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2021-11-18金思琦
金思琦
摘要:开设新闻课程以前是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为基础设置的,现阶段移动媒体逐渐盛行,媒介定义再次被拓展,媒体的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进行的传媒教育不得不作出相应的改变。新媒介形式促使开设新闻课程的方式存在新的竞争但是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社会面临的是媒介化,人们开始将媒介人才的定义逐渐拓展到复合型人才的领域,要求不仅兼具媒介技能还要能够超越学科范围。以此为前提,我们要考虑怎样对人才培育方式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融媒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媒介融合展现出蓬勃之势,并向纵深发展。媒介融合采取变更媒介社会氛围的方式对新闻工作者规定了新的目标。本文针对地方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工作者的培育方式改进情况进行了探索,希望可以有利于传媒工作者的造就工作。
一、融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一)融媒体比传统媒体的内容更加多元
融媒体的新闻内容来源更加丰富多样。在融媒体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体”,因此新闻内容变得多元化,融媒体新闻内容往往更能贴近大众视角,没有传统主流媒体的正式感,同时趣味性很高。但是融媒体内容的多元发展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新闻内容自由度很高,因此出现了大量凭空捏造的假新闻,助长了网络谣言的传播,同时,大量负能量、糟粕新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导致融媒体新闻内容的不健康传播。因此需要传统媒体发挥其主流媒体优势,利用其权威性重塑互联网媒体上的信息。
(二)融媒体比传统媒体传播渠道更丰富
融媒体主要通过互联网以及社交平台传播,比如微博、微信、新闻App等。每个突发事件的目击者都可以视为一名记者,他们通过自身角度对事件进行记录,利用互联网以及社交平台将现场实际信息传播出去。由此可见,融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局限性强,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受众面小,而且难以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
(三)融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随着丰富多样的互联网科技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融媒体新闻内容传播技术与手段得到了显著提升。从事件发生到新闻记录再到新闻发布,最终被人们查看,这一融媒体传播过程仅需很短的时间,而传统媒体记录的都是前一天发生的事情,人們得知新闻也是在隔天,时效性远不如融媒体强。此外,流媒体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融媒体传播的时效性,人们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时效性更是比传统电视转播要强。
二、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一)拓宽学科范围
教学要跨越学科界限,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观点媒介融合不单单是对技能、途径的整合,还要做到学科之间、专业知识之间的交融,新闻人才就要是综合人才,作为新闻人需要和社会当中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以及行业进行交际,如今媒介融合的情况下,综合性人才有了更新的内涵和寓意。因此高等院校在新闻课程设置当中要重视知识的赋予和新闻技能的赋予同时进行,杜绝人才造就方面仅仅看重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多种技巧能力的培训,导致在培养人才当中失去了方向和重心。
(二)课程设置上“融合新闻”
高等院校在进行新闻人才培育方面需要突出特色,在目前阶段,对新闻人才的培育方面媒介融合确实给出了新的目标,媒体融合关键表现为多种传播形式的融合。既然要融合,就需要让学生掌握多种形式的传播手段以及内在联系,掌握融合和整理来自不同角度的新闻以及不完整信息,具备多种多样的采集编辑整理技巧,并能够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将新闻信息精准地传递出去。在这个基础上,地方高等院校应加大力度开设融媒体课程,比如融媒体策划与写作、融媒体视频制作等课程内容,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过,高等院校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时,还应该站在自身的角度,对存在自身特征的东西开发利用,并以此为特色摸索能够符合融媒体时代不同种类新闻的专业传播人才需求。
(三)加大力度于实践基地和平台建立
新闻专业是需要和实际工作结合进行的,联系实际的技能和进行改进的技能直接决定了新闻工作者是不是可以胜任这个职业。媒介融合一路走来,在实践实际运用方面的要求更高,只有在实际工作当中取得进展,在取得的进展当中逐步改进,才会培育出适合新媒介氛围的新闻工作者。高等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人才培训:加大力度与本地、外省、外国的媒体之间的交流,依照本身的特点找到能够与之对应的媒体,设置实践场所;建立起以学校媒体、与学校进行合作的企业为前提的人才培养基地,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支持和指导学生进行改进,比如创建新的媒体方式,将自媒体作为实验对象,促使对媒体的处理和改进技能的提升。
(四)传媒人才培养要加大职业道德修养的力度
新形势下,传播的载体变得方便快捷,传播者是不是专业已经无法进行区分,传播平台、传播的范围、传播的方法开始多样化。此时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要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把关注点放在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上,绝对不可以让那些鄙陋粗俗的信息传播使传播人形象变得一塌糊涂,使传媒氛围变得乌烟瘴气。高等院校培育出来的是专业传媒工作者,要承担社会责任,要继承和发扬传播人美好的一面。谨防在媒介融合不断取得进展的趋势下,部分非专业传播人不在乎责任,在意以猎奇、耸人听闻吸引受众目光,造成网络上各种信息掺杂其中,坏的、假的信息不断涌现出来,以至于影响到受众对正规信息传播者的赞同和喜爱。
三、结语
只有人才才会促使新闻业长足发展。媒介融合不仅直接作用于原有的媒体形式以及新兴的媒体形式,更是为高等院校人才造就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在教学当中,人才培养要超越学科的界限,以综合培养的形式扩展学生传播技能,进而引导学生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专业技能,造就出更多能适应市场需要、时代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在办学方面要加大力度建设实践场所和基地,造就出更多的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大显身手和敢于改进的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诗秒,张一聰.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J].传媒论坛,2019,2(9):96+98.
[2]李彪,刘泽溪.思维、创意与技术:融媒体时代传媒产品的生产路径创新[J].新闻战线,2018(9):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