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材高产栽培机械化收获技术

2021-11-18荆大成

新农民 2021年28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中药材机械化

荆大成

摘要: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00万hm2,我省省委省政府近年来连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推进举措。截至2020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33万hm2、产量52万t、产值104亿元、效益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以上,均比2018年翻一番,四项指标增速全国第一。目前,全省13个地市108个县(市、区)、森工35个林业局、农垦53个农场,共计3.3万个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中药材种植。2019年、2020年省财政统筹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0亿元,各地配套扶持政策,撬动社会工商资本参与中药材产业投入。今年省财政又安排补助资金5亿元,继续支持中药材产业强县、示范强乡、特色强村建设。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加之人民对中医中药的逐步认识,中药材已经成为我们的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大大、品种增多多、品质变好。由于生态条件多样,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地中药材占全国的市场份额较大,主要的品种桔梗、赤芍、白芍、关防风、黄芩、板蓝根、刺五加、月见草、当归、党参、大黄、甘草、半夏等,我省板蓝根占全国份额的50%以上。而我省50%的份额,近年几乎被大庆大同区和齐齐哈尔泰来县包揽。中药材是省委、省政府确定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推进中药材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是全省发展县域经济、助力脱贫攻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主要抓手。随着全省中药材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在中药材产业链中“第一车间”的大田生产中,由于先进农机化技术及农机具的引进,中药材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也有所增长,尤其是中药材田间生产耗工费时最严重的机械化收获环节。同时,中药材的收获也具有严格的时节性,如不能适时收获,将大大的降低药材的品质,严重影响药农的经济效益,极大的限制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加之,目前农村劳动力匮乏,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推广中药材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尤其是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显得非常迫切。

关键词:中药材;高产栽培;机械化;收获技术

1 典型带动

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中草药处对发展中草药的认识,开始在全省大力发展中草药,年我市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借鉴甘南县巨宝镇种植中草药的其成功经验,确定了赤芍、黄芩、关防风、月见草为中药材重点发展品种,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在海伦市东林乡种植月见草面积133.33hm2以上,在海伦市永富镇吉贤村种植根茎类中草药133.33hm2以上,主要有赤芍、白芍、桔梗等吃,赤芍籽的去年行情好,每斤赤芍籽高达13.5元,有部分农户在中草药上收入就达到5万元以上。永富镇吉贤村书记领头成立道地中药材种植專业合作社,带头种植中药材133.33余hm2。吉贤村是永富镇大村,每家每户都预留一小部分地种植中药材,主要为关防风、赤芍、白芍等等,有实验园,育苗阳光棚室,育苗基地,已实现育苗、种植、销售一条龙的良性发展状态。

2 技术概述

本技术用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一次完成根茎类中药材的挖掘、土药分离、铺放、收集等工序,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作业耗工费时的不足,可有效解决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水平低的现状,是甘肃等药材种植区近年来在根茎类中药材收获环节技术的重大突破,节本增效显著。

3 推广情况

近年,结合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推进,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发展,省上也逐渐开始关注中药材、果业、蔬菜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并且建立了中药材机械化作业示范点,主推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据示范点统计数据,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可节本增效380元/667m2以上,由于节本增效效果显著,该技术很受当地药农、合作社负责人的欢迎,具有很广阔和乐观的推广前景。

4 技术要点

4.1 主要品种收获农艺要求

(1)当归

当归收获一般在10月上旬前后,在当归叶已发黄时割去地上部,使太阳晒到地面,促使根部成熟。10月下旬收获。收获时,在田地的一侧挖出一个截面,再用二齿钩挨排刨出当归,挖刨时不能漏刨,也不能损伤根部。

(2)党参

党参一般于移栽二年后秋季白露前后半个月内收获,也有3、4年后收获的。收获时,先撤掉支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挖取根部,挖出的党参,剪去藤蔓,抖去泥土,摊于晒场,晒至三、四成平呈柔软状,按粗细、大小,用手顺握成把,置木板上,用手揉搓后再晒,这样反复3~4次至晒干或者炕干,扎成小巴。

(3)大黄

大黄一般移栽后3~4年便可收获,在中秋至深秋当叶子由绿变黄时可刨挖。采挖时选晴天先将地上茎割去,再将植株四周的土深刨40~60cm,挖出地下根,抖去泥土,切去根茎部顶芽及芽穴,刮掉根茎部粗皮,直接晒干或慢火熏干,呈黄色时可供药用,根茎称大黄,根及侧根可作兽用大黄(称水根、水大黄)。

