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工业锅炉的安全管理及维护探讨

2021-11-19郭丽萍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水垢锅炉检查

郭丽萍

(庆阳市特种设备检验所,甘肃 庆阳 745000)

锅炉是一种加热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锅炉始终处于高温的状态,若在使用过程中锅炉发生泄漏、腐蚀、变形等现象,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锅炉安全管理和维护的不到位。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实时监测锅炉的运行状况,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工作人员对锅炉的管理和维护保养的意识。

1 锅炉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锅炉正常作业燃烧产生热能的过程中,锅炉内部承受着较高的高压和高温,如果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不正当使用,就会引发泄露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1]。导致锅炉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锅炉的设计安装不合理引起锅炉四管泄漏或者炉壁破裂,应发安全事故;锅炉使用的燃煤质量不合格,并且管理不到位,锅炉得不到有效的维护,长期使用导致设备出现问题,引发事故;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锅炉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设备过热,引发安全事故。

2 锅炉安全运行管理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锅炉运行的安全性是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所以企业应该以实现锅炉安全运行为目的,建立起有针对性的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每个岗位职工的工作职责,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2]。对锅炉运行前进行检查,并且在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对应的检查机制,在检查规范中需要明确注明对锅炉的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

2.2 锅炉点火前的检查与准备

为加强锅炉的安全管理,在锅炉点火前必须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便于及时发现隐患并消除,为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加强对锅炉管理人员的培训,必须对锅炉的运行流程相当了解,并且也要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所了解,对锅炉进行检查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切忌敷衍了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检查工作。特别对于新安装的锅炉或者检修后重新使用的锅炉要按照规定流程仔细进行检查[3]。对于锅炉进行检查时要特别注意锅炉外部、辅机以及附件的监测,点火前的检查工作是为了保障锅炉的安全运行,因此点火前的检查工作须认真、负责、全面。

2.3 点火升压

在锅炉的点火前检查工作完成后,便可开始点火运行,这个过程锅炉内的气压在不断升高,这个过程必须要缓慢地进行,避免出现由于升压过快导致的温差变化引发锅炉内的设备受损、锅炉产生裂纹、开裂的现象。因此必须合理控制现货点火升压的过程,使其保持在安全值内,直到锅炉内的压力达到目标值。在锅炉点火的初始阶段,不必向锅炉内注水,以免损坏锅炉。同时将锅炉过热器上的疏水截门以及排汽阀门打开,在锅内气压高时再将阀门关闭。

2.4 正常运行操作

在锅炉点火升压作业完成后,锅炉便进入了正常运行状态,此时要是对锅炉内的气压、水位以及煤的燃烧状况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保证锅炉始终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锅炉燃烧的质量的好坏,通常是通过燃烧火焰的颜色以及排出的残渣还有烟气进行判断,若锅炉内的火焰为金黄色,炉渣为白色且无黑色煤粒残渣,排出的烟气呈灰色,该现象说明炉内正在进行充分地燃烧,燃烧状况较好。若锅炉内燃烧的火焰为暗红色,炉渣中带有黑色煤粒残渣,排除的烟气为黑色,便说明锅炉内燃烧状况不理想。应该对锅炉内的送风量或者燃煤进行及时调整,因此为了让锅炉可以高效地产生热量,必须对锅炉内的燃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锅炉时时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

3 维护

3.1 锅炉必须定期检修

对锅炉进行定期的停炉检查前,首先应对锅炉内外部进行全面的清理,清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4点:首先检查人员必须穿戴专业工作服,同时配备绝缘性能好、满足检查照明需求的照明设备;其次切断与其他锅炉相连的蒸汽管和供水管。在这些锅炉内部及烟道内进行通风换气,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于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必须排除,同时严禁烟火,避免引起爆炸;最后若须登高,必须确保登高处安全牢固。对锅炉内部进行清扫作业时,通常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机械法或化学清洗法对锅炉进行清理。若清理时发现锅炉内壁有较厚的水垢时,可先使用化学清洗法,而后用机械清扫。

对锅炉进行清理时应当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清理前对锅炉内部的水垢、燃烧泥渣的形成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便于日后参考;第二,将锅炉内的供水管、汽水分离设备等全部取出进行清理,清理锅筒的排污口与管接口时要注意用布或铁网对其进行遮盖,防止清扫时异物进入;第三,将锅炉的安全阀、排污阀、水位表、压力表弯管等可拆卸的进行拆卸清理;第四,去除水垢时,要注意不要损坏炉体,使用铣管器进行清理作业时,对水管同一位置清理的停留时间必须小于5秒。

对锅炉本体进行清理之后,必须对锅炉进行详细检查,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确认锅炉内的水垢、泥垢是否清理干净,尤其是残留的水垢;其次检查锅炉的水位表、锅炉的压力表及自动控制部分的结合部位以及各连接管的出入口是否都已经清理干净,管内有没有杂质的堵塞;再者检查锅筒内的隔板、汽水分离等装置的安装是否正确;最后检查锅炉各部零件有无受到腐蚀损坏,同时做好详细记录,清理完毕后确认工具等物品有无遗落在锅炉内部。

