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亮眼的“无臂飞鱼”,“四金王子”用头撞终点

2021-11-18张东亮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世界纪录毛巾金牌

张东亮

开局时用嘴咬住毛巾出发,结束时用头撞击泳池触线,这是无臂游泳运动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涛的标志性动作。2021年8月26日—9月1日,征战东京残奥会的他,在短短一周内斩获4枚金牌,打破了4项世界纪录!郑涛对两岁多的女儿激动喊话:“宝贝,好好看看我,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英国《镜报》称:“残奥会从来不缺少令人震撼的运动员,但郑涛的传奇事迹将难以超越!”

不想做废人,成为泳坛“拼命三郎”

1990年,郑涛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6岁那年,小郑涛和村里几个孩子一起玩耍,看到村头有电线杆倒地,调皮的郑涛上手摸了一把垂落的高压线,惨剧就此发生!他不仅全身多处被烧伤,双臂也严重碳化,胳膊上的神经和细胞几乎全部坏死。看着前一刻还健康活泼的6岁儿子不得不截去双臂,父母痛不欲生!

从此,小郑涛不得不学着用脚拿东西,甚至写字画画。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比艰难,但是小郑涛的父母没有娇惯他,咬着牙也让要他学会独立生活,因为父母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

而在小伙伴和同学们眼中,他也成了受人歧视的异类。看着别人灵活的双手,再低头瞅瞅自己两只空荡荡的袖管,郑涛时常黯然落泪。父母常常跟他讲那些身残志坚的人的经历,小郑涛听的时候很振奋,但一旦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又觉得很难过。

就这样,在不断被鼓励和不断自我奋斗的过程中,他渴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经常梦到自己的断臂根部,新生出了两只翅膀,助他飞向蓝天……

2004年,云南省残联到当地村镇选拔游泳苗子,村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郑涛的父母。他们觉得这种事和自己儿子没有关系,因为小郑涛当时并不会游泳,父母就摇头拒绝了。但心里一直“不想成为废人”的郑涛,却决定试一试,于是他报了名。

没想到,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的教练,一眼便看中了这个14岁的无臂少年!“这孩子有爆发力,身体条件适合游泳!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吃苦,小小年纪就开始用双脚帮父母干活!”

进入省残泳队后,刚开始下水的郑涛因为没有胳膊,很难保持身体平衡,训练中没少呛水,甚至经常被呛到窒息和流眼泪!

但这个少年有着倔强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力,为了尽快跟上其他队员的训练进度,郑涛比其他人都用功。别人在水里待5个小时,他就花上8、9个小时,咬着牙苦苦练习。

刚开始见老队员们游得很快,郑涛忍不住想,我哪天也能游那么快就好了?然后就天天练,出发时要跳多高、多深、多远,怎么控制力度……这些经验和技巧急也急不得,只能一点一点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咬着毛巾出发的动作,郑涛练习了无数次。毛巾一端被他咬在嘴里,另一端攥在教练手中,师徒必须配合默契才能做到出发完美!“毛巾拉矮了他跳不起来,拉高了他发不出力,必须卡在他的发力点上。”教练透露。每当游泳比赛开始之前,失去双臂的郑涛都会紧紧咬住教练递过来的毛巾……

而且他在赛池中的冲刺方式,也比别人“简单粗暴”得多——抵达终点的时候,郑涛习惯用头撞击池壁,而且非常用力!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教练熊小铭回忆说:“训练时,我让郑涛不要用头去触壁,因为非常疼,看着都心疼。但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说如果不用头触壁,每次的成绩就不准确,让我不要怕他疼。”

刚开始比赛的时候,郑涛的心理素质不好,老犯规。后来慢慢调整,成绩也开始一步步提高。凭着天赋和努力,他在省队取得了很出色的成绩,后来入选国家队,成为备战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健儿之一!

一天游1.2万米,为女儿做个好榜样

在国家队,训练、器材、营养、医疗、康复、心理……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但我国有这么多残疾人运动员,国家队的竞争也很激烈。“我在国家队最初的目标,就是能参加一届奥运会,因为这是最高水平的比赛、最大的展示实力的舞台,我甚至都没想过能拿金牌。就是能参加奥运会这个动力支撑着我向前,天天努力训练。”

有一段时间成绩不理想,郑涛问教练,我是不是不行啊?教练说:“别人做得到,你也做得到,不能放弃自己。中国有8000多万名残疾人,你做好了就是给他们的精神鼓励!”每当在训练或生活中遇到壓力,郑涛和教练一样,通过跑步来排解和释放自己。就这样,他坚持了下来!

