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与思想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11-19邵笔柳ShaoBiliu

当代美术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艺术史美术学院当代艺术

邵笔柳 Shao Biliu

2020年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新冠疫情的突袭从全球范围内改变了社会文化生产、展示、传播和交流的方式。基于这样的背景,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动更新观念与思路,于2020年12月16日主办“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与思想建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20位来自国内外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学者针对当代艺术书写的方式、价值尺度、文化立场,以及当代艺术史所涉猎的范畴与具体的内容展开讨论。

一、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困境与问题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关于当代艺术史的写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当代艺术能不能进入艺术史叙述?什么样的当代艺术对象可以被写入艺术史?有着怎样的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来进行书写等。的确,发展至今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过去的线性叙述方式以及二元对立的话语逻辑已经逐渐失效,当代艺术的多元化与去边界化使得艺术史写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面对这样的写作现状,与会嘉宾分别从自己的写作经验与研究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教授高名潞在题为《中国当代艺术写作的几个问题》的发言中认为,目前西方关于当代性理论的讨论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思辨时间”和“地缘时间”。思辨的时间性注重线性逻辑叙述,在时间地推动下书写各种主义、流派和观念等。地缘时间则不把时间作为本体,而建立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之上。但是这两种写作方式都无法解释中国当代艺术史,而高教授尝试用“文化时间”概念去概括另外一种“另类”,一种相对超越的文化性和时间性,找到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叙述逻辑。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困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教授分列出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7个难点,分别是:历史政治事件作为艺术史叙事的合理性与矛盾;个体叙事与历史的选择性;个体立场与集体无意识的矛盾;政治叙事与艺术叙事的矛盾;历史的前卫写作与意识形态羁绊的矛盾;西方参照与中国经验的保守化的矛盾;官方叙事与民间(个体)叙事的未来历史之争。他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史写作虽然有了几代人的筚路褴褛的写作,但依然步履踉跄,并未揭示出一个可歌可泣、可悲可欢的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言说。

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中心教师王建玉的发言以《“中国1980年代美术批判”写作之后的几个问题》为题,提出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美术的研究落脚在对此一时代的美术批评文本的整理与研究上,从观念与思想所呈现的语言文字中发现或者再认识中国当代美术的一些基本问题。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认为,就当代艺术史的写作而言,叙述需要勇气和立场,还有必要的历史距离和客观态度。所以,当代史的书写应该是一种问题的呈现,意味着研究和书写不仅仅是个体写作者经验的一种理解,也是表达世界观的一种形式。从它反观现实,并与艺术实践、艺术批评同步;在现实的语境下梳理迷雾,用历史的价值来回证当下。

二、中国当代艺术史书写的观念与方法

艺术史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体的历史观对其逻辑框架与叙述方式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历史观与方法论的树立构成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关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由“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雕塑史?”这一现象引发出观念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观念先于历史,即艺术史是观念的产物,它是由某种特定的知识形态和话语结构所建构出来的,任何艺术史的写作都是对历史的想象和再创造。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吕澎的发言题目为《艺术史:历史观与方法》,他认为历史观决定艺术史观,是作为书写的前提存在。历史观还要解决问题,同时决定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决定历史写作的体例、决定价值判断等。而在方法论上,吕澎教授则提出了中国艺术史的上下文分析,情境的变化与语境结构的关系,当代艺术的形式分析等具体手段。

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四川美术学院鲁虹教授作为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实践者,在会上结合最新著作《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20》分享了其著作结构安排的立意,即:首先为什么在第一章《全新文化情境的出现》中要简介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8个情境因素;其次为什么将《“再中国化”的历史趋势》作为本书的重点,并如何围绕这一点谈了“新兴媒介的轰动”与“传统媒介的再繁荣”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不仅涉及到了4个方面的问题,如:1.对老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借鉴;2.对新传统文化资源的智慧性转换;3.积极介入现实的努力;4.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和开发,还具体评介了相关作品与创作现象。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教授的发言以《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范式与艺术史逻辑》为题,首先梳理了中国当代艺术意义生效的逻辑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对应不同的艺术史书写叙事话语。例如,1978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范式主要以民间和官方、前卫和保守、边缘和主流、精英和大众的逻辑展开,而在1990年代,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身份和后殖民等构成了另一种叙事逻辑。同时,当中国当代艺术面临新的价值模式与意义生产时,何桂彦教授讨论了价值判断、方法论的变化以及艺术个案研究等与中国当代艺术写作相关的问题。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邹建林的发言以“作品”为核心,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需要更新对艺术家、艺术作品所承担角色的认识。发言借鉴了比格尔对前卫艺术作品范畴的论述具同时作出修正,认为当代艺术作品是事件性和媒介性的统一,两个方面不能偏废。

