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厂的音乐艺术成就初探
2021-11-18陈国联
文|陈国联
易大厂(1874-1941),原名廷熹,又名孺、韦斋等,广东鹤山玉桥村人。毕业于广雅书院,进修于上海震旦书院(复旦大学前身),后留学于日本,读师范类,通日、法、英等多种外文。擅音韵训诂和诗文词曲,旁通法学、佛学,擅书法、篆刻、绘画等。
易大厂是民国学人中一个货真价实的通才,其艺术乃至文化价值长期被历史所遮蔽,朱袒谋、章太炎、钱仲联、龙榆生、沙孟海等学者对其皆有极高的评价,著名书法史学者孙洵评述“岭南擅书画篆刻者代不乏人,若求能以一身兼精文、诗词、书画、篆刻、音乐、言韵、训诂、佛学者,民国学人中当推易大厂。”
大厂于1911年投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并追随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其间,在国民党秘书长胡汉文手下担任秘书工作。曾于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秘书,也曾任职于国民政府印铸局,任局长、技师。民国十二年(1923)后,历任暨南大学、国立音乐院、北京高等师范学院等高校教授。曾任“冰社”社长,社员有罗振玉、梅兰芳等。晚年寓居上海鬻文书印画艺。
易大厂先生
本文试从音乐方面概述易大厂先生的主要成就。
著书立说,积极创建我国的现代音乐
大厂博学多才,除了诗词书画篆刻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之外,在音韵词曲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1927年,大厂受邀到国立音乐院,即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任职,该音乐院是我国最早的一所音乐类的高等学校。大厂和萧友梅先生(第二任院长)为当时国立音乐院的第一批教授,其间,大厂还担任当时全国著名的《音乐杂志》的主编。
早年大厂与萧友梅一同留学日本,后二人同时任职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两人在孙中山手下任秘书,其间二人合作创作了新体歌词、曲,并出版书籍《韦斋曲谱》《声韵新解》《梅花新声》等。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将在学堂开设“乐歌”一科,而民国十一年(1922),国民政府又将“乐歌”改为“音乐”一科,《今乐初集》是大厂和萧友梅二人于1922年完成的,而1923年又共同完成《新乐初集》,1924年合作出版《新学生唱歌教科书》。客观地看,《新学生唱歌教科书》是我国各级学校最早的音乐教科书。大厂和萧友梅二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创作出版歌曲数量之多实为罕见,更重要的是,易、萧二人以旧式音乐谱曲填词的方式,将西洋乐曲引入中国,大厂虽是传统文人,但思想并不保守,除传统的箫、笛外,更提倡用西方的钢琴、大提琴等乐器来伴奏唱词,以更好地表达音乐美。可以说大厂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创立和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厂、萧友梅实为中国新音乐的先行者、缔结者。
创作了多首经典歌曲的歌词
大厂诗词功底深厚,且精音韵、训诂,我国近百年来的一些经典歌曲的歌词都是他创作的。
1.创作了我国第一首艺术歌曲《问》的歌词
萧友梅(1884-1940),广东中山人,早年与易大厂共同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有“中国现代音乐之父”之称。著名的艺术歌曲《问》,是萧友梅先生作曲,易大厂作词,创作于1921年左右,1922年初发表于萧友梅的第一本歌曲集《今乐初集》。当时的中国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可谓内忧外患。歌曲以问句的形式开始,展开了对人生和生活的哲理探索,反映了当时民族的痛苦和彷徨,启示了国民在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之际,应勇敢地站起来,肩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
《问》是我国较早的著名艺术歌曲,其在艺术性和思想上都有很高的水平,100年来,在我国的音乐界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国内的很多著名歌曲家十分喜爱这首歌。有亚洲第一男中音之称的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张立萍等歌唱家也经常演唱此歌,作为他们的保留曲目。《问》也是国内很多音乐方面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指定选唱的曲目之一。
2.创作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院歌歌词
歌曲《问》
《国立音乐学院院歌》
国立音乐院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与民国时期的著名的教育家、音乐家萧友梅于1927年11月共同创办的我国第一所音乐高等学校。冼星海、贺绿汀、丁善德、张曙等一些推动我国音乐系事业发展的著名音乐家,是该院的首批学生。易大厂是该校第一批受聘的两名教授之一。该音乐学院位于上海市陶尔斐司路(今南昌路),1929年7月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1956年年正式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位于江湾市学路)。国立音乐学院创立不久,易大厂作为该校的国文诗歌教授创作了校歌的歌词,萧友梅先生谱曲,两大教授携手,歌曲内容上表现了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技法上展示了当时音乐、文学创作的顶级水准。
从歌词上看,古朴、工整、押韵,巧妙地将四言、五言、七言相结合,看似古风盈盈,具有儒家风范,却又带有强烈的新时代印记,激励莘莘学子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努力拼搏。
多年来,每当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庆或学生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师生们便引吭高歌,唱起了这首由易大厂先生作词的校歌。
3.创作国立同济大学校歌歌词
1927年,国民政府重新遴选确立国立大学,同济大学成为首批国立大学之一。张仲苏被任命为校长。为了团结广大师生,继承和发扬同舟共济、振兴中华的精神,学校创作了《同济大学校歌》。
校歌由易大厂作词,著名音乐家萧友梅作曲。面对当时中国贫穷落后、深受列强侵略压迫的现状,针对学校当时设有医工科的实况,大厂创作歌词时将歌词分成学工、学医两段。
第一段是崇尚学工,振兴工艺。
“好一片中华大地,不振兴工艺,真可惜,真可惜!同有耳目,同有手足,同有心思才力,不作工负了好教育。勤劳、诚毅,提携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振兴工艺!”
第二段崇尚学医,健康身体。
“好一片中国大地,不健康身体,真可惜,真可惜!同有心腹,同有肌肉,同有起居饮食,不学医负了好教育。慈爱仁义,扶持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健康身体!”
为了提高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必须加强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在胡庶华、翁之龙两任校长领导下,经过一系列努力,1937年正式成立了理学院。校歌相应增加了一段提倡学理、格物穷理的歌词。
“好一片中华大地,不格物穷理,真可惜,真可惜,同有头脑,同有智慧,同有星辰空气,不学理负了好教育。明澈清晰,训练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格物穷理!”
国立同济大学校歌,反映了当年广大同济师生“读书救国”“工业救国”“医学救国”“科学救国”的理念和情怀。老校友们每当唱起这首校歌,眼前就会呈现出当年峥嵘岁月和校园生活的情景。
《同济大学校歌》
《三民主义歌》
4.《国民党党歌》歌词的撰写人。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继续奉行“三民主义”。国民党内纷纷提出要有一支党歌。
1928年10月8日,国民党173次中常会上常委戴季陶提出,民国13年即1924年,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训词”,文意甚合于党歌之用,建议作为中国国民党歌歌词,得到与会者的同意,其后在全国征集此歌的曲谱,经过审定从100首来稿曲谱中评选出由江西人程懋筠所创作的曲谱作为国民党党歌的曲谱。如此国民党的党歌就诞生了,此歌后来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
一直以来,有些学者以为,《国民党党歌》歌词来源于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总理训词”。而该训词的来源是易大厂在1918年担任元帅府秘书处官报组秘书时,所撰写的关于“三民主义”的相关文章。故此,认为《国民党党歌》歌词为易大厂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