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1-11-18王倩
王倩
摘要:环境具有很强的暗示功能,对幼儿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特别重视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组织与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对环境进行科学的创设。实践也证明幼儿的运动能力受到幼儿园体育环境的影响,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体育教育环境的创设来干预幼儿的体育运动行为,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文章旨在引发幼儿教师创设体育环境的意识,并不断重视和认可体育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希望为教育同仁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策略
幼儿园进行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的创设会影响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体育环境的创设;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隐性指导,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运动能力,为他们今后身心和谐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教育同仁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户外活动区功能齐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指南》在健康领域对动作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那么我们进行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特别是设置户外活动区时,应该确保各项功能全面,以促进幼儿动作全面发展。
例如,大部分幼儿园都会集中分区,并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设置几个核心的活动区,比如:平衡区、跳跃区、钻爬区,等等。再加上一些小型的活动区。活动区位置的选择是根据区域活动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如那些有弹性的地面可以设置成跳跃区,可以保护幼儿膝盖不受伤害。这样的活动区可以使幼儿放松身心愉快地开展各类蹦跳游戏。又如,在开阔一点的场地,我们可以设置骑行区,引导幼儿自由骑行。对于攀爬区和悬垂区等活动区所选择的位置,地面一定要有一定的柔软度,如果是在沙地或者是草坪比较理想,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幼儿摔倒或掉下来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于平衡区的设置要选择大块平坦的活动区。这些活动区可以比较狭长,也可以是在几个活动区中间,等等。户外环境中设置了丰富的活动区,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动作发展的需求,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健康成长,促进他们体能全面发展。
二、坚持开放性投放原则,有效运用运动材料
在组织和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我们会投放丰富的运动材料和运动器械。新时期我们摒弃了传统围绕教师的“教”提供材料的方式和模式,转变为围绕幼儿的“学”提供材料。这时我们所提供的材料,不规定具体的玩法,而是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当前需要和兴趣自主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材料会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个体需求,会有不同的玩法。
例如,我们提供滑滑梯时,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关注到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并且功能要多样的滑梯。由于滑梯功能繁多,在高度和形状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多样。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攀爬架,有利于幼儿探索不同的攀爬方式。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胆子也小,动作缓慢,那么他们就通常会走楼梯,来到比较矮的地方玩滑梯,这也能满足他们滑滑梯的需求,使他们获得快乐的体验,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大肌肉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信心的提高,幼儿常常会尝试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当他们第一次成功地从高处玩滑滑梯时,他们会特别兴奋,并会积极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分享交流,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负了,投放材料坚持开放性的原则,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三、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运用有机整合原则
在自主性体育教育环境创设中,我们要坚持整合性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与幼儿自主体育运动进行有机整合,使幼儿通过开展自主体育游戏活动,使他们进一步感知和认识主题活动中所提供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主题活动相关的经验,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例如,围绕“球的玩法多”组织与开展主题活动时,有的教师预设了小球和隧道的游戏。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自发生成了各种玩球的方法,包括双臂夹球走,以及单手脫球平衡走等不同的游戏内容。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环境激发了幼儿热爱运动的态度和热情,培养了他们热爱运动的情感,使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探究中发现很多玩法。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把体育预设活动与幼儿的生成性自主体育运动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使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真正落地。
综上所述,实施现代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应该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尊重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需要,助推他们按其本性和意愿自然成长。为此我们创设了富有童真童趣,引导幼儿自主游戏和探索的户外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郑艳晖.幼儿园优质户外环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7(06):144-145.
[2]李秀云.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设置评价研究——以伊宁市幼儿园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