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贷款的调查分析
2021-11-19师海燕邓晓超赵深淼
师海燕,邓晓超,魏 淳,赵深淼
(1.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山西大同 037009;2.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系,山西大同 037009)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人们的购物欲望愈来愈强。强烈的购物欲望导致消费的增加,消费贷款比例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吸引了一大批电商企业、消费金融公司和P2P平台等加入到消费贷款领域。
我国在校大学生消费需求十分旺盛,成为各大金融贷款的进军之地。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好的接受能力,他们的消费观也从以前的保守转到超前消费,普遍愿意并渴望去消费。校园贷款迎合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在数码、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校大学生总是希望拥有最前沿的数码产品。另外,旅游、服饰、培训等领域同样吸引着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正好可以帮助他们极大程度地满足生活、娱乐、学习等方面的需求,这是校园贷欣欣向荣的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不只停留在“明天花今天的钱”,而是“今天花明天的钱”。渐渐地,一些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应运而生。校园网络贷款是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这些平台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旨在缓解学生燃眉之急。平台凭借其简单的借贷条件与高额的贷款数额吸引大学生,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从“高额利息罚款”“虚假恶意注册”、再到“非法暴力催收”“学生跳楼自尽”等,触碰人们的道德底线。
近年来校园贷款事件受到越来越多大众的关注,2017年教育部发布“依法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但是恶性的校园贷款事件并没有得到遏制[1]。网络贷款行业为了吸引投资,弄虚作假,使用误导性表述吸引投资人投资[2]。
网络贷款平台在给借贷者借贷时,表面上利率不高,但通过砍头息,手续费,管理费,滞纳金等各种名目来提高利息,综合起来年利率接近甚至超过了国家的规定[3]。在缺乏相应监管的市场化竞争中,平台筹资成本过高,成为引发平台利率风险的重要原因[4]。
网络贷款的借款门槛较低,而学生贷面向的服务对象是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导致行业逾期率严重。校园网络贷款现在主要表现为“诱惑贷”、“高利贷”甚至是“催命贷”,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5]。网络贷款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政府在市场所起的作用仍处于进一步观察中,导致网络贷款的发展十分不规范[6−7]。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规范校园贷问题,将校园贷款对大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从哪些角度着手提高大学生对校园贷款事件的认识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关心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旨在了解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具体情况,以及对网络贷款的看法。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网络贷款在大学市场的存在状况以及网络贷款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并且呼吁政府、学校、平台和大学生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其正确认识校园贷款,了解校园贷款事件的危害。
1 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展开,针对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382 份,回收率76.4%。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男生共有164 人,占调查总数的43%,女生共有218人,占调查总数的57%。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分别从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了解程度,网络贷款的利弊、额度,贷款的用途以及还贷方式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生活费来源
对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92.3%的学生生活费来自父母,仅有7.7%的学生通过兼职或其它途径为自己提供生活费,大学期间能够经济独立的学生占极少数。
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下的学生人数占4.23%,800元~1 500元的学生占比达到了80.18%,1 500元以上的15.59%。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是可以维持日常生活的。政府对于贫困生实施奖助学金和学费贷款,大学生不用为上学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发愁,但如果在上学期间一味享受奢侈品,那势必会造成经济的拮据。
2.2 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了解程度
从图1可以看出,了解并且尝试过网络贷款的有42.2%,了解但没有贷款的有51.5%,仅有6.3%的学生没有听说过网络贷款,网络贷款在大学的普及率还是很高的。网络贷款能够蔓延到大学校园,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助推大学生网络贷款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贷款缺乏政府监管,致使网络贷款在黑暗的夹缝中生存。
