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的互联网平台应该像一所大学

2021-11-18曹林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影响力海洋

曹林

互联网是个海洋,最优秀的思想弥散在海里——这句感叹,显然是在向北京大学民间校歌《未名湖是个海洋》致敬: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从“未名湖是个海洋”想到“互联网是个海洋”,是在抖音上看到我喜欢的很多教授开课了,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讲电影文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讲如何读经典,清华大學柳冠中教授讲“设计从不是模仿,而在于超前”,还有中科院物理所、国家天文台的名教授们讲科学和读书,每场都有数十万人在观看直播。

我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不会觉得与互联网共享了名教授,上过同样的课,受过同样的讲座熏陶,名校光环就褪了色。相反,会觉得与有荣焉,大学的思想能以这种方式影响社会,教授成为“知识网红”,这是象牙塔的荣耀。未名湖是个海洋,海洋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更有滋养万物的宽厚。互联网的海洋与未名湖是相通的,等哪日把酒言欢之时,一起聊到洪子诚教授“亲近文学经典的方法”,聊到《罪与罚》和《变形记》,“我听这个讲座,啊,我也听过。”

大学之大,不仅有大楼和大师,更在于有大川大河的广阔,泽被万物,让思想和知识辐射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之所以在人们心中有那么高的位置,绝不只是大学排名排出来的,更是知识的影响力。一所大学的影响力,往往与地域、面积、大小无关,是由其知识和思想的影响力范围决定的。名教授和科学家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教授,而属于社会,他们不仅给社会输送人才,更通过著作传播自己的思想,通过在公共事务上的发言推动社会进步,在类似“抖音开学公开课”这样的知识分享中打破大学的围墙。名教授影响之所及,就是大学影响力的辐射半径。

听了戴锦华教授的课,起码以后看了某个电影后不是只会说“yyds”“绝绝子”,而能拥有独到的审美判断力和语言。修了武汉大学生科院陈宇教授关于病毒学的课,能够对病毒与人类如何共生多些了解,不至于成为喷子。不要觉得这些人文知识没有用,如菲茨杰拉德所言,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是的,你自律地学习,终会让人望尘莫及。

大学之大,在于你能在看抖音时也能看见大学;互联网之广阔,在于你能在里面接触到人类最优秀的思想。我在之前的评论里写到过,对一个平台最好的赞美,是说它像一所大学。流量明星凉了,知识明星红了,互联网越来越有书卷气,这些精心设计的公开课,让互联网平台有了大学的样子。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种互联网平台,生活就是“平台化的生活”,读书、娱乐、消费、社交都深深嵌入平台之中。一个好平台能不能成为一个好媒介,就看它能不能把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思想提供给公众,能不能让畅游其中的人们接触到最优秀的人,让人欢乐,让人放松,也让人有深读和静观的空间。

聚合着越多年轻人的平台,越有义务用最优秀的思想与优秀的年轻人分享,人的成长与平台的成长,互相成就,这是多美好的事。我从不相信“某技术毁了思想”“某媒介是鸦片”之类耸人听闻之说,互联网是个海洋,最优秀的思想都弥散在海里,需要我们用拇指去发掘那些宝藏。在名教授的课程中听到某句触动自己心灵的话,会像在海边捡到有着美丽花纹贝壳的孩子一样欢乐。让那些自由的青草滋润生长,让萤火虫在漆黑的夜里放把火。那些闪亮着知识光芒的课程,多像萤火虫那道光。在这个海洋里积蓄自己的才华吧,毕竟,这世上唯一能扛住岁月摧残的,只有才华。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影响力海洋
My Hobby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物理人物图书系列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