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马海地区人工草地建设技术
2021-11-19费迎霞乔明星
费迎霞,乔明星
(青海省海西州林业站,青海 德令哈 817009)
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中极干旱地区约占海西州总面积的77%,其草地生产力低,生态系统脆弱,草畜矛盾突出,供需关系失衡,加上旱灾等不定期灾害,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当地政府虽然采取了系列措施,但是,草畜失衡仍然制约着草牧业发展。柴达木地区发展草产业有较多优势,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强,相对气温较高,部分地区水资源可调剂利用,草地建设与发展有较好的基础。马海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地势低凹而平整,富有小盆地之声誉,草牧业和绿洲农业基础较好,在极干旱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如何变优势资源为草牧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建设草地,构建“草地—生态—经济”共同体,既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也解决草牧业饲草料供给问题,实现生态生产良性循环是当地面临的重大课题。
1 自然概况
马海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地处北纬38°08′至38°23′,东经94°13′至94°32′,辖属海西州大柴旦镇;海拔2 860~2 916 m,年降水量28.1 mm,年蒸发量3 103 mm,气候极为干旱,年均温度3.1 ℃,年≥0 ℃积温2 360.7 ℃,极端值32.9 ℃和-34.1 ℃,年均日温差17.8 ℃;年日照时数3 409.2 h;无霜期208 d,年植物性生产指数100%;土壤为灰棕漠土类,土层厚度均在1 m以上,质地轻,pH值≥ 8.2,熟化程度低,自然肥力贫瘠。
2 建设原则
2.1 统筹兼顾 综合效益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制定措施,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再生盐碱化;优化配制牧草种植现有的优势资源,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草产业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劳动力转移渠道,区域化和社会化,协调各项事业发展。通过构建“草地—生态—经济”共同体,既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也要保持草地的利用方向和生产力水平,有效结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保持安全高效稳产和可持续发展。
2.2 因地制宜 科学建设
根据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自然景观,确立人工草地建设方案。人工草地的建设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以高产高效为目标,实行因地制宜,科学建设。时间上,根据气候特点,适时播种栽植,确保植物有足够的生长发育时间;品种上,根据土壤精心选配,确保与土地高度适宜。人工草地一旦建植,就要确保人工草地持续利用不荒废,防止出现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发生。
2.3 突出特色 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马海地区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光照资源丰富等资源优势,开展草地集约化经营,结合生态建设、振兴牧区产业工程、美丽牧区景观建设等项目工程,科学规划,建立高效人工草地。
3 草地建设技术
3.1 植被建立
3.1.1 牧草品种 人工草地建设,品种要具备适宜性,生产性,抗逆性。适宜性即:在生物特性方面与土地温度等气候因子和土壤条件有高度统一性,在经济方面应发挥土地生产最大效应。生产性即:人工草地又具有高产、稳产、优质、营养性能,同时牲畜喜食。抗逆性即:牧草对生产环境中异常因素和外界不良干扰具有抗拒能力,尤其是抗拒病虫害和抗寒抗旱抗盐碱性能。结合马海地区土壤碱性、气候干旱寒冷、生长期短的牧草生境条件,选择品种为多年生豆科紫花苜蓿系列。其能耐-35 ℃的低温,抗盐碱能力相对较强,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大于≥17%,土地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抗逆性强,能安全越冬。
