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起来
2021-11-18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课程”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最主要载体,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课程品质决定着办学品质。在北京市东城区“双升”行动计划的高位引领下,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聚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通过综合活动课程赋能教育质量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独特优势,无可替代。学校在对其进行顶层设计时,坚持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长链条设计,纵向贯穿1至6年级,横向连接每一个孩子和家庭。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主要经历过三个阶段:2010至2015,即尝试摸索阶段;2015至2020,即课题探索阶段;2020至2025,即深入实践和质量提升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架起了从学科课程到综合课程的桥梁,实现了从关注知识到提升素养的过渡,在实现自我和团队增能的同时,赋能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年级八圣文化之旅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的前身为八圣高庙小学,学校学生对八圣文化拥有十分浓厚的探究热情。我们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开展对八圣文化的探索,聚焦苏轼、杜甫两位人物,通过问题引领,让孩子们立足实践,回归生活,探究问题的答案。
主题确定
基于学生兴趣和已有经验 综合实践课程主题的选择需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浅显地了解了八圣的名字和相关文化,对八圣文化也有较为浓厚的探究热情,因此我们带领孩子们进一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八圣。
基于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了解八圣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聚焦学生关注的杜甫为何被尊为“诗圣”、苏轼去世近千年以后,为何还能掀起“人人都爱苏东坡”的热潮等问题,并以此为引领确定主题,带领他们立足实践,回归生活,探究问题的答案。
基于文化传承的需要 八圣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艺术价值,圣人具备的美好品性、高尚情怀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带领学生走近八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具体措施
明确主线引方向 综合性实践活动本就不是孤立于学生的生活而存在的,主线的确定也要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因此,我们依据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结合时事确定研究主线。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与发展的初步阶段,思考的问题更加有深度。所以,我们以“苏轼的人生态度”为研究主线,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例如,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学生一次次地在抗击疫情的行动中感受到了国家的凝聚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更加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提升民族归属感,我们以“爱国情怀”为主线,让学生走近杜甫这样一位心怀天下的爱国诗人。
确定选题启思考 教师在学生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带领学生从选定的人物出发,依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设定研究小专题。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苏轼和杜甫的生平,并以此为线索,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从而体悟其作品的内容和主旨,感受“苏轼的豁达”和“杜甫的心怀天下”。在收集资料阶段,学生自发建立微信群,利用休息日召开视频会议,制定小组微课题研究的方案,商讨分工协作事宜,并自主地通过各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料。有的学生运用信息课上学到的方法,在网上浏览资料;有的走进了图书馆,在海量图书中整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有的買来了相关的书籍,有目的地进行研究;还有的小队在家长的带领下利用休息日走进故宫、走进博物馆,在活动中有所体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研究热情,更能看到孩子们的自主性,促进了其能力的提升。
基于此,研究苏轼的几个班级的学生在简单梳理苏轼起起浮浮的一生之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就产生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苏轼的一生中究竟经历了哪些事情”“苏轼的家庭是怎样的”“苏轼的人生这样跌宕起伏,他怎么还和许多美食有关呢”。在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制定出了“起起伏伏的一生(苏轼生平)”“一门三苏(苏轼的家庭)”“千古风流人物之千古佳句(流传千古的诗词佳句)”等七个研究子课题。同样,研究杜甫的班级也在师生共同探讨中确定了“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杜甫诗的特点”“杜甫和李白认识吗”等六个子课题。
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自主性带给他们的动力,在综实的过程中培养了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往能力、合作意识等。
多种形式展成果 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创新精神。例如,每个研究苏轼的班级都有小队选择“美食爱好者东坡先生”这个小课题,虽然课题一样,但是孩子们却根据自己的思考与特长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小队用连环画的方式呈现东坡肉的由来;有的小队在了解苏轼与东坡肘子、东坡鱼等美味佳肴的渊源后,在家人的帮助下亲自动手制作美食,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有的小队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选择运用美术课上使用过的软陶来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还有的小队在研究完通才苏轼后绘制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更有小队找到了独特的切入点,结合苏轼的生平与他的诗句来研究这个美食爱好者……一个小专题的研究,不仅让学生收获了更丰富的知识,培养了创新精神,更让他们受到了苏轼人生态度的启迪,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持续且长远的影响。
通过学生对杜甫小专题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不仅仅是记住了杜甫流传千古的名诗佳句,更是透过诗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情,从而在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
