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的告白
2021-11-18戴蓉
戴蓉
几年前我去北京出差,工作之余和从事出版行业的友人闲聊,他问我来北京有何收获,我说最开心的是逛了五道口的“光合作用书房”。他用有点怜悯的目光看着我说:“你再来的时候,这家书店应该已经不在了,他们只是在勉力支撑。”结果被他言中,我去“光合作用”是第一次造访,也是告别,只是当时我并不知情,只一味欢喜。站在“光合作用”的书架前,怀抱一本书如同拥抱旧友新知的喜悦就此成为记忆。
每次聽说一家实体书店被迫迁往偏僻之地甚至完全停业,心里总是颇为黯然。那些让我沐浴过文艺之光的书店关张,对我而言是不小的伤心事。不得不承认,因为懒和考虑价格的缘故,我也是常在网上买书、间接挤垮实体书店的帮凶。但无论是在长居的城市还是客途中,只要邂逅一家合眼缘的书店,我还是会进去浏览,买上几本原价书,减轻一点愧疚之心。
一家餐饮店或百货商店歇业,停业通告往往理性简洁,而书店的告别却可以写成一封缠绵的书信。上海犀牛书店关门前,苦撑了一年的老板如此告知读者:“我们将把所有库存的图书,按成本价进行销售。这些书都是我们精心挑选来的,我们更乐于看到它们去到您的床头,而非一间满是尘土的黑屋子。”
今年,微博上关注的几个爱书人,不约而同贴出一张书店大门的照片。“辛丑春,因近六十花甲,羸弱多忧,奈何子不承业又罹诸孽,故不再寻新址,店即关停,安度残年。伴圣贤(书)及读者襄助,三十余载,受益良多。一介尘民做喜欢且能安身立命之本,乃人生一大幸事。书店渐远,记忆永存。愿文化殷盛,人能祥和。”这是北京师范大学东门对面一家名为“盛世情”的书店的“致读者信”。在北师大执教的友人评论:“得悉关张,为之一哭。”她说自己在二十年间见证了这家书店的兴衰,眼看原址变成房产中介店面。
东京新宿的淳久堂书店关门前也发了一则最后的“告白”。结束营业前的一个月,店员们自发搞了一个活动叫“说真的,其实我们想卖的是这些书”,他们把喜欢的书放于书架的醒目位置,旁边贴上自己写的介绍。我在网上看到这次活动的图片,书架上贴的广告语是“赤裸裸的告白”。火辣辣的言辞乍看有点突兀,但细想之下倒也十分贴切,挥手说再见前大可直抒胸臆。反正书店要关门,无须再迎合市场、考虑得失,与大出版社联手打造所谓的畅销书,何妨推介自己心目中真正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店不同于餐饮店或服装店,店员无法半谦卑半骄傲地向顾客介绍食材的新鲜、火候的精准和独家调味配方,无法娓娓道出布料和图案如何融会了设计师在生活、旅行中看见的美景或产生的奇异灵感。书店经营的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思想成就,推荐什么书,考验的是经营者的内涵、品位和眼界。书店的老板爱书、懂书是理所应当的事,而店员们也有阅读习惯和独到眼光就比较难得了。
虽然难挽书店败落的结局,但最后关头大胆推荐自己喜爱的书,真是一记漂亮的反击。打工挣钱不能免俗,但心中的诚挚、热情和乐趣最终得以痛快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