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2021-11-18杨元伟

新农民 2021年28期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业经济

杨元伟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在农业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重视对农业科研人员的培养、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持续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搭建起由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格局这些农业科技投入视域下农业经济增长发展的路径,旨在实现农业发展的升级。

关键词: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农业经济

0 引言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始终是农业领域的关注与研讨重点,受到土地资源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依托农业科技投入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相应策略值得重点探究。

1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对于农业科技投入而言,其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具体来说,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条件下,农业科技更新速度更快、发展成效更加明显,支持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产能的增高,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可以说,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农业科技投入能够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

2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联系的特点分析

第一,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经济增长的逐步递减式影响。结合前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农业科技投入能够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依托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水平随之提升,为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提供支持,实现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农业产能的增加。但是,农业科技投入并非直接对农业经济产生影响,存在滞后性。同时,在某一技术普及应用后,其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比例会随之下降。

第二,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联系。站在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联系性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始终维持在动态均衡的关系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农业科技投入增高,而受到这种刺激的影响,农业经济也会随之表现出增长的状态,这种关系就属于动态均衡。同时,在某项科学技术无法对目前农业生产需求进行切实满足时,依托农业科技投入并落实农业科技创新,则可以达到进一步驱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农业科技投入包含在持续性行为的范畴内,此时,农业经济增长会受到这种持续性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动态平衡的状态。

第三,农业刚性需求下的农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联系。站在农业刚性需求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粮食需求也随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与相对应的,就是我国的国土面积、水资源等并不会同时增多。基于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切实推行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此替代原有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同时,农业科技投入也需要转变为逐年稳定增长的机制,依托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更新。这种农业科技投入不仅需要政府财政投入的支持,还需求着农业生产主体的切实配合,实现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结构等内容的调整,保证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匹配,推动农业生产的与时俱进,促使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成为现实。

3 农业科技投入视域下农业经济增长发展的路径探究

3.1 增加在农业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

结合前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增加,必须要强化对农业科技的发展,而这需要充足的人力与资金支持。基于这样的情况,需要适当增加在农业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在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性作用,除了要加大财政投入之外,还应当构建起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促使农业科技投入可以保持在稳定增长的状态下。同时,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研发领域,鼓励个人、企业、农户之间组建起利益共同体,实施更具市场化特点的资金筹集方式,保证农业科技投入资金充足性的同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除上述几项内容之外,还需要在扶持“三农”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三农”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保证各项“三农”扶持资金及时到位。加大对“三农”扶持资金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實专款专用,促使“三农”资金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2 重视对农业科研人员的培养

人员支持也是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包含在农业科技投入资源的范围内。实践中,应当持续加大对农业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实现区域农业经济的更好增长。在此过程中,需要搭建起科学的、可行的农业科研人才选拔标准与考核制度,保证进入农业科技领域的人才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保证其具备市场竞争力,以此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农业科研团队,真正意义上实现为农业科技留住人才。

支持区域内农业院校的发展,切实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种植的现实情况实施专业建设,促使相应毕业生人才成为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升级的人才。另外,还应当着重对区域农业人口的总体素质展开增强,依托农机、农药化肥科学使用技巧等农业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促使区域内农业人口的生产效率、生产力提高,全方位实现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1]。

3.3 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

对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机械化发展而言,两者之间具有相对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升级的同时增加区域农业经济收入。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着重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例如,如果区域内包含山地丘陵地势,则应当在引入大型农业机械的同时,针对山地丘陵投入小型农业机械。第二,创新研发农业生产机械的过程中,积极引入先进农业科技,实现对农业生产机械适应性的持续性优化,推动区域农业生产的升级。

3.4 持续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当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就拥有了最基本动力,此时,想要促进农业更好增长、切实发挥出农业科技投入的全部价值,就需要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展开进一步完善,促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得到更高效率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工作入手完成:第一,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具体项目落实分类以及针对性管理。在此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国家重大项目、涉及公众利益的项目、前沿性更强的项目等的分类,同时,应当设置专项管理人员[2]。第二,持续更新现有的农业科技体系,针对包含于该体系内的不同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差异性项目实施分类评价。在此基础上,应当构建起第三方评价制度,以此实现对各项工作展开、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促使其工作责任感、积极性得到增强。

3.5 搭建起由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格局

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来说,整个过程需求着大量且稳定性强的资金支持,因此仅仅依赖于财政资金的投入并不能充分满足相应资金需要。基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展开对农业科技资金支持供给模式的更新调整,避免农业科技创新受到资金投入方面的影响与限制。为实现上述目标,搭建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格局、多渠道供给格局是必然选择,以此促使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主体不断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着重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内容:

第一,持续加大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投入,提升资金支持力度。在当前的实践中,多数国家用于农业科技支持的财政投入在总体财政支出中占据着加高水平,出于对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实力以及出创新能力的考量,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切实发挥出“绿箱”政策的现实价值,持续加大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投入,提升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更新优化,也体现出对农村群众增收的支持。实践中,可以从立法层面入手,依托法律手段保证国家、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投入额逐年递增,并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科技投入的条件下,新增设的财政支出,并保证相应新增财政支出更倾斜于农业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切实维护财政指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增长量高于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量,展现出政府部门(财政投资)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性地位,构建并推行农业投入长效稳定性的增长机制。

第二,促使政府部门财政投资的导向性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由此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渠道进行拓展,结合相关政策的发布,实现对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门槛的下调;构建起农业科技投资专项风险基金,优化并推行基于农业科技的风险投资及风险分散机制;发布税收优惠政策、发放财政补贴,鼓励、引导更多的投资主体与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以国家及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农业科技多元化融资体系,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对大量且稳定资金支持的需求。

4 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农业科技投入能够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通过增加在农业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重视对农业科研人员的培养、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持续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搭建起由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格局,保证了农业科技投入的充足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尧,马莹莹.口岸城市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長的动态关联效应分析——以黑河市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8):7-10.

[2] 黄红光,白彩全,易行.金融排斥、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18,34(9):67-78.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农业经济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及创新
微信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浅析南疆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