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目标下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1-11-18肖建国刘伟范才清
文 / 肖建国,刘伟,范才清
1 研究目的
习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继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来,学校体育掀起一股课程改革的新一轮冲锋号。过去20年地探索,在“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体育课程理论指导下[1],初步构建了“选项+俱乐部”、“课堂教学+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三元一体、“课堂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一体化模式”[2],以及“多层次、内容丰富的“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3]。大学体育课程的功能也从单维的身体生理意义的“增强体质”发展到“掌握三基”、“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再扩展到“促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发展”[4]。显然,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推动大学体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面对新时代要求,学校体育在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实现由“三维目标”向“四位一体”、“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转变的形势下,完善现有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已成现实急需。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搜寻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研究的论文,了解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脉络及最新成果。
数理分析法:通过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近三年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近四年学生体质变化的情况。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2017、2018、2019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构建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的理论依据
3.1.1 “四位一体”理论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学校体育在帮助学生体育锻炼中,使学生“享受乐趣、强健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四位一体”的目标[5]。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要求,既是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更是我们构建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3.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论
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将核心素养作为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构想与行动指南[6]。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演变为教育领域的时代主题,学校教育的价值旨趣开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育[7]。我国于2018年正式实施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是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8]。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课程设置的核心目标,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由三维目标向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转变的历史必然,更是构建大学体育课程的理论选择。
3.2 构建大学体育课程的原则
3.2.1 享受乐趣原则
使学生把学习体育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把学习体育变成一种“乐趣”,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喜欢体育”但“不 喜欢上体育课”的尴尬现象。
3.2.2 强健体质原则
作为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体育课,其根本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牢记“健康第一”宗旨,这也是其与其他课程最本质的区别。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改变,“大学生身体素质连年持续下降”[9]。因此,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然是我们大学体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2.3 立德树人原则
这不仅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普遍要求,更是体育学科贯彻“课程德育”的优势所在。贯彻立得树人,就是要按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
3.2.4 发展核心素养原则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连接立德树人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的桥梁[10]。因此,我们要把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贯穿于课程课程设置始终,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3.3 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健康第一,重点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增强;搭建俱乐部平台,设置多门课程项目,开设多层次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运动习惯,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加强课外锻炼的考核比重,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使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充分发挥体育俱乐部高级班会员的组织、指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级别、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促进课堂教学与运动竞赛的结合,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3.4 “四位一体”视角下提升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路径
“课程化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重要方式”[10],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要从课程构建的高度进行把握,要把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设置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全过程。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品德是指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8]。
本研究以体育俱乐部为平台,设置不同层级的课程,把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分层转化”到各级课程班级当中,使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对不同层级班级设置不同“典型少数”课程情境,如通过“体育竞赛”这一教学情境,通过对不同层级班级竞赛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体育竞赛”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学习,使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此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设计的最优路径。
3.5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构建
3.5.1 课程模式
自2016年开始,通过四年多的探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构建了“体育基础课+体育俱乐部+体质测试”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其中大学第一个学期以行政班为基础,男女分班进行体育基础教学。大学第二学期开始至第六个学期,实行俱乐部模式进行教学。体育俱乐部设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运动基础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时间、教师参加学习。申请进入体育俱乐部中、高级班学习的学生需通过学校组织的测试方可进入。体育俱乐部中级班为各院系储备体育代表队队员,体育俱乐部高级班为学校体育代表队储备队员。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
3.5.2 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大学体育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6个学期共计144学时4个学分的体育课程(第一、二个学期每个学期36学时,各1个学分,第三、四、五、六个学期每学期18个学时,各0.5个学分),我们将大学体育课程设为体育基础课程、体育俱乐部课程两大类。
3.5.2.1 体育基础课程
其中学生“锻炼习惯”评价要求男生全学期完成100公里校园定点跑,女生全学期完成90公里校园定点跑。此外,全学期每个学生还要参加10次由“体育健身社团”组织的“操课”练习或“体适能课程”锻炼。“知识与情感中”的科学锻炼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学习通”平台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评分(如表1所示)。
表1 体育基础课程
3.5.2.2 体育俱乐部课程开设项目及课程级别
根据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场地、师资、器材等条件,开设了15门运动技能课程,其中7门课程开设了中级、高级班课程,其他项目只开设初级班课程。另外,还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供身体有疾病的同学选择(如表2所示)。
表2 体育俱乐部课程开设项目及课程级别
3.5.2.3 体育俱乐部各级课程班课程
大学体育俱乐部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三个层次,各级班课程具体设置如下(如表3所示)。
表3 体育俱乐部初级班课程
其中学生“锻炼习惯”评价要求男生全学期完成100公里校园定点跑,女生全学期完成90公里校园定点跑。此外,全学期每个学生还要参加10次由“体育健身社团”组织的“操课”或“体适能课程”锻炼。“知识与情感”中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学习通”平台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评分(如表4所示)。
表4 体育俱乐部中级班课程
专项运动能力中的“各级竞赛”指学生在参加各级竞赛所取得的成绩。“知识与情感”中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学习通”平台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评分。课外“专项运动素质”练习,由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以“作业”的形式发布给学生,学生拍摄练习视频,上交视频作业。
(3)体育俱乐部高级班课程
“知识与情感”中的“科学训练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学习通”平台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评分。课外“专项运动素质”练习,由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以“作业”的形式发布给学生,学生拍摄练习视频,上交视频作业。“课外辅导”指对初级班、中级班会员的技术辅导,“组织比赛”指协助俱乐部组织的二级学院、全校性的单项运动竞赛(如表5所示)。
表5 体育俱乐部高级班课程
4 研究结论
构建“四位一体”目标下的“体育基础课+体育俱乐部+体质测试”课程模式,以“立德树人”指导,以行政班为基础,采用分类(男女)、分阶(基础、俱乐部)、分级(初、中、高)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培养提高其体育核心素养。经过四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发现:本目标模式指导下的学校体育育人效果得到全面体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学校体育文化得到极大丰富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