3.1.2 植被群落 生态系统组织稳健是保持生产的基础。人工草地群落要保持品种的多样性、互补性、互利性,增强系统抗性,提高生产力。群落组成应为3~5个牧草品种。群落在生态位上,依据其生物特性,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马海地区草地群落由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燕麦组成,燕麦为一年生牧草,从经济方面讲,建设当年就有收成,既解决冬春饲草料储备问题,又降低建设费用。在生态方面,建立互利互效保障机制。一是控制品种的播种量,调节牧草生长关系,保障和谐而互不影响(燕麦播种量为正常播量的三分之一)。二是利用牧草生长速度调整生产秩序,燕麦生长速度快,抗盐碱性相对较强,可以减缓土壤蒸发和土壤盐碱危害,对紫花苜蓿能够保护;当燕麦在7月底刈割后,紫花苜蓿处于生长中期,从而使紫花苜蓿得到充分生长。三是利用牧草生命周期保障人工草地建设利用目标。在群落组合中,结合燕麦生长期为1年,紫花苜蓿为多年生的生长特性,从第二年起均为紫花苜蓿,从而保障了人工草地的生产质量。四是调整牧草结构组成,在紫花苜蓿构成中,依据植株高低和枝叶繁疏差异合理分配组合生产空间,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3.2 建设时节
牧草种子发芽对环境温度要求为≥5 ℃,在牧草生长过程中,同样受到生长温度临界线(点)限制,在相应范围内,出苗率和生长速度均随温度提高而提高。牧草在生长中,需要储存足够营养物质而完成越冬和抵御外界不良干扰。因此,人工草地建植需要正确选择时节,应满足其生物和生产的需要,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马海地区平均地温4月份为8.8 ℃,5月份为16.2 ℃,上升直至7月份;气温≥ 5 ℃起始期为4月26日,上升直至7月份,9月份逐渐下降月变化如图1所示。无霜冻期起始时间为6月3日。进入5月份,预计牧草下种后7~10 d后出苗。因此,为防止霜冻,出苗必须在6月3日后,7月10日以前完成草地建植。
图1 马海地区平均气温、平均地温月变化图
3.3 洗盐排碱
土壤盐碱是该地区主要危害之一,严重时即使牧草出苗也可受害干枯而死,为此,必须改良土壤。改良模式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是在进行田间灌溉的同时,定量定次通过小水漫灌洗碱,田格积水压减,开沟集水泄流,使致碱离子排出,土壤得到改良;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代换作用使致碱离子排出,从而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生物改良是通过植物生理活动吸收致碱离子而改良土壤的方法。在改良的顺序上,物理和化学方法为先,既可同时并举也可独立进行。当盐碱降低到一定程度即轻度危害时,种植牧草继续改良,从而使土壤达到无害化。针对马海地区草场土壤盐碱类型和危害程度,选择过磷酸钙改良土壤,磷酸二铵作为基肥,灌溉三次压碱冲碱,盐碱即得到基本控制,随后种植牧草[1]。
3.4 种植技术
马海地区土地特点是气候干旱,土壤质地轻,风多而等级高,对牧草种植最大危害是规范下种后,土壤墒情将因蒸发而变差,不能满足种子发芽或出苗需要。因此,在播种量方面要相对增加,防止盐碱影响而降低出苗率;在播种深度方面,要相对加深,并镇压,预防土壤跑墒。播种量在正常基础上增加20%~30%,弥补因盐碱出苗受到影响;播种深度控制在2.5~3.5 cm,预防因土壤墒情不足影响出苗;施入基肥二胺250 kg/hm2,过磷酸钙500 kg/hm2,一则通过Ca2+代换Na+而降低盐碱度,二则补充土壤中P和N元素,提升土壤肥力。
3.5 田间管理
加强草地田间管理重点在于:一是保障牧草植株总量而不少苗;二是保障牧草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三是能顺利越冬持续生长。 盐碱和干旱是马海地区建植人工草地牧草生产中的最大障碍。在出苗过程中,受到土壤墒情影响时,进行小水漫灌提高墒情。出苗后,适时灌溉,保持田间持水量,同时配合土壤改良,压碱防害。马海地区土壤质地较轻,蓄肥保水能力相对差,豆科牧草部分品种虽然具有固氮作用,但是仍旧不能满足生长需要。因此,应适时补充满足其生长需要,多次少量分次追施。秋草刈割需要留茬,入冬前,进行冬灌(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建设当年,主根发育浅,极易遭受干旱气候影响而死亡,冬灌可有效预防病菌和干旱影响),防寒防旱,减轻外界不良天气影响。
4 小结
人工草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作统领,严格遵循生态规律,严谨措施,科学开展。要以生态环境建设做支撑,营造以林护草,以草护林,相互依赖,共同作用,保护环境的建设氛围。在人工草地建设中,要把好三大关:一是围绕草地高效生产把好牧草品种关。不仅做到高产优质,还要实现经济效益。马海地区选择紫花苜蓿品种,顺应了当地光照时间长等自然优势,也以其蛋白质含量高的特性改善了饲草营养结构状况。二是围绕草地安全生产把好出苗关。牧草种苗是草地能否正常生产的关键,要针对草地生产障碍和不利因素科学治理。马海地区突出障碍是盐碱为危害重点,采取综合措施适度治理,为草地保苗提供保障。三是围绕持续利用把好越冬关。豆科牧草中柴达木地区没有本土品种,安全越冬是人工草地建设的难题,要切合生产实际和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