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1-11-18佘娜
佘娜
摘要:随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程改革和部编版新教材全国推广使用,情景导学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升华道德情操,掌握法治知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情境导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完成认知思维的教学过程。情境导学的运用充分培育新时代中学生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
关键词:情境导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课扣子。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一是现下云南省中考升学占比中,道德与法治只占10分,学生不重视该科目的学习,“60分万岁”;二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更是可笑的“答题模板”、“考前背一背”等不正确的学习氛围影响,导致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知识和能力不足。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情境导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完成认知思维的教学过程。情境导学,教师利用某个或某类物、事、景、情,通过言语、动作、板书、图表、教具,提出问题、举出事例、讲述故事、抛出设疑、进行讨论以及学生的各种活动等等,都可以创设为教学情境,也就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导引。以情境导学为突出表现,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探讨三种情境导学的教学实例:
一、情境导学的可行性
巧设情境导学,进行道德升华法治再现。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情景进行导入、讲解,开展教学活动,巧用故事创设课堂情景,贴近现实生活多种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一课,教师课前开展问卷调查和交流访谈,收集整理学生与异性交往的困惑和烦恼,提炼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從学生经历的生活实际中,情境导入教学。针对知识点“理智处理与异性之间朦胧的情感”和“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设置教学情境一:男生小明觉得和女生小丽相处十分高兴,欣赏她的独立勇敢,喜欢她的温柔和善良,“这是不是爱情?”教学结论:青春期中学生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正常现象。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进而把自主学习探究的结果运用到学生实际生活中,接着导入第二个情境:男生小军和女生小美表白后,“在一起三个月后分手了,难道这不是爱情吗?”教学结论: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利用情境教学法呈现学生在男生女生之间交往过程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在分析情境过程中找到共鸣的同时寻找解决自身困惑的答案。教师要解决学生在现实中男生女生之间交往过程中存在的真正问题,需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共鸣,因此选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的素材,引发学生共鸣,解决自己的困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情境导学,充分调动了学生能动性,把课堂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
二、情境导学的双主性
带入情境导学,让学生回归生活,发挥教师主导性,诱发学生主动性。情境导学,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情境自然、合理、和谐、愉悦,富于吸引力地作用到学生主体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而是一个“双主”过程的体现。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感知、合作、探究,主体作用得到展示。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导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可以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学生吸收这些内容的综合实效会更高。
例如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一课,“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你最渴望什么?”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注重情境教学,可以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学生吸收这些内容的综合实效会更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更强。改变道德与法治课的说教,让情境体验使学生回归原生态。让学生真切的学习,深刻的感悟,诚实的践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境导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成长的课堂,是“授人以渔”的民主课堂,是学生的自己的课堂。
三、情境导学的有效性
道德与法治课情境导学的课堂,是将体验完全贯穿始终,经过点拨、启发,巧设情境让学生情感升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凭借情境导学,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发展,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作用。教师根据教材情境或学生实际生活情境,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情境再现,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例如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一课,班级合唱排练,足球队训练,期末考试复习,NBA决赛直播...面对不同集体不同角色的规则和需求时,怎么办?这样的课堂充满乐趣,它将学习和唱歌、游戏、演戏等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自觉学习,情境一设,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种都是一种享受。
注意克服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弊端。避免课堂气氛沉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期待感继而让每一位学生慢慢对道德与法治产生兴趣,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慢慢爱上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多创设思维情境,让学生动嘴、动脑、动情,在面对各种可题的时候,通过自身努力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解决学习困惑,增强自信心,保持良好学习状态。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情境导学,将知识要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恰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满足学生道德与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实现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高媛媛.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中的运用.黑河教育.2019-01.
[2]王延文,薛东.情境导学法的内涵与范式.教育革新.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