县城舞龙嘘花,这也是整个舞龙活动的最高潮。届时城关大街小巷锣鼓喧天、龙灯舞动、花筒四溅、此起彼伏。观灯看龙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活动中,舞龙的人脱光上身,光着身子舞动龙灯,接受嘘花,口中还高喊着“花来啊”!“花来啊”!
届时,人们便用当地民间自制的土火药花筒,沿街等候龙的到来。花筒内装满火药、木炭和铁砂,嘘花时能喷出三至五米高的开花火焰,对空中喷放如火树银花,形成一片强烈的火海。待到龙进入城内,舞龙者高喊“花来了、花来了”时,嘘花者就会点燃花筒,“呼呼”烟花筒发出的喷射声直指龙头、龙身,顿时,火光滔天,犹如波浪,一浪翻过一浪,几十条龙陷入一片火海,围观者人潮涌动,好不热闹!爱好嘘花的人家,每年都会准备好花筒等候在恰当的路段,等待嘘龙。有不少人将花筒捆绑在凳子上,待龙灯靠近时就点燃花筒,扛着凳子去嘘龙。嘘龙的花筒此起彼伏,声声呼啸,长长的烈焰直喷龙灯,龙火交织,场面惊心动魄。
舞者赤着上身,英勇无畏地在火海中跳跃奔腾,灵巧地用舞龙技巧躲避花火;嘘者一路追随制造氛围,不怕追逐的劳累和艰险;观者也是勇敢者,不怕花筒四射,紧追围观。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舞、可嘘、可观这惊险火爆的场面。在嘘花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如嘘花者可将花筒对着龙头、龙身嘘,但不能对舞龙者的脸面身体喷。在玩龙过程中,游观者可扯龙的胡须以示纳福吉祥,但不可阻拦龙的去路和损坏龙的其他部位,这也是为了保证参与者们的安全。
舞龙嘘花结束后,每条龙都到河边举行化龙仪式。在仪式上巫师口念一番表示祝福吉祥如意的话,然后燃香、杀鸡,将龙烧掉,随即人们将拜年所得的财物买酒买肉聚餐亦称吃龙肉,节日宣告结束。
平塘“耍水龙”庆端午
另一场的全城狂欢则从夏日开始。端午时节,来黔南平塘县迎接一场水的庆典。每年端午节,平塘都有耍水龙的习俗。据说是源于布依族的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平塘发生大旱,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东海龙王的儿子青龙出游至平塘上空时看到了大旱的惨相,于是在一座山脚下降下云头,把长江水引入平塘,当地平舟河让平塘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而青龙却因为劳累过度逝去。
人们为了纪念青龙,每年端午节这一天,都要用龙须草扎成青龙的模样在县城耍起来。届时,玉水河畔会举行庄重的水龙吃水、迎接龙王仪式。水龙吃水后,人们舞动草龙走在街头接受群众泼洒吉祥水,以表示对青龙的怀念,水洒得越多氛围越欢快。
2019年“平塘布依水龍节”成功入列贵州省省级非遗项目,并日益演变为平塘人的一场全城欢庆。与舞龙嘘花比起来,耍水龙少了一分视觉震撼和观感刺激,却平添一份人人皆可参与的平易近人。平塘的水龙由刺竹、龙须草等用手工艺扎制而成。水龙表演队则由水龙、罗汉、渔翁、船女、虾兵蟹将、金童玉女组成,有请龙、迎龙、献宝、点睛、龙起、泼水、游行、谢龙等环节,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降福、吉祥如意、国泰民安。
水龙的仪式并不复杂,并不像台江一样要延续几天。通常是端午清晨在河边请龙迎龙后,由贵客点睛。之后来到广场前准备全城的游行。而此时,城里的男女老少已经端起了脸盆水瓢,孩子们一个个都给水枪打满了水,围在场边跃跃欲试,等待场中的舞龙表演完毕准备开始巡游。巡游队刚刚迈出场外,不知道是谁先行向龙头泼出第一捧水,霎时,宛如信号一般,水花四溅,人们从四面八方争相把水泼向龙头龙身,泼向队伍中的每一个人。有的人还会边泼边喊道“节日快乐!”“祝你安康!”。很快,舞龙巡游队中的人就湿透了衣裳,而此时队伍甚至还没走出广场多远。人们也不满足于只“进攻”巡游的队伍,开始纷纷对身边的亲友下手,欢乐的氛围下,逐渐演变成全城的狂欢。到后来也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互相欢闹着嬉戏洒水,玩成一团。水龙队伍到来时欢腾更是达到了高潮。这场水的狂欢一直到全城巡游结束才有收尾的迹象,往往持续好几个小时。人人都像落汤鸡一般狼狈,却又喜笑颜开。
无论是元宵节时的舞龙嘘花,还是端午节的水龙游街,都是一场纪念、一场欢聚,把人们紧紧地维系在一起,让他们变得更加团结。(责任编辑/孙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