总之,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关注学生价值体认,孕育学生豁达心胸,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求助等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文/何捷玲 张艺晨 王可)
“北京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参与社会并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门学科,它的开设架起了学生学习知识和体验生活之间的桥梁,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课程难以企及的优势。基于此,我们设计并开展了以“北京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建立与成长环境之间的联系,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北京、热爱家乡的情感。
确定实践主题
确定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北京文化”,我们主要是出于以下思考。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近代以来,北京更是和外界交往频繁,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特色,既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也具备西方文化色彩。在北京生活和学习的孩子们更需要对这座融悠久历史与现代科技于一身的城市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与成长环境之间建立联系。
北京文化是中轴线上一处处或醒目或隐秘的景点;是一座座大气磅礴的皇家建筑;是建筑上一幅幅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是一条条长短不一、宽窄不同的胡同;是一道道色味独特的传统小吃;是一声声说似唱,唱似说的琴书;是一句句风趣幽默的北京话……这些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诚如杜威所说“准备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回到日常生活之中。
选立研究主题
在确定了实践主题后,我们开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小专题的确定。通过学生们选择的专题我们发现有些选题太大,实施起来有困难,而有些选题又不属于北京文化。根据学生在选题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整体培训,在北京文化大主题下,启发学生思考北京文化包含什么?大处着眼,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围绕大概念提出相关问题,再借助思维导图、概念网,梳理出北京文化下的子概念。至此,“北京文化”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它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开展选题时,我们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由学生联系生活提出有价值、有创意的研究课题,这既尊重每一个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需求,又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问题研究者。学生把认知的北京与未知的北京文化联系起来,广泛的讨论触发出一串新的社会、环境、道德、国际理解、信息科技等问题。有些学生还对其课题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问卷先行,让课题定位更加实际。此外,我们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很多,一个班一个专题很难让所有学生都满意,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遵循自主性原则,我们打破班级界限,允许学生跨班级进行实践研究。
整合课程资源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将活动内容整理成一张课程资源的整合表。横向看,每个课题都是本着发展全面的人而设计,从综合实践体验、综合拓展、探究应用,开展了不同层级、不同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不仅能线上搜集资料,还要线下参观、走访、合作,使学生丰富、提升了生活经验。纵向看,每个课题都是由浅入深,从直观接触北京文化的外显事物,到思考北京文化与自己的联系,进而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基于主题,各个学科积极参与进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融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古建筑中的科学”“京味文化符号—北京琴书”等所有专题的研究都不能单纯靠某一学科,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解決问题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生长点”,那么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学习经验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支撑点。此外,在规划设计时,我们还有机整合了学校的各类活动课程,如书法社团、琴书艺术社团等,形成了教育合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体认和审美情趣。不仅如此,在活动中,我们还整合了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
实践精彩纷呈
活动按照“准备—策划—实施—展示—总结”五个环节来开展,学生在小组内设计进度表,有计划地推进活动。活动不仅重视学生的“行”,更关注实践中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例如,近年来,北京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和建设中轴线,为2024年中轴线申遗做准备,学生生活的环境也因此不断发生着变化,也使他们对这条充满历史与故事、写满生机与发展的中轴线产生了浓厚兴趣。基于此,学生组建小组,围绕中轴线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活动强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健康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个性。又如,通过“了解老北京的手艺人”的实践活动,学生尝试制作手工艺品。再如,在“匾额”的研究中不仅追根溯源还动手临摹……
康德说: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功能。在主题的统领下,整合资源,整体设计,整个年级的师生共同参与,完整的探究、体验过程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
(文/晋芃 苏羽 焦志红)
“我与字”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探索
