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培养视角下利用问题链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分析
2021-11-18陈满容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指出存在问题设计中存在着不足和问题。基于这个问题给出教学设计中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培养思维
英语学科要求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思维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各自不同特点 ,如敏捷性,创造性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培养包括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对文本概括总结,推理判断。英语阅读是让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一个过程。英语教学中阅读的问题设计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的阶梯。根据近年来学校对英语公开课和研讨课的研究,发现教师在英语阅读中的设计存在不足,做了四个方面的总结,具体情形如下。
一、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
(一)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感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事物逻辑的发展性,英语问题的设计应该由浅到深,逐层设计。而在当前高中的英语阅读中,教师不能够认识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认为能够提出文本内容的不同观点,就是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教师问题设计一般是对事实性问题的提问直接过渡到深层次的思想批判,中间缺少了事物内部间底层逻辑的提问,少了关联性,学生的思想就只能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分析上,对批判性认识无从下手或者认识不深刻。
(二)问题的设计缺乏整体性
英语阅读的问题设计应该是逐层递进的,是为了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而逐层设计的。英语阅读中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解每行的意思,理解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在统领上下文,去理解它的文本的深层含义。这就要求在问题的比例设计上应该均衡,既要有事实信息的提取和向深层问题的过渡,以及对批判性问题的设计。而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在问题设计时,事实性问题的查找比较多,引导学生向文本的深层的探究的问题比较少。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低级阶段的思维,而很难向高级阶段思维去转换,这使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三)问题零散缺乏主体意识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应该是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发展思维的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主线,宏观上去把握文章的脉络,以及问题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在现实中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够做到这点。设计的问题只是对文本表层信息的提取 ,较零散。问题与问题之间缺少关联。或者中主次不分,最终呈现的问题呈支离破碎的状态,学生很难整体上理解文章,也很难领会到文本的深层含义。
(四)问题的设计意图不明确
在英语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指向性。目标明确,才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的梳理更加细致,思维更加活跃和缜密,语言表达更为精确。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在问题设计意图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方向性不明对文本的理解不够确切。教师在问题设计意图不够明确时,也很难有明确的判断标准,针对学生的回答无法做出准确地判断,还要有一系列问题的跟进,才能帮学生理清问题思路,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的思维活动受阻碍。
二、教学问题设计的建议
(一)基于教学目标设问,让问题服务于目标
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帮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英语中问题的设计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领会目标和运用目标。英语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为教学目标而服务。 想要学生达到知识目标,就需要为学生设计文本信息的提取类的问题。领会和运用目标,就需要设计文章的主旨、推理作者的意图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对文本的细节及其深层含义。做透彻地了解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二)兼顾问题类型,让问题多样化
问题类型的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信息更深入地了解,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意图。根据布鲁姆对认知目标的分类,把英语问题分为展示型问题、参阅性问题和评估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文本表层信息的查找和理解。参阅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拓展内涵。评估性问题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通过已有的认知去评价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合理的分布这三类问题的比例以逐层递进的方式去理解文本,才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阅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理解过程。英语问题的设计中要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由浅入深。还要有一定的序列性。即上一个问题是下一个问题的铺垫,下一个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延伸与发展。这样层层递进的设计问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及其深层含义,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发展。
(四)围绕文本主线设问,让问题系统化
英语阅读中的文本都有自己的主线,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要围绕着文本的主线。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的内涵。需要教师对文本的结构和内涵作深刻的剖析,找到文章的主线,从而以不同的形式设计问题,可以使思维导图式或者是表格的形式,学生通过问题来理清文章脉络,找到文章的主线,就可以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总结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探究文本,把握文本思想主旨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问题的设计不仅体现出教师对文本的掌握程度,也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程度,尤其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多角度解读文本,设计出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入地探究文本,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局限于英语阅读教学,在各个学科及教学环节中都值得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唐明霞.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6.
[2]李婧.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巧用问题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一节题为Cell phone safety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为例[J]. 英语学习, 2019(1).
[3]裴松. 问题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2021(2011-6):75-79.
课题名称: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文本问题设计的策略与课例,课题批准号:2019hzkt269,課题题目:《思维品质培养视角下高中英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陈满容(1975.08-),女,汉族,湖南常宁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