3.2 认真做好外部清扫工作

锅炉的外部清理可分为人工清扫和机械清理,对于手触及不到的火管群和狭缝处可使用吹灰法,除此之外,对不同结构的锅炉采用的清理方法也有所不同,①蒸汽浸透法,即用蒸汽将污垢喷湿后,再把灰除去;②水浸湿法,即用水喷雾将要清理的地方喷湿后,再把灰除去;③水洗法,即使用pH值为8到9的酸性水进行清洗,使用这种方法必须不能接触到耐火砖墙;④喷沙粒,专业清洗设备喷出钢珠等进行特殊清理。

除灰作业,对锅炉的外部清扫工作完成后,要对锅炉进行积灰的清理,除灰之前,必须保证充分通风,按照高温区向低温区进行作业,并且刚刚从锅炉内取出的灰必须不可靠近可燃物。

3.3 停炉保养

3.3.1 压力保养

压力保养一般仅适用于停炉一周之内的锅炉。在停炉终止前,使汽水系统灌满水,利用锅炉中的余压,将锅炉内的压力值保持在0.05兆帕~0.1兆帕之间,将锅炉中的锅水温度升高到1000度以上便可以使锅炉内的水不含氧气,还可以阻止空气进入锅筒。为了将锅炉内的温度和压力保持在固定的数值,要定期在炉膛燃烧微火保持压力和温度或者利用邻近锅炉内的蒸汽把锅炉中的水加热。

3.3.2 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通常仅适用于停炉一个月以内的锅炉。这种方法是在系统中注入碱性溶液以进行保养,该方法的原理是适当浓度碱的水溶液可以与锅炉内的金属面反应形成稳定的氧化膜,这次氧化膜可以有效地阻止锅炉被腐蚀。锅炉停炉后,必须将锅炉内的水排除干净,而后认真清理锅炉内残余的水渣、水垢以及燃烧后形成的烟灰,并且锅炉外侧受热面上的灰尘也要进行清理,最后将各处的人孔、手孔、阀门等关闭,接着软化水注入锅炉内直至锅炉的最低水位线,再利用专用的泵将配置好的碱性溶液注入锅炉内,并进行水循环,保证碱性溶液的接触面积。在对锅炉进行保养的期间,要定期在炉内生微火,目的是保持受热面外部的干燥,并且也要定期开泵对炉内的水进行循环,让炉内的碱性溶液浓度一致,定期提取碱性溶液对浓度进行检测,适量添加碱性溶液。

3.3.3 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适用于停炉时间较长的锅炉,特别是夏季时对热水的需求量较低,就不需要开启锅炉。干法保养是将干燥剂放置在锅内、炉膛内进行防护。使用该方法进行保养时,在停炉后,必须将锅炉内的水完全排干,认真清理锅炉受热面上的水垢以及烟灰,对锅炉的蒸气管道、热水锅炉的供热水管等阀门进行关闭,让清理中的锅炉与其他运行中的锅炉隔绝,接着打开锅炉的入孔使锅筒进行自然干燥。使用该方法进行清理时要特别注意每半月必须打开锅炉对干燥剂的情况进行检查,若干燥剂粉化即失效,要及时更换新的干燥剂。

3.3.4 充气保养

充气保养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该方法是在锅炉汽水系统的水中注入氮气或氨气的方式对锅炉进行防护。锅炉停炉后,使锅炉内的水保持在最高水位线上,并将锅炉内的氧气抽出,同时让锅炉处于密闭状态与外界隔绝。将氮气或者氨气从锅炉最高处充入锅炉内部,迫使锅炉内质量大的气体从锅炉最低处逐渐排出,使锅炉内的金属与氧气彻底隔绝。由于氮气与氧进行反应生成氧化氮,充分的氮气可以将锅炉内的氧气进行消耗,同样避免了氧与金属发生反应。另外若将氨气注入锅炉内部,氨气可溶于水,使水变成了氨水,而氨水呈碱性,有效地防止了锅炉内的金属被氧气腐蚀,由此可见氮气与氨气都是非常有效的防腐剂。这种保养方式虽然起到的效果较好,但是它对锅炉的气密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另外锅炉若长期停止使用,受热面外部灰尘清理完毕后,应涂上防锈漆,同时受热面内部的水垢也要进行清理,而后涂上防腐漆。

4 结语

锅炉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能够为锅炉设备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锅炉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是锅炉管理的基本工作,只有建立相应的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和维护制度,并且相关的锅炉管理人员和维护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锅炉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并及时对隐患进行处理,以及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水垢锅炉检查
锅炉安装焊接的质量缺陷及其控制对策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有水垢的水能喝吗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几点研究
科学去水垢
去除水垢一点通
赶走烦人的水垢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