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升医学微生物学授课水平
2021-11-19苑天红
苑天红
(贵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贵州 贵阳550004)
0 引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当前,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不论是普通本科、成人教育,还是医学基础专业研究生,均开设有该课程。但该课程知识点庞杂,内容枯燥,且课时数相对较少,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讲授精彩实用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是对该课程每位授课教师的挑战和考验,值得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地探索。
1 练好教学基本功
1.1 熟悉教材所有内容
大多数学生上课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课程的学习领悟,主要来自纸质版教材。由于医学微生物学课时数有限,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上把笔记标记在教材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所有内容,熟悉每个章节每段话,特别是讲到重点难点时,提醒学生翻到教材对应的位置,用红笔重点标记,加深理解,也便于课后复习。另外,教材可能会出现个别错误之处,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醒。这样就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节约了时间,抓住了教材重点,很受学生欢迎。
1.2 表达清晰与操作规范
教师上课,主要是通过课件,现场用声音讲授。这就要求教师思路准确、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教师思路准确,知道怎么讲能够让学生听懂;教师普通话标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听清楚教师讲的每句话。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要认真备课,做好教案和讲课课件,并练习普通话,做到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如果授课对象是留学生,那么英语发音同样要标准。此外,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师还要讲解实验课,需要给学生做示教操作,就要求教师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范,为学生做好示范。
1.3 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为人师表最基本的品德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从事医学教育的教师,培养的是今后从事医学工作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敬业乐教、爱护学生、无私奉献、以身作则、行为世范,做好学生的领路者和模范者,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言传身教,培养出医德高尚、对病人有仁爱之心、作风严谨、不贪图钱财、医技精益求精的医学人才。
2 掌握新知识新进展
教师不能只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吃老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点,查阅本领域相关的最新知识成果和发展趋势,结合教材的内容,补充新的知识点,才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讲授呼吸道病毒时,可以联系当前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冠病毒疫情,讲解呼吸道病毒的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既讲解了原有知识点,又结合当前现实,更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 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授课时,不仅应传授书本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讲授消毒灭菌章节时,除了讲解教材要求基本概念,还可以联系实际,向学生提问:疫情期间生产的口罩,是用什么方法消毒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口罩供应困难阶段,如何用所学的消毒灭菌知识,对口罩进行再次消毒?这样的提问,会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真正做到学有所用,领悟所学的知识点。
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1 多种教学方法
如果只采取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法,学生必定会觉得枯燥乏味,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应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竞赛式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运用,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性时,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疑似伤寒沙门菌感染的病案,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这样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身担重要医治责任的医生,促使其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病情,提出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并懂得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讲解微生物学各论时,对所学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方面,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从而将发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更加便于学生掌握[1]。还可以开展趣味知识竞赛,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4.2 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除了用到传统板书外,还可以运用多种新兴多媒体技术。比如,PPT课件已经成为当今教师讲授理论课时,必不可少的授课工具,既能节约教师以往手写板书的时间,还能让学生看到丰富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运用手机雨课堂,能帮教师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推送、课堂教学的互动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和答疑,使师生之间交流更加顺畅[2]。而在讲授实验课时,教师可以运用虚拟仿真实验,对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将某些普通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比如致病强的病原微生物实验,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完成,既提高了实验课的实验范围,又避免了学生扎堆聚集于实验室,有利于防止疫情期间交叉感染[3]。
5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在讲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时,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其今后的就业方向,讲解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4]。比如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重点应讲授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免疫性与防治原则;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重点强调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则除了强调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外,还应该同时强调致病性、免疫性与防治原则。对于普通本科层次的学生,要详细讲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点,帮其打牢专业基础知识;而对于有工作经验的成人教育学生,则更加强调所学知识在医疗工作中的实际应用[5];对于做科研课题的研究生,则需要对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甚至分子基因水平的讲解,并强调当前国内国际的新发展趋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要想讲好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需要授课教师用心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总结经验,任重而道远,是每个授课教师职业生涯中值得探索的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