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传承现状

2021-11-18胡俊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云南民族

文 /胡俊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边境环境复杂的地区,在推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有效结合,为边疆的和谐稳定提供依据。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云南少数民族而言,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稳定民心以及提高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有重大的意义。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东南延伸部分,山岭与谷地高差极大,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都具有复杂的的因素。在众多的高山和河谷,形成了同意民族大分散、小聚居,不同民族交错杂居、和谐共处的格局[1]。因此云南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生态,复杂多变的社会条件,多种族群的交汇、碰撞,形成了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云南省内有阿昌族、独龙族、德昂族、佤族等15个特有民族。这些民族借助自己的智慧、勤劳,处于这片土地中,构建出各式各样的文化。在文化长河中,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即少数民族文化中十分关键的构成,其各项价值、发展不但获得政府所给予的重视,也逐步进入至学术领域相关人员的视野中。

1 云南特有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

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这也成为学者们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要靠文献、图片、音频资料、当地居民口述等方式进行保存,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一共有15个,经统计共有236项体育项目。不同民族所衍生出来的项目数量也不同,例如项目最多的傈僳族有32项体育项目,而最少的德昂族只有两项。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状况较好、知名度高的一般都占据地形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更方便被外人了解和体验,例如回族的“形意六合拳”等不占优势的少数民族项目,以怒族的“怒球”为例的少部分民族体育项目就因为传承和发展困难而濒临消亡。

1.1 在世居少数民族方面

处在坝区或是河谷中的少数民族,其生活较为富裕,交通也较为方便,其能够进行娱乐、健身;处在半山区中的少数民族,其生活较为贫困,各类体育活动与平时的生活间紧密相连,处在“半封闭”的状态下;处在高山或是高寒区中的少数民族,其较为滞后,各类体育活动大多都即狩猎、攀爬等,处在“原 生态”的状态下。

1.2 在城乡居民方面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城乡居民所进行的体育运动大多都较为简单,且对各类技术、场地具有较少的要求,比如,散步、打篮球、打太极等,其形式大多即“个人”、“与亲朋一起”。

1.3 在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方面

主要有省级民族运动会和州市级运动会。云南省的少数民族运动会是由云南省民委、省体育局主办,由云南省内各地州市承办,除了第1届、第2届以表演为主外,自第3届,包括竞技、表演,在第7届,把表演分室内、室外[2]。自第5届,已经基本上构成四年一届。至此已经开展了十一届,由此证明,云南省民运会中的各项竞赛项目已经逐步与全国民运会间彼此接轨,各项规则也愈加健全、完善,规模有所扩大,人数也愈来愈多。云南16个州市,部分州市十分关注民族体育,构建出较为完备的竞赛机制,具有完善、健全的场地、设施等,同时备战省级民运会;而部分地、州不够关注民族体育,不具有相应的体育设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与其他运动会一同进行。

1.4 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方面

在云南,其少数民族有关的节日超出170余个,在节日来临后,人们会进行狂欢、聚集,进行各式各样的民族体育活动,比如,彝族的火把节、佤族的摸你黑等。

2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问题

2.1 保护观念与意识较为淡薄,社会总体的参与度较低

处于现代体育文化所给予的冲击下,加之人们愈加追求经济,使群众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降低,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安全性、场地等方面所具有的要求均给其推广、宣传给予部分困难;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被归“非遗”所具有的认知较少,保护观念、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被归“非遗”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无法获得相应的保护,部分口传类项目正逐步出现消失。

2.2 传承较为“被动”,具有损毁、流失

在云南,具有许多少数民族,其相应的传统体育具有数百类,但是,被归“非遗”的较少,且在这类项目得到“申遗”后,是得到传播亦或是出现“束之高 阁”,依旧需要进行考量;同时,被归少数民族运动会中的各类项目也较少。此外,在云南,其特有民族传统体育相应的商业化发展出现过度开发,其最为核心的文化精髓受到遗弃,过量的娱乐化、商业化使得文化本真出现丢失。

2.3 城市化有所增快,生存土壤较少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逐步被边缘化,处于市场所倾向的利益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出现误读、扭曲,形势较为严峻。城市化进程也会增快各个少数民族间所出现的交融,加之现代文化所给予的“侵蚀”,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被时间压缩、形式改变等所冲击,需要应对生存危机、发展困境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3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SWOT分析