图1 大学生是否了解网贷
从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通过APP 推送的方式了解网络贷款的,在qq空间、朋友圈、贴吧、微博等网站随处可见网络贷款的广告,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贷款能打入学生市场的原因。有15.74%的学生是通过校园传单的方式了解网络贷款的,且他们遇到的大部分宣传人员是在校大学生。在2015 年到2016 年,接触网络贷款基本是通过校园宣传,而自从校园贷整顿之后,校园宣传的方式很少存在了,但是越来越多的网络贷款广告出现在手机软件上,也使我们接触网络贷款的机会更为直接。
图2 大学生了解校园贷的方式
2.3 网络贷款的利弊
从图3 可以看出,有48.2%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在遇到困难时不会通过网络贷款解决问题,只有23.6%的学生会选择通过网络贷款解决问题,其余同学认为自己不清楚。虽然从数字上来看,网络贷款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不高,但由于学生人数多,大学生网络贷款市场还是很繁荣的。对于这个巨大的市场,如何让其规范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图3 是否会通过校园贷解决困难
从图4 可以看出,有73.4%的学生认为网络贷款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相当,20.3%的学生认为网络贷款的弊端大于好处,仅有6.3%的学生认为网络贷款很方便.虽然大学生勇于接受新生事物,但由于近两年关于网络贷款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贷款的态度越来越谨慎。
图4 校园贷的利弊
2.4 网络贷款的额度
从图5 可以看出,有53.3%的学生认为贷款额度应该在3 000元以下,而几乎所有学生认为贷款额度应该低于10 000元,说明10 000元已经超过了学生对自己经济能力的范围。
图5 大学生校园贷额度
2.5 网络贷款的用途
有62.1%的学生贷款用于购买数码产品,而校园贷进军校园市场就是以数码产品的分期购买开始的,这也是大学生网络贷款获得的钱最主要的开销。用于各种娱乐活动和男女朋友消费的也分别占到了14.7%和17.8%,只有5.4%学生用于购置生活用品,说明大部分学生进行网络贷款都是增加自己不必要的开支。对于网络贷款,学生贷的钱用于何处,这是问题的根本,学生在校园里应该被限制高消费的,而如果网络贷款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学业,开创事业,那这应该是网络贷款在大学校园存在的最好方式。
2.6 还贷方式
在如何还贷中,大部分学生还是会用生活费来偿还,占到76.6%,这最终还是加大了父母的经济压力,其余23.4%的学生利用兼职获得的收入来偿还。
3 结论
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对网络贷款了解的学生很多,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贷款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相当,可接受的网络贷款额度低于一万元,多一半的学生网络贷款用来购买数码产品,其它开销较少。偿还网络贷款主要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无疑加大了父母的经济压力。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一棒子打死,要借助于法律规范校园贷,优化网络贷款的平台治理结构[8]。
4 建议
针对校园贷事件,应该从政府、学校、平台和个人四个方面同时改进。从社会角度看:政府应加大管理力度,同时做好安全宣传;从学校角度看: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以提高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金钱消费观;从平台角度看:应该完善信用服务,建立健全的快速通道;从学生自身角度看: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会选择正规合法的平台。
对于政府来说,一是司法介入,从源头上解决行业乱象,除了对行业不良平台的肃清,更应该解决校园贷暴露的违规放贷、暴力催债的问题,追究放高利贷者的法律责任。二是疏通渠道,针对校园贷的疯狂,金融机构、教育部门和高校,可携手推出大学生生活救急、创业等小额贷款项目。国家在取缔非法校园贷的同时,应该向大学生开放其他借贷、融资渠道。三是认真规范,对校园贷款申请提出明确规范的要求,在校大学生申请任何渠道的贷款,都必须提交家长意见、学校意见,而非学生个体就可申请,这就避免学生被非法机构所骗,而家长和学校也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于学校来说,举行校园贷款的风险宣传活动。一方面要利用校园网站、广播“、两微一端”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增强对网络贷款的甄别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于“校园贷”网络金融产品本身来说,在额度把握、标准制定等方面亟需完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尽快明确监督管理的责任,完善“校园贷”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要认识自己,学会选择:选择平台时,对产生投资或者借贷关系的公司以及公司的管理人、背景尽可能了解。理性选择,积极寻求有效的帮助,激励自己,懂得取舍,要根据自己和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校园贷作为一种交易工具,它的出现本身没有错。对待校园贷不能简单一刀切,既要利用好超前消费的便捷,又要防范其漏洞产生的恶性后果,从工具本身的问题和使用者角度对症下药。
预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出台有关校园贷的规范政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安全意识,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肃清校园贷的不正之风,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重拳”,也需要我们多些防范意识,少些虚荣心理,合理利用网络贷款服务带来的便利,在校园贷“高额低息”陷阱面前能够自觉抵制,对野蛮暴力生长的假贷果断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