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弋阳腔未曾“调绝”补证
2021-11-19苏子裕
苏子裕
在20世纪戏曲史的研究中,江西是否存在弋阳腔,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否定江西有弋阳腔的学者一般有两个理由:
其一,明代江西著名的戏剧大师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下简称《庙记》)说过“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其二,在20世纪50年代初,江西饶河戏艺人所唱的高腔是原乐平班艺人传授下来的,这种高腔应该是乐平腔,而不是弋阳腔。非但如此,有的专家甚至认为,辛亥革命后,除了乐平班所唱高腔为乐平腔以外,“其他如流行景德镇一带的饶河班,赣州一带的东河班,上饶一带的信河班,仍都有高腔,而这种高腔亦即旧日的乐平调”。
江西弋阳腔是否“调绝”,流沙老师写有《江西弋阳调绝辨》一文[1],对上述持否定意见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从而肯定弋阳腔在江西一直没有断绝,饶河高腔即明代弋阳腔遗存,而不是乐平腔。后来笔者也撰有《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一文[2],对此特作了论证。此后,笔者陆续见到一些相关史料,觉得还有必要对江西弋阳腔未曾调绝,作进一步的论证。
一、汤显祖《庙记》所言,是指宜黄县的情况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记载:“此道有南北。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之。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3]值得注意的是,汤翁《庙记》所言“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容易使人产生以下几点误解:
1.以为弋阳腔自从嘉靖年间就已经灭绝了。
2.学者发现明清时期在江西以外的地方,还有弋阳腔流行的记载,所以有人认为,汤显祖的说法有偏差。
3.更多的人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弋阳腔在江西没有了,变为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了。
笔者以为上述看法是对《庙记》的错误解读。其实,汤翁所言并无偏差。
其一,汤显祖《庙记》是为宜黄县戏曲艺人修建清源师庙而专门撰写的庙记,谈的是大司马谭纶把海盐腔引进家乡宜黄县的情况。当时在宜黄县的确是“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而且自谭纶引进海盐腔以后,在宜黄县以及汤显祖的家乡临川县再也没有发现弋阳腔的记载,而青阳腔却在这里还有一席之地,江西临川人黄文华曾在明万历元年(1573)编选了两本戏曲集,即《新刻京板青阳时调词林一枝》四卷、《鼎雕昆池新调乐府八能奏锦》六卷,证明明青阳腔在临川盛行。《庙记》所说符合事实。
其二,谭纶对家乡流行的乐平、徽、青阳等腔“闻而恶之”,所以从浙江请来海盐腔师傅,给宜黄子弟传授海盐腔。所以,《庙记》这则记载,是针对宜黄戏曲而言,不包括其他地区。
其三,汤显祖多次赴京赶考,曾在南京、广东、浙江等地做官,而这些地方都是流行弋阳腔的。其挚友屠隆、梅鼎祚都是戏曲家,而且都很喜欢弋阳腔,汤翁应该知道弋阳腔在外地还是很流行的。其《庙记》所言“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当是专指宜黄县而言。
明万历年间各地有一些弋阳腔流行的记载,证明弋阳腔并没有灭绝。倒是在江西,缺乏弋阳腔的确凿记载。只是在清初以后,才陆续有弋阳腔的记载。所以,也有人认为,清代江西的弋阳腔是外地回流过来的。直到1993年原藏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精刻汇编新声雅杂乐府大明天下春》一书影印版问世,才发现明代万历年间弋阳县还有弋阳腔流行的记载,该书卷七《弋阳童声歌》十四首之一记载:
“时人作事巧非常,歌儿改调弋阳腔。
唱来唱去十分好,唱得昏迷姐爱郎。
好难当,怎能忘,勾引风情挂肚肠。”[4]
这就是说,在弋阳腔的发源地弋阳腔还在盛行,甚至还可以将外地传来的戏曲改为弋阳腔来演唱。这就有力地证明了,汤显祖《庙记》所言“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是专指宜黄一带而言,在江西,弋阳腔还在流行。
而且,随着文献资料的陆续发现,弋阳县“歌儿改调弋阳腔”,也绝不是孤证。
二、弋阳城下不可唱
