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凸显思维品质
2021-11-19郭云霞
郭云霞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以来都是中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中考改革中的一块具有导向性的试验田。纵观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平实中见深度,稳定中显新意,整套题呈现出了“立足基础、着眼能力、注重创新”的特点。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更是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优化语文思维品质的课改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命题特征鲜明
1.语文性
生活即语文,润物细无声。中考试题考查的核心是立足语文素养的形成,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2021年广东中考试卷文学作品阅读题中,我们看到无论从选择的阅读素材,还是设置的题型和答案,都透露出浓浓的语文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阅读素材选择的是《望北哨所》,文章以“她”的视角,讲述了以“他”为代表的边关战士艰苦的戍边生活和爱情故事,体现了军人及其家属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对美好人性的赞美。题目设置沿袭了传统,四道题如下:
15.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第②段“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4分)
16.第⑤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4分)
17.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分)
18.“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请结合选文,以“她”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5分)
试题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既考查了学生透过文字理解内容、分析概括的能力(第15、16题),还考查了学生创新思维、探究鉴赏的能力(第17、18题);另一方面还重视素材的價值导向,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如第18题,让学生换位思考“她”把红绸带留在山上的原因,这样的考题胜过长篇的说教铺陈,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能真切地感知时代主旋律的脉动,得到思想的启迪和人生的教益,彰显了语文学科独特的文化内涵。
2.开放性
试题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命题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习目标的要求,采用了梯度式的设计由易到难命题,分别考查了学生概括内容要点、理解句段作用、探究文章主旨、拓展表达等阅读能力。
题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命题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语言,各抒己见、表达观点,而不是用刻板、固定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想。
如第16题理解句段作用,学生立足文本可多角度来思考答题:既可从句段的内容角度考虑——“她”对藏北之行充满渴望,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也可从句段的结构角度考虑——照应开头,为下文写西藏的美丽做铺垫;还可从写作手法上来考虑——与下文“她”前往哨所途中经历的艰辛和砍刀的恶劣环境形成对比。任意答对其中两点均可获满分。
再如第17题探究文章的主人公并阐述理由,学生也可从多角度挖掘文章主旨来思考答题:主人公可以是“他”——因为文章主要讲述了以“他”为代表的边关战士的戍边生活和爱情故事,赞颂了他们的勇于牺牲精神;主人公也可以是“她”——因为文章用大量笔墨塑造了以“她”为代表的军人家属的形象,赞颂了她们的奉献精神;主人公还可以是“他们”——因为文章通过塑造“他”和“她”的形象,赞颂了军人及其家属的奉献精神。
这样的题型设置开放度高,有效激发了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也给学生高水平的发挥留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发挥了中考的甄别选拔功能,也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打下基础。
3.导向性
中考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通过命题和考试,既可以实现语文课程整体目标(课程标准要求),也可以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同时试题又是教学的“指挥棒”,它直接指向日常教学的改进与完善,以及未来教学的一些趋势与走向。
我们看到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命制上,题型设置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既关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如第15题的分析原因、概括内容,第16题的理解句段作用;也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新思维,各抒己见,如第17题的探究文章的主人公,第18题的分析人物,对教学实践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同时命题也呈现出了依托课标、回归教材的趋势,很多题目都能在语文教材中找到原型出处。
如第14题可在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的“思考探究”中找到原型:
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第15题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的课后习题中找到原型:
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第18题可在《背影》的课后习题中找到原型:
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
这些例子无不在提醒教师和学生在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同时,也要聚焦教材,日常学习中也要注重课本知识的积累和训练。
二、考情分析
以笔者所在的江门市中考情况为例,学生的总体阅读能力不容乐观。从具体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普遍缺乏文体意识、文本意识和答题意识。如下所示:
1.第15题:分析概括“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出现以下失误:
①缺乏筛选归纳,罔顾“分析概括”的要求,只是直接抄写原文的句子回答。
②对“望北”的理解有偏差,把“望北”理解成是“他”的人名或是“望向北方”。
③答题时人称错乱,把文中的“她”当成是“我”或者作者;时间线错乱,提取后文“她”踏上望北后的情节和感受作为原因。
