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研究

2021-11-18米广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住房保障体系政策

米广梅

摘要: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住房保障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能有效地解决我国住房紧张的问题。本文就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住房保障;体系;政策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升,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也在逐步的完善和进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服务的原则,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慢慢开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根本办法,要统筹兼顾,降低居民居住风险,做好民生各项工作的统筹工作。住房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需要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虽然政府已经建立了一套住房保障制度,但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其保障作用的发挥。

一、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困难群体住房问题依然严峻,住房保障工作任重道远。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建立了严格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但仍有相应的问题存在:第一,建设遭遇“软阻力”。让地方政府拿出相当数量的建设用地和资金以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意味着政府要突破以往“以地生财”模式,牺牲部分土地收益,向保障住房“输血”,对此,出现了保障性住房比例不足的现实。第二,政策缺位。近年来,随着房价的普遍上涨,商品房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经济适用房价格通过二手房买卖也有大幅度提高,由于在经济适用房的再转让上的政策缺位,使得经济适用房成为投资性购房、炒房的工具。第三,缺乏住房普查统计数据,住房保障缺乏长期规划。目前,我国不仅缺乏城市居民收入分布的统计数据,而且还缺乏住房普查数据。因此,很难准确地把握住房困难的实际情况而做相应的举措。

1.2保障性住房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且覆盖面较小,经济适用房重购买轻租赁,“经济”而不“适用”

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和高档住房的市场供应结构比例失衡,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供應量严重不足。目前作为主要的保障供应方式——经济适用房,是通过购买产权解决居住问题.因定位模糊,管理粗放,在不少城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现象,政府花了大量资金,倾斜政策的效应却未落在真正需要支持的低收入家庭。少数地方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在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配套设施没能同步建设,建成后迟迟不能入住,或是入住了但生活不方便。有的保障性住房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使用功能,出现经济适用房“经济”不“适用”的现象。

1.3配套社会机制不够健全,资金来源不通畅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支出的主要来源是公共财政的预算支出。很长一段时间,廉租房制度未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财政体系迟迟未能明确地将住房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只有少数城市建立制度性财政资金供应计划,多数城市依靠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和公房售房款的余额部分作为廉租住房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成为廉租房制度推进的瓶颈。目前在住房保障方面除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公积金制度外,其他金融和财政和税收方面系统配套的支持政策不够健全,不能够长期、有效、直接地刺激和控制住房的生产。财政、金融、税收等配套保障手段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引导和拉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的力度上还远远不够。

1.4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监督力度不够,保障对象资格审查不清,把关不严

目前的监督考核还显得滞后,管理工作仍是静态管理,对申请对象的管理还不够细致。在保障对象的审核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是根据提供的信息资料和已调查到的信息资料来审核申请对象是否符合申请条件。而一些居民采取虚报瞒报收入的手段去骗取租赁房,私开证明甚至出具假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高收入者鱼目混珠,享受了不该享受的优惠政策,使有限的社会保障性租赁房资源未能用在最需要的居民身上,造成保障性住房制度福利成效低下。

1.5退出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住房保障制度的退出机制不完善,特别是以获得产权为主的保障形式,容易产生福利固化的问题。经济适用房制度没有适当的退出机制,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在收入提高后如果已不再符合资格条件,或由于家庭人口出现变化,由于缺乏相应的退出机制而无法操作。即使有退出机制的规定,如实物配租形式的廉租房,其退出机制在现实中也往往很难执行。因此,一旦享受了经济适用房,就形成了既得利益和福利固化,使得相当一部分住房保障资源未能滚动使用在最需要住房的低收入居民身上,导致保障制度成效降低。

二、对策建议

2.1完善住房保障工作机制

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确保住房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成立组织协调住房保障工作的专门机构,确保住房基金等保障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销售/租赁——再投入”滚动开发的良性循环轨道,总体上按照“先申请后建设、以需定产、短期内动态平衡、滚动开发、分步实施”的模式,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成立住房普查机构,对住房相关内容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为住房政策颁布提供数据信息依据。

2.2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责任

由于住宅是基本生活需求的组成部分,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政府从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的角度出发必须进行干预。由于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因此,住房保障首先是中央政府的责任。但是由于住宅不具有空间上的流动性,地方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把住房保障作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责任,提高政府的重视力度,通过立法使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实施方式和住房标准等问题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完善保障住房的各种配套设施,使中低收入居民不仅有房可住,而且要住得方便

要求保障住房的选址一定要在交通相对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且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低收入人群出行、就业问题。

2.4政府主导加大资金投入与土地供应等配套措施的力度

建立稳定性保障住房的资金来源制度。参照国际经验,建议将住房保障支出列入财政支出范畴。同时建立各级财政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等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用地审批、计划审批、建设管理和资金支出等方面,落实各项政策,确保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尽快完善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配套的交通、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制定政策来加强金融创新。

三、总结

我国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长远的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与缺陷,还需要相关工作者对其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发挥出住房保障的作用,有效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参考文献:

[1]焦光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及方法[J].人民论坛,2019(35):78-79.

[2]朱天华.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

[3]张家颖,王维,于彩霞.关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和路径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244-245.

猜你喜欢

住房保障体系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不同住房保障方式下住户居住满意度研究
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问题思考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与完善建议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