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1-11-19王翠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京津冀发展

□文/肖 静 王翠敏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提要]现阶段,依托于张家口、承德与廊坊大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带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成,河北大数据逐步呈现产业聚集格局。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阐述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及成果,分析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并指出面临的问题。

一、大数据产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一)大数据产业国外发展情况。近些年,西方经济发达体如日本、美国或欧盟等全面实施本国大数据战略规划。一方面各国大力优化大数据发展基础环境:2011年美国率先把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立大数据研发高级指导小组;2013年澳大利亚发布《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新加坡建设数据地平线平台RAHS进行数据治国;2014年欧盟出台《数据驱动经济战略》;2016年德国制定《数字化战略2025》,成立数字内阁,日本出台超智能社会5.0战略,成立物联网IOT推进联盟;2017年法国出台《国际数字战略》,英国出台《英国数字化战略》。另一方面各国从核心技术突破、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等角度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美国投资2亿美元用以提升大数据分析技术工具,在世界范围内上线首个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发布《政府数据开放倡议》和《开放数据政策》;欧盟加强数据处理技术投入,开放数据战略,建立“泛欧门户”;英国大数据技术资金达1.89亿英镑,成立“开放数据研究所”;韩国投入6,444亿韩元,推进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发展,开放“首尔开放数据广场”。此外,各国加大行业应用支持力度:美国以大数据增强公共政策、舆情监控、犯罪预测、反恐等领域服务能力;英国支持大数据在医疗、农业、商业、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法国促进大数据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创新。

《2018全球大数据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大数据市场总体价值约420亿美元,其中大数据软件市场价值约140亿美元;大数据服务和硬件市场规模在经历2016~2022年的快速增长后,将放缓增长趋势,而大数据软件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0年的高速增长;韩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大数据开放建设程度排名靠前。参考《大数据白皮书》或IDC、Wikibon等相关咨询机构的分析报告,到2020年世界范围内大数据产业规模将实现600亿美元的目标。

(二)大数据产业国内发展情况。我国实施大数据产业战略与发达国家相比晚了2~3年,正处于从追随者、模仿者到开拓者、引领者的过渡时期。2015年9月国务院颁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其明确提出开放共享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强国,实现大数据治国目标,正式把促进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10月,中央政治局开始组织集体学习强国战略,习近平提出建立一体化全国大数据中心,将国家大数据战略规划落实到位;12月,国务院制定《“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构建大数据体系保障其统一开放性,合理规划数据资源,建设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与治理中心,有效应用大数据加强管理数据资源,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到2017年1月国家工信部制定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引导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当年12月,中央政治局组织再次集体学习国家大数据战略规划,习近平提出,当前大数据呈现高速发展趋势,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合理规划、超前布局,主动出击,对大数据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强调结合国家部署合理推进大数据战略,加大数字中国建设力度,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作用,为社会与民众提供更好地服务。基于国家宏观大数据战略,为了确保各行业领域有效应用大数据,各部委与相关行业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现阶段,大数据发展与应用方面,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一,大数据基础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国内30多个省市制定了大数据政策,十几个省与多个市成立了专门的大数据管理机构,29个省市高校开设了大数据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各地加快建设大数据产业,30多个省市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产业发展,国家加快建设贵州、珠三角与京津冀等8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块,持续推进地方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是数字化政府发展的标准。其二,各地积极拓展大数据行业应用。建设政府大数据平台,加快智能制造布局,推动大数据与医疗健康、交通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相较之发达国家,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我国人口多且经济发展速度快,市场优势与发展潜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云计算等产业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全面落地,2019年我国大数据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8,500亿,预计2020年超过1万亿,大数据产业开始从软硬件投入驱动向应用带动转变,良性生态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联合赛迪顾问完成《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对现阶段大数据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营销、政府、电芯及金融等大数据市场有很高的认可度,广阔的发展前景,技术发展比较成熟;未来3~5年内健康医疗与工业大数据迎来爆发期;数字化转型中大数据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力,相关技术应用为中国战略布署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落地,大数据产业融合电信、医疗、金融与制造等行业,为各类新业态与模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大数据将深入渗透到各行各业。

二、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河北成为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针对重要国家战略与大事记如京津冀协调发展、北京冬奥会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河北新闻网报道,从省工信厅获悉,“该综合试验区初步形成以张家口、承德与廊坊等为主的环京大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带,本省大数据产业呈现聚集格局。”