随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真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形成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主题选择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以语文学科为起点,通过“学科+”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确定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为“我与字”。活动通过多学科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打破课堂时空界限,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完整的人”;通过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推进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课程目标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制定课程目标。一是价值体认。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获得基本的合作体验,遵守时间、规则和要求,初步形成基本的集体观念、组织观念,感受文字在生活中的作用,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二是责任担当。通过一系列活动、实践,能够积极参与,愿意在生活中认真书写文字、学习文字,有意愿传承文字背后的中国文化。三是问题解决。通过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创意物化。针对实践探究结果,知道如何用小卡片、小报等形式将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有创意地展示出来。
活动实施
实践活动分统一共识、课堂尝试、学科融合、家校协同四大步骤进行实施。
统一共识 在活动之初,从制定目标、跨学科组织、家校协同三个方面统一共识。在制定目标方面,在校领导、行政负责人的指导下,通过组务会、校区会议,集思广益,一起制定课程目标。在跨学科组织方面,一是寻找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二是找准学科活动的起点和多学科联动的融合点。在家校协同方面,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课堂尝试 首先,问题的提出。从教师角度,一年级教师普遍面临着学生识字量差异大的情况,提出应如何提升学生识字量的问题;从学生角度,针对学生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用错字、写错字的情况,明确了实践研究方向;從家长角度,针对大多数家长不知道如何辅导学生识字的情况,明确指导家长辅导学生识字的问题。
其次,问题的解决。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紧紧抓住课堂主渠道,采用多种方法灵活组织识字教学,既能让学生对识字保持新鲜感,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一是情境识字。几句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个激发思维的设问、一组生动简洁的动作都可以作为教学情境。二是游戏识字。通过猜字谜、拼装汉字、摘果子等识字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三是活动识字。识字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让学生牢记生字,就要抓住教学各环节中反复出现的生字,如把生字以花朵盛开的形式贴在墙上、要求学生编写识字小报等。四是规律识字。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认字量后,帮助学生寻找汉字的规律来识字,形成识字技能,如利用形声字归类识字、字族识字、易错字归类。五是阅读识字。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培养需求,定期围绕不同主题推荐绘本,同时组织阅读打卡,让学生每天与阅读相伴。六是闯关识字。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进行“识字人才库”的招募,让有能力的学生挑战二年级识字。
学科融合 为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整合性,需要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围绕同一目标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提出工作方案,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促使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提升其综合能力。
家校协同 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中识字”“运用中识字”等环节帮助家长跟学生一起寻找汉字,拓展对汉字的理解。首先,生活中识字。为了培养孩子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需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揭秘生活中识字的好方法。鼓励家长带孩子在散步、购物、参观、等车、就医等诸多生活场景中认识相关的汉字。在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看新闻、看综艺节目的时候,引导孩子认读屏幕上的汉字。其次,运用中识字。学生们在学过拼音和简单汉字后,利用平时和假期练习写日记,观察生活的同时也练习了生字的使用。
收获再思考
回顾“我与字”综合实践活动,多学科教师的“团结协作”带来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赢成长”。对学生来讲,在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综合实践的魅力,不但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了新鲜、愉快的体验,还激发了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家长来讲,不仅收获了指导孩子识字、认字的有效方法,缓解了教育焦虑,还密切了家校关系。对教师来讲,团队教师之间教学相长,共同摸索成长,初步形成“研究共同体”。
在核心素养驱动的教学中,王凯教授这样说:“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里没有给我们的孩子创设适合的情景,没有在情境里安排适合的任务,没有在任务布局里面赋予每个孩子恰当的角色,没有在角色扮演里面让每一个孩子经历完整而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的话,核心素养难以达成。”其实生活才是一个更大的识“字”课堂,在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下,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力求识用相结合,实现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迁移和运用,才能助力其核心素养的达成。
(文/李建丽 王岩宏 韩颖)
“玩儿转成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和学习场,其价值在于发挥生活世界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结合本学段的特点,和我校一直坚持的从学生需求出发的乐学、善学的课堂文化,我们反复思考,这个年龄段的趣味点在哪儿?如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主题选择的思考
传承文化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有的出自古代故事或典故,有的来源于古诗词、历史事件和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简单的几个字就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浓缩了一篇经典诗文、说明了一个深刻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颗文化种子应从小植根于学生内心。
立德树人 成语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蕴藏着中国人解决问题的启示和智慧。在追溯成语典故,丰富学生文学常识,揭示成语丰富内涵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渗透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懂礼守礼,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中国优秀文化。
内容选择的思考
