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1-18姚可锋
姚可锋
摘要: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巨大的工程量需求使我国建筑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各类建筑企业进入市场,参与建筑行业的竞争。质量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是决定施工企业最终工程水平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精心挑选,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投标可以是竞争性的,在竞争中选择实力较强的企业。为了选择真正称职的企业,有必要确保投标过程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这需要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标;问题对策;分析
1建设工程招投标的重要性
1.1规范价格行为,减少社会劳动力消耗
建设工程招标的目的是选择资质和信誉最好的施工企业,尽可能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同时,也为了尽可能降低项目成本,实施建设项目招投标来规范价格,降低项目成本,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从而减少社会劳动的消耗。
1.2避免资源流失,净化建筑市场
在一些具体的建设项目中,表面上是公开招标,实际上是暗箱操作,招标工作中的资质审查标准是根据“相关”承包商的资质确定的。在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中,将涉及大量的资金。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讨好项目负责人,拉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腐败现象不断滋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给建设工程的质量留下了隐患。还有一些小工程项目采取直接招标或直接发包的形式进行,根本没有采取正常的投标方案。这种不规范的投标为承包商创造了空间,这不利于行业规范的发展。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这种现象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的。建设工程招投标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竞争平台上与自身企业实力竞争,建设工程的公平性在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净化了工程招投标市场,保证了建筑市场环境的秩序。
2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几个问题
2.1缺乏监督管理
资质审查正规化,审批条件宽松,同一平台竞争的企业资质参差不齐,资质低的建设问题无法避免,甚至出现违规经营行为。企业记录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督,但也加强了区域外企业的准备工作。区域外投标人的要求更加严格,地方保护主义强烈。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信用评价时间严重滞后,导致缺乏科学、公正的实施环节措施。行政监督与公正监督、纪律监督形式化、涉入面浅,甚至处于被动地位。
2.2串标和围标现象严重
部分尚未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开始与私营建设单位联系,建设单位或积极与建设单位在收到拟建项目的消息后,已经私下做过的事尚未开始招标,最终所谓的招标工作才进入形式、过程,严重违反了招标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此外,招标单位为了达到相应的招标目的,与其他单位一起围标,一旦投标,就会给每一次投标都带来一定数额的伴随投标费用,这种现象在当前建筑市场上更为显著,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群体,且“潜规则”屡禁不止。
2.3招标信息发布不规范
在整个招標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限制信息发布的范围,不会按照原来的要求和标准在媒体上发布相关公告和信息资源,公告只会在小范围内发行,在当地报纸上不为人知,有的甚至会发布公告在单位入口处的公示中,有些公示所用时间太短,以至于一个项目的任务期限,只发布了一两周就要开标,这也造成了知识获取上的不平等,客观上造成了信息状态的不平等。
2.4施工变更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施工变更主要是指承包人和承包人确定工程数量后,一方变更工程数量,但在正常情况下,承包人需要向承包人提交相应的工程变更书面申请,由承包人确定这一环节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合同生效并处于履行阶段时,承包人未提交工程变更信息表而变更工程量和工期,这将导致承包人在投标中出现问题建筑工程。
3解决建设工程招投标问题的有效对策
3.1加强招投标管理,创新招投标模式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为了减少招投标主体的违法行为,有必要从招投标管理层面入手。如在招投标工作中,建立健全投标人资格审查制度,创新审查方法。在掌握投标人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过去的承包项目、项目完成情况、资源优势及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评标提供依据,减少投标人资格的借用、招标、投标等,投标和其他问题。另一个例子是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在提高招投标透明度的同时,维护投标人的知情权,形成内外监督联动机制,增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3.2提高双方的合同管理意识
建设工程招投标双方要树立合同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和规定,确保合同的合理合法性,分析合同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切实维护自身利益。此外,招标各方应树立履约意识,充分遵守合同规定,自觉履行合同。
3.3加强监督
投标过程应公开、公平和公正。然而,目前的投标过程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为了保证招标过程的规范和顺利开展,有必要加强对招标过程的监督。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形成新的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更好地规范招标过程。同时,建议招投标职能部门加大工程项目监理的广度和深度,对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及时纠正管理失职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减少经济损失,并为后续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3.4建立完善的建设项目投标人信用体系
建设工程招投标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完善的投标人信用体系。在建设项目投标人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把投标人的资质、信誉和履约能力作为检查和评价的重要内容,严格审查投标人的固定资产和注册资本,作为评估其绩效能力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建立银行信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评价体系,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通过建设项目投标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投标人的信用评价,作为投标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而保证后期项目的顺利实施。
3.5建立健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通过健全以市场手段为主导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可以约束和规范建设项目主体的行为,增强其责任感。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运用风险管理机制约束参与人,确保其投标行为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约束。如完善不正当竞争风险管理机制,严格遵守中国招投标法律法规对各主体不正当行为的定义和解释,控制各主体在招投标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工程招投标质量。完善投标保函、付款保函等风险控制机制。如果项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强制保险降低各主体的运营风险,约束各参保单位的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
4结论
综上所述,招投标活动是建筑行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推动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朝着标准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必须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运用立法、监督、监督等综合措施,技术与市场相结合,推动招投标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我国建筑业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新奕.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若干问题及措施[J].门窗,2018(03):54.
[2]李毅.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24):175.
[3]王娴.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8(31):199.
[4]叶志炼.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水泥,2018(1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