郑涛说,教练就像父亲一样,教他们很多东西,除了训练,还有生活上的事情,鼓励郑涛他们自立!“看你哪里做得不好,教练也会直接说,让你改正过来。我文化水平低,没读过多少书,普通话也不标准,教练就鼓励我在训练和比赛之余,把这方面的欠缺也补上。”

2012年9月,在伦敦残奥会男子S6级100米仰泳比赛中,郑涛是最受瞩目的一个。泳道中的其他运动员,要么是失去一臂,要么是残余大臂部分,郑涛是唯一一个咬着毛巾出发的运动员。他抵达终点的方式依然是用头撞壁,看得世界观众吃惊不已,而这是他已经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动作。

最终,这个泳坛拼命三郎以1分13秒56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为中国“泳坛”夺得了2012年残奥会游泳项目的第一枚金牌!看到成绩的那一刻,郑涛从水中高高跃起,展露出兴奋而倔强的笑容。

从此以后,“无臂飞鱼”的称号渐渐传开,郑涛也感动了无数人!

2016年,巴西里约残奥会开幕在即,郑涛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训练中。

从14岁入行以来,他坚持每天游泳1.2万米,也就是12公里!另外还有陆地上的体能训练,早上练半个小时的核心力量,再跑步热身,最后下水游3个小时……“累到极点的时候,我就想着,死也要死在游泳池里。”郑涛说得很平静,也很坚定,“反正就是坚持,你今天过不去这个点,明天接着练,慢慢就突破了。”

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歌是《改变自己》,或许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郑涛扭转了命运强加给他的人生轨迹,不断用刻苦勤奋和坚强不屈,刷新着举世瞩目的赛场新纪录!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上,他在男子100米仰泳比赛中,以1分10秒的成绩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夺得金牌后,郑涛从水中跃起庆祝的那一刻,仿佛背后长了翅膀!

但男子50米蝶泳,对郑涛来说却是一个有点“魔咒”的比赛项目。无论在伦敦或里约残奥会上,他都屈居亚军,未能夺得第一名。这是郑涛的遗憾,也是他咬着毛巾劈波斩浪苦训的动力……

回國向队友们总结了未能全面夺冠的教训后,他也分享了自己在100米仰泳中斩获金牌的感悟。郑涛觉得,自己是赢在了出发上。

“那么短的距离,有时候大家的成绩就差零点几秒,出发慢一点就没了。”他说,另外临场发挥也很重要,心理素质强大的运动员更有可能获得胜利。“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很多时候赢是赢在心态上,输也是输在心态上。”

每次比赛前,他都和队友互相鼓励,提醒大家不要抢跳、不要犯规,拼命游,不要想太多。“比赛最怕的就是想太多,很多年轻队友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不能给他们太大压力。平时的训练要当成比赛对待,到了比赛的时候,反而要当成训练对待。平时练得苦一点、累一点,到了赛场上抱着训练的心态去比就可以了。”

但人生没有一帆风顺。2017年,因为在常年训练中背部受伤,郑涛出现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在病痛的折磨下,多次发挥不尽如人意的他,一度萌生退意。

从2004年开始练游泳,一晃17年过去了,当年14岁的无臂少年,此时已经成为31岁的泳坛老将,并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女儿。当看到女儿纯真无邪的笑脸时,郑涛内心的退意被打消了,他决定为女儿树立好的榜样,遇到困难挫折绝不能退缩!“我想她在长大之后,能以自己的父亲为荣,并从我身上汲取到为梦想拼搏的精神。”

于是在教练的鼓励下,郑涛经过康复治疗,再次回到泳池!在参加东京残奥会之前,他每天的训练量仍然超过其他队友。后来身体慢慢好起来了,成绩也起来了。这给了郑涛信心,人最怕的就是失去信心。

连夺四金!“无臂飞鱼”的高光时刻

“本以为里约那次,是我最后一届奥运会了!没想到我还有机会参加三届奥运会!”对于自己的“重出江湖”,郑涛很开心,也对新的征战充满了希望。

为了赴日本东京,参加新一届残疾人奥运会,郑涛和队友们投入到新一轮苦训中。平时除了训练之外,他的最大“休闲”就是睡觉。“队里会组织娱乐活动,但我很少参加。因为我的年龄大了,很多时候都在睡觉。高强度的训练,年轻运动员睡一觉就恢复了,我三天都恢复不过来,必须多休息,第二天才能接着训练。”