就在汤显祖《庙记》感叹“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之后不久,就有人说“弋阳城下不可唱”。意思是说外地人到弋阳县不能轻易演唱戏曲,要不然会下不来台。此语出自于比汤显祖小19岁的宋楙澄(1569~1620年)《九籥集》。宋楙澄字幼清,号稚源,江苏松江府华亭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文学家。万历年间松江、上海地区四大藏书家之一。他与汤显祖的挚友、戏曲剧作家谢廷谅(江西金溪县人)是好朋友,其《九籥集》就是请谢廷谅写的序。他对戏曲饶有兴趣,文集中对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各有评论,他两次到江西,所到之处都有题咏。他第二次来江西,是在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即汤翁刚逝世一年,在弋阳县看到弋阳腔盛行的景象:
“弋阳城下不可唱,唱则县中群起迭歌,殷勤索和。客若唱穷,则岸上争以瓦砾相掷,几亡其生。客能和至四更,则主人亦渐引去。盖天下优人十九出弋阳。故土人好胜,一至于此。吴人云:“江阴莫动手,无锡莫动口。”岂特弋阳哉。然吴歌楚调不相入,如熏莸彼其相和,如东西司长,俱有竞心,无雍和之雅。又腔曰乐平,地属饶州,岂凤游鹤阜,独伤八音。以余所之然与否也。又其次曰青阳,乃南国也(笔者按:南国。疑误刻,当是南曲)”[5]
外地人到弋阳县不能轻易演唱戏曲,若要唱,当地人就会“群起迭歌,殷勤索和”,若唱不赢,就会被当地人“争以瓦砾相掷”,所以说“弋阳城下不可唱”。其时弋阳县盛行弋阳腔的情况,可想而知。后来又有《建昌县志》记载弋阳县盛行“杂剧”:
“崔德新,字贞伯,南丰人。……崇祯乙亥八年(1635)贡成均,授弋阳训导。弋阳习尚淫丽,杂剧幻蛊无虚日。德新为训千百言,责端风俗之本于庠士,土风为之一变。”[6]
明崇祯八年弋阳县的这种“淫丽”、“幻蛊”的杂剧,当是指当地民间戏曲弋阳腔,天天都在演唱。
三、天下优人十九出弋阳
宋楙澄文中还写道:“天下优人十九出弋阳”,这可是石破天惊,正好与“弋阳子弟遍天下”的俗谚相互印证。晚明时期正是弋阳腔流播大江南北之时。弋阳腔在流播过程中繁衍出诸多支派,如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四平腔、徽池雅调、京腔等,戏曲史界称之为弋阳诸腔、弋阳腔系。据徐渭《南词叙录》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以前,弋阳腔已流行于北京、南京、湖南、福建、广东等省,海盐腔只流行于浙江沿海一带,余姚腔流行于江南省的常州、润州、池州、太平、扬州、徐州等府,而昆山腔只流行于吴中。昆山腔在万历年间才开始逐渐流行。据顾起元《客座赘语》记载,在留都南京,明万历以前,舞台演出有弋阳腔。至于弋阳腔在江苏、安徽、浙江、北京、湖南、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地流行的情况,我在《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一文中已有详细论证,恕不赘述。清代我国南北各地流行的高腔无不与弋阳腔或其支派有渊源关系。弋阳腔成为我国流传地域最广、繁衍支派最多的古典戏曲声腔。晚明以来,的确出现了弋阳子弟遍天下的盛况。这就更加证明,汤显祖《庙记》所说“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是专指宜黄一带而言。
四、明代弋阳腔的遗存—— 饶河高腔
入清以来,弋阳腔及其繁衍而来的弋阳腔系(含青阳、徽州、徽池雅调、四平等腔)流布南北各地。举凡各地高腔戏曲无不与弋阳腔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所以弋阳腔腔系又有高腔腔系之称。在江西,弋阳腔仍然多有记录。这里仅摘录乾隆四十六年江西巡抚郝硕的一份奏折:
“再查昆腔之外,有石碑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查江西昆腔甚少,民间演唱,有高腔、梆子腔、乱弹等项名目,其高腔又名弋阳腔,臣查检弋阳县旧志,有弋阳腔之名,恐该地或有流传剧本,饬令该县留心查察。随据禀称,弋阳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无凭稽考,现今所唱,即系高腔,并无别有弋阳词曲。…查江右所有高腔等班,其词曲悉皆方言俗语,鄙俚无文,大半乡愚随口演唱,任意更改,非比昆腔传奇,出自文人之手,剞劂成本,遐迩流传。……谨奏。”[7]
现在赣剧继承的弋阳腔是从饶河戏乐平义洪班得来的。饶河戏产生并流行于饶州府,乐平腔产生于饶州府的乐平县。因此,很有必要探讨饶州府的戏曲情况。
前引宋楙澄文中还记载了当时由弋阳腔衍生而出的乐平腔、青阳腔也在流行。但弋阳腔并没有被它们所取代,照样盛演不衰。按《庙记》所说,乐平腔、青阳腔在明嘉靖年间就已盛行,但与乐平县紧邻的饶州府治鄱阳县,当时流行的仍然是所谓“淫声”弋阳腔。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卷十九记载:
“郑声淫,今考,郑诗非淫,郑声则淫。淫指声之过也。……如今之时曲俚戏未必皆其词之鄙悖亵狎而谓之淫也,至使以弋阳之倡优为之,则演者其形淫,唱者其声淫,而人之观者因而惑其心荡其思,则君子不得不禁而绝之矣。故郑声所当放也。何晏有曰:鄱阳恶戏难与曹也。左太冲亦曰:鄱阳暴谑,中酒而作。鄱阳即豫章,其人俗性躁急,今弋阳,即鄱阳地,则其恶戏有之来矣。”[8]