④概括不完整,要么只答了其中一方面,要么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结合文本深入分析。
2.第16题:分析“她”学会了一首歌的作用,出现以下失误:
①错别字较多,如写错“承上启下”“过渡”“铺垫”“渴望”“憧憬”等字,造成阅卷教师判断的困难,最终影响得分。
②混淆人称,答题时将“她”写成作者或我。
③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分不清文体和常见的写作手法,如混淆作比较和对比、对比和铺垫等概念。
④语言欠通顺,表达能力较弱。
3.第17题:探究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出现以下失误:
①读不懂文章,无法判断主人公是谁。如理解为“一个叫望北的士兵”“石钟山”“望北哨所”“红绸带”“老兵”“石钟山的父母”“作者的爱人”“布达拉”“女兵”等。
②答题时句子表述不完整,答案只有一个称呼或一个词,如“她”“他”,而不是完整的表述为“‘他是主人公”。
③只写套话,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如“我认为她是主人公。文章以她为线索展开描写,叙述故事。文章的故事大多围绕她的心情,以及所发生的事来写。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她”,或者“我认为主人公是他。文章描写了他的神态、动作、外貌,表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④理由不充分,肤浅答题,没有针对题目要求从主旨上挖掘答案。如“我认为主人公是她,文章写他给她写信,她去看他,发现他死了”。
4.第18题:揣摩“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的心理,出现以下失误:
①不审题,不按要求使用第一人称来回答。或用第三人称;或人称不统一,变化不定。
②曲解了“红绸带”的本质意义,答题时毫无条理,东拉西扯,抓不住要点。
针对以上卷面反馈,究其原因,一是考生盲目做题,没有审清题干要求;二是匆匆落笔,没有理解文本内容;三是混淆概念,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四是无序作答,缺乏基本答题技巧。
三、备考建议
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2022年的中考,我们应立足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在准确把握考情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科学备考。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
基础知识永远是试卷的骨架,脱离了基础,知识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因此,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备考,我们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落实,构建完整的文学类知识体系。
一是梳理并熟记文学作品类阅读的基本知识,包括:叙述顺序、叙述人称、叙述线索、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常见表现手法(对比、铺垫、伏笔、悬念、烘托、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讽刺)等,了解其基本概念、作用,并能熟练运用。复习时可与教材课文互相印证,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欲扬先抑、《春》中的虚实结合、《猫》中的伏笔使用、《我的叔叔于勒》的设置悬念、《紫藤萝瀑布》的首尾呼应、《散步》的以小见大等,这样既易于理解,也可加强记忆。
二是依据课标和历年中考试题总结归纳中考考点:包括内容理解、概括,梳理心理、情感变化,句段作用,品味语言,分析写作手法,分析人物、揣摩心理,标题或结尾的含义作用,探究鉴赏(探究主旨、启示看法等)。了解中考的考查方向和常见题型,做到“胸有成竹”。
2.针对薄弱点,科学训练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考时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提高“免疫力”,避免重蹈覆辙。针对前面所分析的学生文体意识、文本意识和答题意识的缺失,我们在备考训练时一定要科学规划,可着眼于两个层面:怎么能读懂,怎么能得分;抓好三个环节:增强阅读意识,培养思维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具体来说:
首先,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读懂文本是阅读理解的关键,只有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洞悉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才能针对考点准确答题。一般我们可采用“圈点勾画”法来阅读文章。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特殊句子,包括:与标题有关的句子,揭示人物形象特点的词语,表现人物情感、心理及态度的词语,以及点明主旨的句子(多出现在文末)等,我们可以边阅读边标识出来,以此为依据来读懂文本,归纳文章主旨。
例如:中考试卷《望北哨所》一文中,从“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冬天,哨所和山下邮路不通”等句子可以看出戍边生活的艰苦,从侧面烘托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雪已经融化了,一封电报告诉她,他在巡逻路上……”这句可以看出“他”勇于牺牲的精神;最后一段中的“离开望北哨所,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唯有那一点红,越来越醒目”几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她”对戍边爱人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开启智慧”“活学活用”。而中考命题中大量的开放性试题,正是由“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转化的有力体现,因此备考时必须要重视思维的训练。
对于考生来说,高效的备考训练应该是既能让自己明晰中考考点要求,又能洞悉出题人意图,还能灵活使用解题技巧,更能对题目和答案做出自己的评价。以《望北哨所》为例,读懂文本后,能准确地指出其设置的四道题目分别考查了什么内容;针对每个考点,能马上想出对应的解题技巧(包括答题角度和格式);在教师评讲题目之后,能对答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反思,包括得分点和失分点分别在哪里。能力强的学生,甚至還可以仿照示例出题和制定答案。
最后,要掌握科学的答题技巧。答题技巧对提高解题能力十分重要,其实每个考点都有对应的思维角度和方法。例如句段作用类题目,我们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一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赏析词语类题目,我们可以先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只要善于反思、善于归纳总结,我们一定能发现试题中蕴含的“密码”,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考场上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