3.1 优势

①由于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形成小聚集、大杂居的生活环境,所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比如景颇族“目瑙纵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很强,是云南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的直译,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在德宏州景颇族聚居地,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就是目瑙纵歌节,村村寨寨都要举办目瑙纵歌。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陇川县申报的“景颇族目瑙纵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瑙纵歌盛会既是景颇族狂欢的节日,也是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纽带,更是维系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景颇族是跨境民族,同时它还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②具有特色的民族体育,因为有旅游方面的需要,云南有民族村,在民族村内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比如白族的射弩、秋千、霸王鞭,傈僳族的爬刀杆,纳西族的东巴跳,傣族的泼水节等,这些均即游客能够参与的项目,能够使得游客处在好奇、提升身心健康等前提下,加入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不但能够推广、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还能 够增多参与总人数。

③政策具有优势,国际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率先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体育。”这对民族体育给予生态、基础性设施等方面的保证,也给予许多政策方面的优势[3]。把此当作契机,云南可以把旅游、体育间彼此融合,开展独特的民族旅游体育,从而获得云南民族传统节庆旅游体育。

3.2 劣势

缺少专业性人才,体育观念、意识较为淡薄和基础性设施不够健全、完善,因为体育旅游专业课程较少,使得体育旅游类人才不够,而体育旅游方面的全能型人才更少,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部门即其主导,对其进行各项规划,而对于体育部门,其没有加入,更是谈不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监管、规划、运行等,制订出专门发展、政策等方面的保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进行的开发、应用较少,使得村民、游客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认知较低,体育观念、意识较为淡薄。在基础性设施构建方面依旧具有部分问题。其一,在交通方面,机场、高速公路等与旅游区间衔接不够;其二,在基础性设备方面,旅游服务中心、卫生间、停放车辆中心等有关的基础性设施总数较少,较难满足于旅客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各项需求。

3.3 机遇

云南构建“民族团结示范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其能够在云南构建“民族团结示范区”期间激发起人们敢于拼搏、自强自爱的精神;构建云南各个民族间团结拼搏、社会平稳的形象;体现出云南十分繁多的民族文化类型;充实旅游种类、助推云南旅游领域得到可持续性发展;使民族体育运动水平提升、宣传推广云南,使得云南能够走向世界。构建“民族团结示范区”能够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给予更多的机遇。

3.4 威胁

现阶段,云南的体育旅游处在发展时期,且我国许多地区均在应用自己的优势开发旅游,而其中,与云南十分类似的体育旅游较多,比如,新疆、内蒙古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其均具有十分充足的旅游资源,竞争较为激烈,加之多样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更为完善、健全的旅游设施等,这些均给云南民族传统节庆旅游体育给予相应的威胁。

4 云南特有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保护

4.1 发掘、归整特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对于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其即人类文化遗产中十分关键的构成,很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持良好原生态性。在城市化建设后,在民族地区中的部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记载方面具有部分疏漏、失误,部分项目将要出现失传[3]。所以,需要至“原生态”少数民族聚居区 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在保持好这一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发掘、归整各类原始素材,对原本的记载加以归整、加工。

4.2 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

近年来,云南在国家级社科课题、省级社科课题等有关的立项课题中,仅涉及部分特有性少数民族,比如,傣族、哈尼族等。由少数民族聚居地来说,许多有关的资源依旧具有相应的原生态性,因此,需要构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相对应的理论系统,并制订出云南民族体育中长期的战略、途径,把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当作龙头,把各个高校中的教师当作研究、分析的主体,获得更多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方面的分析、研究。

4.3 构建省级、市级、县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在构建少数民族体育基地后,能够保护好少数民族体育,并提升民族竞技质量、水平,让各个民族地区中的经济得到极大地发展,培养、教育出更多少数民族方面的体育人才。所以,需要先构建省级少数民族体育基地,省级体育局、高校即其核心;其二,需要构建市级少数民族体育基地,依托于云南各个地州中的体育局、高校;其三,需要构建县级少数民族体育基地,依托于县级体育局、基础性设施更为理想的中学、小学。这三级基地需要处于省级民委、省级体育局所给予的支持、监管下,增强对各个基地中的师资进行教育、培训,各个基地需要应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培养、教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骨干团队。

4.4 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库

云南特有民族资源丰富,在特有少数民族中一共发展和创建了236项民族传统体育,比如纳西族的“东巴跳”、白族的“霸王鞭”等发展较为完备,部分较难得到传承,比如,基诺族“跳嘎”、怒族“怒球”等。因此依托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资源,构建特有民族资源库尤为重要和紧迫,能够给云南少数民族体育给予更多的资料,便于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方面的应用,并让人们认知到云南少数民族有关的历史、发展,给培养、教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给予更为良好的教学氛围。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其即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十分关键的构成,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品格、内涵。在构建体育强国的前提下,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需要进行更多的改良、优化,加入至世界体育沟通、交流,把文化自觉渗入至生活,把人文价值渗入至竞技,以满足于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各项需求,助推世界体育文化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云南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