田艺衡是浙江钱塘人,嗜好戏曲。其《留青日札》成于隆庆六年(1572),有万历元年(1573)刘绍桖序,所记均为明万历以前的事情。田氏所说弋阳县属饶州府,误,弋阳属广信府管辖。田氏所记之“鄱阳恶戏” “弋阳之倡优为之,则演者其形淫,唱者其声淫,而人之观者因而惑其心荡其思,则君子不得不禁而绝之矣。”这说明,弋阳腔在明万历元年以前已由弋阳县传到鄱阳、乐平一带,即便在乐平县衍化为乐平腔,但在鄱阳县,仍然流行弋阳腔。虽然地方官吏、一些文人屡屡呼吁禁绝弋阳腔,但弋阳腔并未从此“调绝”。
在饶州府,弋阳腔绵绵不绝。时至清道光初年,弋阳腔还在鄱阳县城经常演出。清道光四年(1824)陈骧修、张琼英等纂《鄱阳县志》云:东关外沿河一带多商贾集会,公所时唤昆、弋两部演剧祭神。
既是“时唤”弋阳腔演剧,可见鄱阳当地有弋阳腔职业戏班常年演出。直到民国年间,鄱阳县城乡还有演剧祭神、祈福禳灾的习俗。(民国)三十四年(1945)曹锡福总纂、姜思清副总纂《鄱阳县志稿》记载:疫病流行,则从事祈祉,恒敛钱演戏建醮以娱神。城乡皆然。一若总是滞留在神权时代。……戏剧中有搬演目连救母故事, 接演七日,土人谓之“打目连”,高腔,词极好。
鄱阳县搬演高腔目连戏,接演七天,这正是弋阳腔目连戏的演出套路。鄱阳县团林乡夏家村所保留的《目连救母》(今存江西省赣剧院油印本),第一本为《梁武帝》,后面为《目连救母》。但鄱阳县目连戏只是在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中演出。此时鄱阳的职业戏班不唱高腔,只唱“饶河戏”(皮黄、乱弹)。唯有乐平县的饶河戏“义洪班”有一部分艺人能唱高腔戏。流沙先生《江西弋阳腔调绝辨》一文说:“赣剧饶河班后来的高腔,那是乐平义洪班艺人传授给他们的”又说“江西赣剧中的高腔,在清末只保留在乐平县的饶河班,而不在上饶的广信班里。这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即赣剧高腔不是弋阳腔,而是弋阳腔的近枝乐平腔。本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也曾将这种高腔误为乐平腔”但是,后来流沙先生发现“从清康熙至道光,前后长达一百余年,在乐平县根本不见高腔记载,原因就是当地并不存在高腔戏班……到了清末,广信府境内的弋阳腔已经没落而乐平县则开始有高腔班出现”。而且乐平义洪班原本并不是乐平本地的戏班,据赣剧老艺人马月明说:“清光绪十八年(1892)乐平县秧阪马家把万年县珠田街的高腔班接受过来,更名为‘乐平义洪班’”。
万年县地属饶州府,夹在饶州府与广信府之间,北与鄱阳、乐平相邻,西与余干毗邻,东南与广信府弋阳、贵溪接壤。弋阳腔进入邻县万年是很方便的,相邻的饶州府治鄱阳县明清以来一直盛行弋阳腔,万年高腔班唱弋阳腔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加上后来又有贵溪高腔班加盟,使得弋阳腔在这种偏远地区得以生存,一枝独秀。
因此,由万年高腔班改名的乐平义洪班不唱乐平腔而唱弋阳腔,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光有这种考证还不够,还必须把乐平腔与弋阳腔进行对照,才能进一步证明饶河班所唱高腔是弋阳腔的遗存。笔者在《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一文,从声腔特点、音乐曲牌结构、剧目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的论证。这里只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1.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四平腔等都是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必然保持弋阳腔一唱众和的演唱风格,但也会有所变化,如同四平腔“乃稍变弋阳而令人可通者”。潘之恒《亘史》记载:
“李瑶英,行一,颜丽而华,时露闾阎态。令当垆,足倾都市。厕之盛筵,稍局脊。其声本弋阳、乐平间,而柔润过之。曲尽其妙,亦令人侧耳,谓新声足赏,颇有昵之者。与白苎自成别调,较之诸姬,风韵迥殊矣。”[9]
李瑶英所唱“新声”是“本弋阳、乐平间,而柔润过之”,乐平腔应该比弋阳腔要“柔润”一些,与相邻地区的徽州腔、青阳腔相近。
2.上世纪50年代与在鄱阳县相邻的都昌县、湖口县发现一种高腔。称为“都昌湖口高腔”,经考证,这种高腔源自青阳腔,其唱腔优美婉转,即前文所谓“柔润”。有滚调,与饶河班高腔不相同。尤其是在演出剧目方面,更多的是演出文人创作的传奇,多是有关才子佳人、婚姻家庭的剧目。乐平腔也应该近似于都昌湖口高腔。但近在咫尺的饶河班高腔的演出剧目却以很少演出此类文人传奇,经常演出的是征战杀伐的历史故事戏(如三国传、征东传)和神仙灵怪类的戏(如目连传、西游记、封神传)等连台大本戏,证明饶河高腔乃更为古朴的明代弋阳腔遗存。笔者在《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已有具体论证,恕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