(一)多地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推动大数据产业稳定发展。现阶段,河北及地方政府部门制定一系列政策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比如2018年3月,河北省“大智多云”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6年6月河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些规划均对河北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整体布局;地方政府如石家庄、张家口、廊坊地区先后发布了《石家庄市关于加快推进“大智移云”的实施方案》《张家口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张家口市关于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张家口市对外发布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十项措施”、《廊坊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在地方层面对地区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规划及实施方案。同时,除政策支持外,多地也提出要加强财政支持,比如本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规划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示范区,2017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为5个大数据示范区建设提供保障(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与石家庄);到2018年在健康、环保、教育、旅游与交通等领域规划1,000万元专项资金为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提供支撑。

(二)京津冀区位优势明显,区域间的战略合作成为河北大数据产业主要发展模式。大数据产业发展中,京津地区拥有一批全国顶尖的企业和人才,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源优势。河北环绕京津,有便利的交通环境,京津冀核心城市间初步形成“1小时交通圈”格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企业与人才资源优势;同时,京津冀地区大数据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及行业专家共同合租设立了河北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会,搭桥铺路促进企业与政府合作,推动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引领着大数据研发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与京津战略合作,本省秉承低碳循环发展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数据中心。

(三)大数据产业空间布局较科学合理,区域功能定位清晰,初步形成各示范区产业特色。河北大数据产业在空间布局、区域定位方面较科学合理,兼顾了各地的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张家口、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五地成为河北大数据重点发展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五区域功能定位清晰,突出各自大数据产业发展特色,各示范区间逐步形成产业协同发展局面。

张家口大数据新能源示范区,成功签约22项大数据项目,总投资计划800亿元,服务器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台,有16家数据中心建设与运维企业注册。现阶段,本市数据中心投入运营的项目有5个,3个在建数据中心项目,运营服务器投入规模有22万台。

廊坊大数据物流金融遥感示范区,大数据入统企业为39家,其中有13家大数据企业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形成了占地3.32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运营服务器规模超过60万台,包含华为、润泽与联通等龙头企业在内的大数据产业链初步形成。

承德旅游大数据示范区,15个大数据产业项目投入运营,另有10个开工建设,上线运行“1144”大数据旅游平台,形成了12个A级旅游景区,4A级景区视频数据全部对接到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和省旅发委监测平台。

秦皇岛健康大数据示范区,整合本地29家医院信息系统,破除了各家医院间信息壁垒格局,全面共享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信息,采集的医疗数据达到10亿多条,发出115万张卡,建立了65万份居民健康档案。

石家庄大数据示范应用区,其具备55家大数据有关的高校、科研单位及大数据开发应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设备制造企业。

三、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是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唯一一个跨省综合试验区,旨在打造以北京为创新核心、天津为综合支撑、河北做承接转化的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

《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基于创新、政府服务、典型园区数量与产业规模等方面,赛迪顾问全面分析了全国(华东、华北、中南、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大数据产业综合发展能力。研究显示,华北综合排名位于华东之后,但在六大区域中其产业规模遥遥领先,其区域核心是北京市,而不是京津冀。此外,赛迪智库发布的近几年全国大数据发展水平排行榜显示,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排名由2016年的第21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16位,2019年又回落至第18位,一直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发展滞后。

(一)大数据发展时间短,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相较之河北省,其他省市较早地进行大数据政策研究,并制定了具体文件政策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是2016年12月正式启动的,河北省大数据发展比其他省份晚,如表1所示,而且政策支持也明显不足,如图1所示。(表1、图1)

图1 2016~2018年31个省(市、区)大数据政策数量统计图

表1 各省市大数据政策出台时间对比一览表

大数据产业成熟度不够,一方面大数据产业雏形初显,但发展仍然滞后,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较少;另一方面大数据产业发展规模小而且不够集中,一些大数据企业以中小型科技型企业为主,还处于起步创业时期,市场影响力不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与服务行业百强企业中,本土企业占比较少。

(二)大数据产业薄弱的发展基础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是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河北省R&D经费支出比重(1.33%),低于北京(5.64%)、天津(2.47%),也低于全国(2.13%)水平;“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河北省R&D经费支出比重(1.39%),同样低于北京(6.17%)、天津(2.62%),也低于全国(2.19%)水平。二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少而弱”,大数据人才明显不足。三是引入大数据企业不能很好地衔接本地原生产业发展,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大数据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白皮书(2019年)》指出,尽管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发展融合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各行业领域及大中小企业的融合程度存在差异,融合发展不够平衡和充分。河北大数据产业也存在这些普遍问题,虽然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及边缘计算等相关技术发展速度快,强化了大数据融合创新基础,在医疗、教育及物流等领域开始实施应用。但是,当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数据与业务缺乏深度的融合,数据应用普及范围小,政府决策与数据开放方面大数据产业应用程度较浅,对产业的推动作用亟待增强。

猜你喜欢

京津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