提出问题 主题确定以后,我们开展了围绕成语话题的问题征集活动。学生们提出了六大类问题:成语起源(成语是怎么创造的?成语故事都是真人真事吗?);成语特点(成语都是四个字的吗?);成语故事与典故;成语积累(分类);成语运用(怎么才能在生活中运用成语?);成语与其他语言现象(中国语言中为什么容易产生成语呢?外国有没有成语?)。提问是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型学习能力,对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和操控能力比较有限,因此更适合参与真正的动脑、动眼、动手等更加感官性的实践活动。
“玩儿转成语”子课题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尝试通过学生们最喜欢的画、演和游戏为切口,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积累成语、体会成语蕴含的道理,从而体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方向一:成语“画”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熟悉的成语通过绘画呈现出来,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情节;可以是一幅图片,也可以是一组连环画。在画一个成语的基础上,我们又将“画”这一方向,进一步细划成五个版块。
方向二:成语“演”起来 想要让成语演起来,也是要有梯度、层层递进的。首先,要了解成语故事,通过读成语故事,背诵成语,感受语言的优美、故事的生动。其次,成语故事一般很短小,人物关系简单,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演出,这就需要对剧本进行重新编排,这也能帮助学生对成语的寓意有更深刻的理解。
方向三:成语游戏“玩”起来 在“玩儿转成语”活动中,我们以游戏为动力,激发学生积累、理解成语的兴趣。在尝试了多款成语游戏后,我们又开始尝试带领着班级学生尝试创意成语游戏。一是多学科创编游戏。美术教师带领学生绘制成语拼图;数学学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学到的与数学相关的成语,并利用这些成语创编成语游戏;道法学科结合教学内容“有新玩法一课”,带领学生创编成语棋等。
二是班级典型案例—“飞花令”纸牌创意。二年级10班的孩子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经过三个阶段创意了“成语飞花令”纸牌游戏。第一阶段:发现传统成语游戏的问题。在前期的探索过程中,师生共同尝试了一些成熟的成语游戏,边玩边总结,并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款内容丰富多样,牌数适当,形式适合小组玩的纸牌游戏比较适合课间玩。第二阶段:班级创意游戏。在设计纸牌的过程中,有负责封面设计的美工组,制定游戏规则的规则组,内容策划的小组人数是最多的。这套纸牌一共56张,游戏页53张。其中同学们设计了看图猜成语、根据意思猜成语、成语填词、成语接龙、漫画成语、从古语中找成语、分类成语几大类。第三阶段:“飞花令”纸牌推介会。通过“游戏推介会”的形式向大家交流制作过程的感受。通过纸牌设计过程的介绍,吸引更多老师和同学加入“成语飞花令”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继续发现问题,总结,改进。
总之,在整个“玩儿转成语”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以问题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型学习能力;以日常积累为基础,使学生熟悉成语、感受成语、积累成语;以表演为促进,提高学生理解成语及小队活动中人员分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游戏为动力,激发学生积累、理解成语的兴趣。低年级经过了这样有趣又富于创新、创意性的实践活动,会为将来中高年级开展更有深度的研究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文/王洋洋 秦琼 温静)
“竹”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探索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竹娃”是我校的吉祥物,它的形象象征着学生在母校的精心培育下,“乐学善学”健康茁壮地成长。基于此,我们进行了“竹”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探索。“竹”课程研究,旨在让学生了解竹子的相关知识,触摸“竹子”身上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受竹子的精神,同时还希望学生像“竹娃”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明确整体课程目标
“竹”课程研究是以六年级为单位展开的。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课程的整体目标:
责任担当 通过主题“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了解竹子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在研究“竹”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高领悟能力。
问题解决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初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整合能力;尝试运用“小课题”的方式展开研究,初步学会总结、归纳、设计,学习和运用调查法、访谈法、互联网资料检索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
价值体认 学生了解和探究竹子的象征意义,感悟竹的品格,增强人文底蕴,建立文化自信;增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体验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研究过程和结果
研究过程 我们带领各班围绕“竹文化”开展了四年的研究。第一阶段:蹒跚学步——寻找“竹元素”。三年级研究开始,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为起点,带领各班寻找生活中的“竹”元素,初步感受竹的形态、生长、作用等。这个阶段,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但生动有趣地寻找“竹元素”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竹”的喜爱之情,引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欲望和好奇心。第二阶段:尝试梳理——构建“竹课程”。到了四年级,我们尝试围绕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带领各班初步搭设“竹”课程的框架。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从三大领域中找寻研究范围,各班学生自选课题,每个课题之中又有若干的小专题。学生的研究就围绕着这些小专题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研究问题、查找资料、实地考察、中期交流、尝试撰写小研究报告、结题汇报等,经历研究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反思、改进、提升。第三阶段:空中研学—感悟“竹文化”。到了五年级,疫情来袭,但并没有阻碍我们研究的脚步,反而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云研究”。我们带领教师们指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拓展研究的深度;努力从新的角度入手研究,拓展研究的寬度。学生们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慢慢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第四阶段:成果表达—编辑“竹文萃”。六年级第二学期,学生面临毕业了,竹主题研究也即将结束。学生希望将这几年的研究成果汇总成册,送给自己和母校作为纪念。在任务驱动之下,考虑到学生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成立了“竹文萃”编辑部,分设“策划部”“文编部”“美编部”三个部门,学生化身部长、部员进行模拟岗位体验,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合力完成“七思妙想竹文化”这本“竹与生活”成果汇总手册的设计与制作。通过职业体验的方式,增强个人的社会认知,培养一定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有助于其劳动意识的增强乃至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思考。