(4)黄芪

黄芪一般每年收刨1次,也有两年收刨1次的。在立冬前后收获,收刨时先将地上枯萎的茎叶都割掉,开沟将根刨出,拌去泥土,去掉芦茎,晾晒干后修去根毛,扎成小捆,也可切成饮片供药用。

(5)甘草

甘草收获一般在晚秋或早春,把地上干枯的茎枝割掉,进行刨挖收获,收回的甘草根晾晒几日后,剪去芦头和侧根打成捆,也可切成饮片供药用。

(6)柴胡

柴胡最佳收获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当种子出现黄黑色,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枯黄时可将茎杆连同种子一并割掉,进行脱粒,将茎杆、种子分别晾晒干。其药根一般应在两年后进行采收,可用人工深挖,把所有的药根全部挖出,不能采取直接拔出,以防断根影响产量。药根应分类整理,大小一致整齐,扎成小把。

4.2 机械化收获技术要求

(1)适时收获

根茎类中药材一定要根据其特性及生长特点,进行适时收获,适时采收药材质量、产量与季节有密切关系。

(2)土壤湿度

现有大部分根茎类药材收获机是在原有的深松铲及振筛式块茎类收获机基础上,根据中药材的特性改制而成的。故在机械化收获时,为保证作业质量,一般在土壤绝对含水率不大于18%,80%茎叶枯黄萎蔫时收获为宜。

(3)挖掘深度

根莖类中药材生长深度一般在5~60cm的范围内,不同的药材因其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生长长度、深度,故在机械化收获根茎类中药材时,挖掘深度应能达到不同药材品种生长深度、长度的要求。

(4)收获质量

根茎类中药材的机械化收获技术,虽然大幅度的提高了药材收获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机械化收获技术所配套使用的相关收获机械,进行药材收获作业时在损伤率最低的情况下必须要保证较高的挖浄率和收获后地表的平整性。现有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其作业质量验收标准挖净率≥95%,伤损率≤5%。

4.3 机械化收获技术要点

(1)作业前的准备

①机具的安装

机具安装按照使用说明书中有关要求进行,牵引式机具与拖拉机挂接要正,拖拉机的牵引中心线要求与机具的阻力中心线基本重合;机具挂接后,通过调整使机具达到水平位置。

②地块的准备

填平沟渠、洼坑,铲平横向埂、垄,清除石块等,以便安全作业。

③机组准备

收获机技术状态良好,根据农艺要求对各项作业参数进行调整;配套动力应达到要求、技术性能良好,挂接件齐全,液压悬挂机构性能良好,操作灵活;在运输的过程中拖拉机液压系统应处于升起状态,防止挖掘铲与地面碰撞。

④人员准备

拖拉机驾驶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证照齐全并有丰富的作业实践经验,并应配备相应的捡拾及收获整理人员。

(2)挖掘深度调整

机具的挖掘深度由拖拉机后悬挂系统和机具限深轮来控制调整。首先通过调节限深轮立柱上定位螺栓的位置进行大范围调整,使其挖掘深度基本达到要求,然后通过调节拖拉机与机具连接的中央拉杆的长短对机具挖掘铲的入土角和深度进行微量调整,从而调整到适合农艺要求的机具挖掘深度。

(3)安全要求

①作业时挖掘机上严禁坐人。

②作业时禁止清理堵塞物。

③排除故障时,应使挖掘机降至最低位置。

(4)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①拖拉机起步前必须观察周围有无非作业人员或其它障碍物,鸣号起步。

②正确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类型、湿度、坚实度、生长深度等选择作业速度,作业时应匀速行驶。

③作业中驾驶员应全神贯注,保证走直走正,随时观察机组的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

④作业季节完毕后,清洁保养机具,切割松土刀和挖掘深松铲刷上防锈润滑油存放。

5 适宜区域

随着近几年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快速发展,该技术技术适宜推广的地区逐渐在扩大,目前除了各别地力条件较差的地区,其他中药材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区基本上均采用机械化收获技术。

参考文献

[1] 车建海,柳继荣.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J].农机科技推广,2017,180(10):51-53.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中药材机械化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