比赛开始之前,他要求自己把之前的好成绩统统忘掉,心里没有杂念,做好出发、入水这些细节!“我觉得只要把平时训练的水平发挥出来,不留遗憾就可以了,剩下的不去想。”

但考虑到这次有可能是他最后一届参加奥运会,郑涛更希望游出自己最好的成绩,能拼多少是多少,“也是对自己多年游泳的总结嘛!”

2021年8月下旬,第三次站在奥运会赛场上的郑涛,还是用嘴咬住毛巾出发,还是用头撞击泳池触线,一如他过去17年日复一日做的那样。

但此次站到东京残奥会赛场上,他渴望打破那个“魔咒”!

50米蝶泳赛开始,铆足了劲儿的郑涛从入水那一刻,就自始至终将世界纪录甩在身后!30秒62,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他终于拿到了这枚等待了9年的金牌!

赛后的他也异常兴奋,“我在伦敦和里约残奥会上,都是输给了冠军零点几秒,而成为第二名!今天终于圆了一个梦!”因为没有手臂,郑涛只能举腿为自己庆祝。

而除了这枚梦寐以求的金牌,接下来郑涛几乎席卷了残奥会泳坛所有的金牌!他用7天时间,以4金4破纪录的方式,成就了自己的传奇高光时刻——

8月26日,男女4×50米混合自由泳接力赛中,郑涛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

8月27日,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郑涛以30秒62的成绩夺冠,打破世界纪录!

8月30日,男子50米仰泳S5级决赛中,郑涛以31秒48的成绩夺冠,打破世界纪录!

9月1日,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郑涛以30秒31的成绩夺冠,打破残奥会纪录!

为此,英国《镜报》这样写道:“残奥会从来不缺少令人感到震撼的运动员,但是游泳运动员郑涛的传奇事迹将难以超越。”

连夺四块金牌后,郑涛面对摄像机镜头,激动地对两岁零七个月的女儿隔空喊话:“女儿,好好看看我,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此刻,这个坚强的汉子竟有点眼圈泛红。

人们这才知道,当初那个在水里朝气蓬勃的拼命三郎,如今已经有了新的身份——丈夫和父亲。郑涛笑着说:“作为父亲,我要给女儿树立榜样!”

虽然女儿还不满三岁,但当爷爷奶奶和妈妈问她:“你爸爸拿到牌牌了吗?”小丫头就会奶声奶气地回答:“拿着了,拿着好多金牌牌!”

而更令郑涛感到开心的是,在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他和王李超、袁伟译三位选手代表国家队出战。最终,郑涛以30秒62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王李超以31秒81获得亚军,袁伟译以32秒00获得季军,中国队包揽了这个项目的前三名!当国歌在异国赛场上奏响,登上领奖台的郑涛他们,身后同时出现了三面五星红旗……无数中国观众看得振奋不已,纷纷冲着电视和手机屏幕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有的运动员平时练100分,比赛时能发挥80分,有人能百分百发挥,有人能发挥120分。郑涛就属于最后一种,超常发挥型的!“我好像是压力越大游得越好,身体机能越能释放出来。其实这届奥运会是我压力最大的一次,因为报的项目多,感觉责任好大,每一天都拼老命了。”

苦心人,天不负。这个没有双臂的年轻人,每次比赛时需要咬着毛巾出发,最终冲刺时,总是用力将头撞向池壁,却一次次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他在获胜后奋力跃出水面的经典镜头,震撼了无数健全人。

“郑涛代表了一种体育精神,不管健全也好,残疾也好,中国健儿们一直在努力。”国家队教练张鸿鹄说。

即使没有双臂,仍然全力冲刺,用水花诠释自强不息!即使命运再多坎坷,也总有梦想和超越。郑涛的英文并不好,却把这句话当成了座右铭:We Have Wings(我们拥有翅膀)!

编辑/征 贞

猜你喜欢

世界纪录毛巾金牌
迟来的金牌
毛巾
同一条毛巾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推理:大毛巾,小毛巾
刘湘打破世界纪录
有惊无险的金牌
长池世界纪录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
金牌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