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

2021-11-18冯修建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古诗文古诗词

冯修建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教学不但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都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其特有的魅力却没能像古代一样受人欣賞。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人们渐渐低忽略了它的价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因此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小学生对古诗词朗读的积极性,授予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使小学生提高古诗词的朗读水平。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使古诗文教学课堂更有魅力呢?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开放的教育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古诗文。

1.教学手段参与,激发兴趣。由于古诗文的字词句与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语言习惯有很大差距,学生学习古诗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直观地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与情感,更好地克服这些困难。(1)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体验古诗文学习乐趣。(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3)教师注重语言艺术。这里的语言艺术不仅仅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理解、品位古诗文的语言艺术,更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重语言艺术。

2.启发想象,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对于体会古诗文的意境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艺术品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这要求欣赏者应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的想象,联系实际生活和多种生活经历分析、理解、领悟诗的情景美、形象美,从而享受古诗文的意境美,提高审美能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诗意课堂

1.创设诗意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诗意的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想象是活跃的,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灵动的。诗文的创作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情与物的激情碰撞,是心与境的契合无间。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便产生了一首好的作品。因此,在学习一首诗的时候要做到这三者的融合。

2.反复朗读,体味古诗词意境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古诗,不是重在“阅”,而是重在“读”,这种“读”不是一般意义上读其他文章的“读”,而是放开情感高声朗读的“读”。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至于扼杀学生的个性及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古诗适合于吟咏,一首抒情较浓的古诗,如果反复吟咏的话,不但能体会它的语言的精美,还能感受到诗人表达的细腻的情感。例如反复吟咏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诗,就会仿佛看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更能体会出诗人的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我认为应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带领他们去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之美。

三、拓展性阅读,引导学生巩固学习效果

教科书只是个凭借,里面收录的古诗文也是有限的。教师如果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把握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就要注重拓展性扩展,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部编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枫桥夜泊》一诗,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苏州的名胜古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一首诗,越读越有味,这“味”不仅仅体现在“层层拔高的读”,“文道合一的读”,还体现在“回环往复的读”。当《题临安邸》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读出了情感,甚至也会吟诵了,再怎么读才更有味?那就是对比读。《满江红》同样是爱国诗词,却表达了和《题临安邸》那些权贵完全不同的政治态度。一边是岳飞将军的满腔激愤,一边是达官贵人的寻欢作乐,两者如此鲜明地摆在一起的时候,学生的心情是复杂的。有一个学生这样说到:“我为岳飞将军鸣不平,岳飞将军在战场奋杀,哪些皇帝贵人们却在寻欢作乐,简直太令人气愤了。”学生的心中激起这样的情感的时候,再读《题临安邸》,对诗歌的意境把握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课堂最后,再读完南宋其他爱国诗句之后,配乐朗读《题临安邸》唤醒南宋王朝的这些达官贵人们,是一种感情的升华,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

总之,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文化知识水平,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古诗文课堂更有魅力,让古诗文这颗传统文化中的明星更璀璨耀眼。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古诗文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