《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的发言题目为《前卫:一个术语的历史》。他认为,自发的前卫艺术的“历史”很长,但自觉的、作为一个术语的“前卫”概念却为时很短。从全球来看,“前卫”业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以及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历史叙事。发言将西方关于前卫理论的历史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实践、艺术评论研究联系在一起,并讨论了如何通过前卫理论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叙事。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尹丹的发言题为《有关当代绘画的一种结构主义视角:完成性与过程性的纠葛》,试图以完成性与过程性的二元对立叙事方式对194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进行归纳。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青年教师王鹏杰作为艺术创作者,认为常规的艺术史写作不能满足当代艺术研究的需要,真正能够匹配当代艺术发展节奏、保持思想活力的艺术史写作必然应以创作实践为核心问题意识。

三、以个案研究为中心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

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既需要树立正确宏大的历史观、构建整体的叙述逻辑与构架,同时也离不开立足于微观的个案研究。事实上,在单一的线性历史叙述体例式微的情况下,真实而鲜活的个案研究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提供了另一种思考角度。通过个案的研究方式,使历史真实更具真实性,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当代艺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在题为《案例的见证—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历史书写》的发言中提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语境是典型混现代状态,其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疫情后后现代相互混杂、混合和混搭,没有呈现出历史方向与历史逻辑。因此,中国当代艺术的书写只有个人史,没有艺术史,或者说只有案例史。案例的作用在于: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力及其成果,从而具有见证现实的历史意义,为未来美术史书写,提供具有档案纪录、考据考证价值的真实文本。书写方法即为见证的现实主义与档案的历史主义。

同时,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以其策划的展览为案例,讨论了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另一种思考方式。在题为《门与桥:以展览的方式陈述当代艺术与在地性的关系》的发言中,他提出展览不仅是一种传播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思考与写作的方式,更是一种链接艺术作品与它被呈现的空间以及文化场域之间的手段。我们试图通过展览使当代艺术与人更具有可交流性,门与桥或许就是最好的隐喻与途径。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教授同样以21世纪之初的广州三年展为例探讨迈入国际化路途的中国双三年展的意图和背后的艺术史观。他认为,如若历史地看,广州三年展的前三届所探讨的话题正好构成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境遇的不同思考,尽管后两届的参展艺术家不仅限于中国。这些思考最直接的背景就是1993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平台的频频出场,以及被选择的取向与境地。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因为能够进入重要的国际平台而兴奋,但同时对被解读、被选择的方式提出了反思。这种反思不仅仅指向艺术家本身,也包括来自批评和策展领域的回应。这些区别于西方中心的当代艺术解读方式对于整个艺术史建构的意义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四川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沙鑫分享了其策划“川渝少数民族题材版画展览”的策展经验,认为作为事件存在的美术史同样是构成当代艺术史书写的重要部分。四川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李庚坤发言题目为《从“军事科技”到“新潮美术”:20世纪80年代系统科学跨学科传播与科学主义批评》,他认为系统科学作为一种与“现实主义——反映论”相悖的认识论,被人们应用到艺术批评领域之中,引发了美术界关于艺术“本体论”的探索,与当时的“新潮美术”实践形成了呼应。在某种意义上说,系统科学方法的引入代表了中国艺术批评向现代化范式转变的一种尝试。

四、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

新世纪以来,当代艺术正经历着从欧美中心主义走向泛中心化与多元的地缘文化,非西方话语的共同参与使得全球化的问题更加突出。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的动态过程,亦从规则的追随者逐渐走向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全球化的语境与视野是讨论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不可忽略的重要命题。

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艺术史教授钱志坚在题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视角:全球在地性与互有文化性》的发言中提出,中国当代艺术是多元的全球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全球在地性。趋向全球化的视野和跨文化的实践,导致中国当代艺术中逐渐呈现出前所未见的互有文化性。与此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又以它的全球在地性和互有文化性贡献于全球当代艺术正在发生的界定性发展和变化。

《艺术当代》副主编吴蔚女士认为,在全球化视野下,艺术史包含了一套极为多元的实践和论述,其研究对象、理论话语和写作方法都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通过协作研究、行动主义、媒体技术、公共教育等方式,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重新审视和判断中国的视觉资源和艺术遗产。艺术史既不能否认其自身的文化传统与知识谱系,也不能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脱离,中国当代艺术必须回应我们自身的历史语境与当下现实,艺术史的独立分析与比较研究亦迫在眉睫。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冯大庆发言题目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性”话语建构》,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从学习、模仿西方当代艺术开始,开启自己的创作探索,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艺术交往中,不断寻找着自身定位。“中国性”正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面对他者选择和评判的语境下试图建立起的主体性阐述。

猜你喜欢

艺术史美术学院当代艺术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