研究成果 我们的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竹”,强调设计与实施,通过研究主题实践活动课程我们的成果更是喜人的。
首先,学生方面。一是学习方式改变了。通过主题课程的研究与学习,学生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讨论、提出建议等,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研究。二是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获得了真实体验,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二是五育融合齐并进。在竹主题的研究中,学生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
其次,教师方面。一是形成研究共同体。100%学科教师参加主题实践活动的研究,根据研究小专题,自动联合、融合、结合成新的研究小组,年级协同研究。二是撬动课堂教学。打开视野,留心并发现本学科中“竹”元素,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梳理,进行深入探究,得到新的发现。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入手,最终实现用10%撬动90%,过渡到“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我们的课堂有宽度、有深度、有广度。三是遇见教师的成长。各班教师通过“竹”主题研究,涉猎许多在自己教学领域未曾了解的知识,看到了自己的短板,我们边学边研边干,逐步打开了眼界,也获得了成长。
四年来,“竹”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探索,一路走来,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一路探索一路行走,收获颇多。这个研究到本学期即将结束,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我们将再一次投入到新的研究旅程中。
(文/ 张润霞 杜爱华 姜涛)
“悦享天坛”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研究
天坛,因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而闻名于世,其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古柏群也举世闻名。每天在天坛公园旁边校区学习、生活的培新小学高部校区的学生们,对天坛并不陌生,天坛不仅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更是他们的感情深厚的“后花园”。围绕天坛的丰富内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割裂的单科知识进行关联,使他们形成整合学习经验,建立起整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嵌于自身经验,进行审慎的反思,最终丰富个体经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如何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新小学四年级团队确定了以“悦享天坛”为主题,开展“走近—走进—走浸”天坛的三年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开始了一系列探索。
活动计划
四年级团队的老师,在对主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层层递进的三年探究规划。
四年级·走近天坛。通过多次提问讨论,学习确定小课题的方法,通过实地走访、拍照记录、询问访谈等多种方式解决初步了解天坛概览的实际问题,并能简单介绍天坛。
五年级·走进天坛。聚焦天坛特定景点,通过个人实践、采访询问、分发调查问卷、搜集媒体信息等多种方式,了解该建筑物的多种信息,初探天坛背后的文化底蕴。
六年级·走浸天坛。深入了解天坛,对于天坛建筑艺术、历史渊源、文化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借此传承、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比如“四年级·走近天坛”过程中,团队师生们共同确定了如下小课题:天坛的位置、组成及意义初探;天坛建筑中巧妙的数字应用;天坛游客的情况调查研究;古人祭祀上天的流程研究;如何在天坛跑出自己心仪的路线图;如何绘制天坛古树探寻路线图;如何保护天坛的古树;天坛座椅的布局及改进设计等。
活动经验
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其责任担当意识 在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子课题中,我们摒弃了“老师设计,学生照做”的旧模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决定活动结果的呈现形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过程也应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促进实践能力形成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要素,但目前小学生还欠缺问题意识。例如,在“如何在天坛跑出自己心仪的路线图”小课题组中,教师引导学生基于生活发现并提出问题,边探索,边提问,以如下一连串问题串起了整个活动过程:为什么人们喜欢在天坛运动呢?我们怎么跑出一条有自己班级特色的跑步路线呢?应该如何实现呢?哪个区域适合跑出特色路线呢?如果路线中有需要断开的地方,怎么实现呢?我们怎样跑出有多种颜色的路线图呢?还能不能跑出新的路线?
不停提问、不停解决,在一个又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和质疑精神,也为将来真正的创造性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以创意物化为旨趣激发创新能力的产生 “天坛座椅的布局及改进设计”小课题组中的学生,为了尝试让天坛的椅子变得更为美观,针对天坛内椅子的外观设计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了游客对椅子外观的认知和感受,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及设计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在学以致用的造物过程中激发想象力和动手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形成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当然教师要视学情指导学生创意物化,不能要求所有学生的“物”向科技创新成果看齐,只要学生大胆设计、乐于制作,积极动手实践操作,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活动收获
“悦享天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以来,学生、教师、家长都在交互中獲得了成长。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讨论、提出建议等,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核心素养得以提升。教师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成为课堂的主要方式。家长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家校共育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其对于学生成长的助益,越发积极地参与、支持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在天坛这处世界文化遗产中聆听历史回响,探究天地万物,于时光的流转中,丰盈知识和阅历的行囊,强健追逐梦想的羽翼,舞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与精彩!
(文/张颖 袁久强 王玮)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