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贤守望者

2021-11-17任海龙

文史月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书画文物书法

任海龙

任桂武(1914—1970),字曼棠,号折扶,又号绵上生,也称曼堂、谩覃、桂五,室名静观楼、九存居、三世书画馆。山西介休人,祖籍河南沁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著名的文物鉴定家、收藏家。精于书画鉴定,善鉴各类古籍善本碑帖,对瓷玉铜杂、文物古建皆有涉猎,亦能书画、治印。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次捐献珍贵历史文物,为祖国文化的传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任曼棠生平

1914年,任曼棠出生于一个亦商亦儒的书香门第之家,祖父任宏璧(1855—1935),字玉如,号成德,于清代同治晚期在介休开设鸿文蔚书局,以经营文房四宝、古籍碑帖为主,兼及书画古董。5岁起,由祖父教认字帖,并习书法。13岁时,在父亲任筱全的教导下,学习各种古籍善本的鉴定及经营书局生意。18岁,到北京琉璃厂学习书画古籍鉴定,游学于荣宝斋、古欢阁、大雅堂、文友堂, 问道于李拔元、付子通等业界前辈,眼界为之大开。

任曼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任曼棠与介休文人墨客多有往来,并拜王学信为师学习篆刻,随王鋆学习书法,与董重、曹淮、王立民等一同考据金石文玩,成忘年之交。交游日广,学识日进,陆续收藏到介休大靳村郭家、义棠镇岳家等乡贤的大批文物史料。

20世纪50年代,任曼棠与时任山西省图书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鑫联系,将珍藏的清袁江《高士消夏图》捐献给国家。并拟将家藏历代释道梨木经版3000余块捐献国家,后因故未能如愿。同时他积极投身到新中国文物博物馆的建设事业中,山西省博物馆、太原市文物商店、太原市晋祠傅山纪念馆等单位纷纷来函,请其代为征集文物艺术品。先生不辞辛劳,以步当车,在三晋大地寻找线索,实地考察,收集到大量文物,往返于介休与太原之间,与山西省内的文物工作者密切交流,为文博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任曼棠曾参与筹建傅山纪念馆,因其对傅山作品独到的鉴定能力,拟调该馆工作。1966年夏,任曼棠陪同时任山西省博物馆副馆长的高寿田和北京的筱孟同志前往介休东郭考察郭有道碑。后高寿田来信“捎来傅题郭有道碑拓本并释文,谢谢,对你关心文物事业的精神,可钦可敬!”高副馆长对先生所做的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委婉告之,傅山纪念馆已经停止筹备。并说:“你的三个孩子,都支持把家藏文物捐给国家,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清·袁江《高士消夏图》

1965年,任曼棠次子、三子双双应征入伍,并多次荣获“五好战士”称号,“文革”中,先生的收藏以军属家庭身份得以保全。1970年,任曼棠先生去世。

任曼棠一生致力于文物艺术品的收藏、整理、研究,是近代介休文化重要的传承者和守望者。

任氏后人捐赠古籍

1980年,任氏后人经多方联系,将家藏古籍善本六百四十二部册、书画两百余轴,捐献给中国书店。

1982年,任氏后人向介休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捐献包括嘉庆版《介休县志》《处园尺牍》在内的各种文献碑帖百余册。近年来,在介休文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介休文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先生曾经视若生命的文物也终于开始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介休文史资料、乡贤遗墨是任曼棠的收藏重点。山西著名学者常赞春曾记载:“清中叶以来,则洪洞董氏,介休白氏、曹氏,祁县孙氏,太谷曹氏、孙氏,均以雄资好事,特设书库储藏。”民国年间,随着介休最后一批科举文人的离世,他们的后人多无力守成,法书名画、古籍善本散出颇多,而诸家之词稿文翰则几无人问津。任曼棠在这一时期抱着敬古崇贤的情怀,深知这些文献资料对介休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对?山尺素、處园词稿、诸家印章、寸笺翰墨,不遗余力地访求,并一一整理成册,完整地保留了晚清民国介休的人文历史文献。

任曼棠先生旧藏的介休乡贤史料,除捐献于介休市史志办的一部分之外,近年来,鸿文蔚后人在整理先生遗存的过程中多有新的发现。

清末民国社会动荡不安,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山西票号也走向末路,介休曾经显赫一时的晋商家族皆难逃此衰败之命运。20世纪30年代,任氏有幸收藏到包括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及释道梨木经版在内的一批古籍善本,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后被带到北京,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关于该书的发现始末,在《中国古旧书报刊收藏交流指南》中有这样的记载:“1931年,琉璃厂旧书收购商张修德用10块大洋在介休购到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刻本《金瓶梅》一部……张修德返回北平后,又以500块银元的价格将此书转手卖给了文友堂书铺。”而该书在介休之流传过程,任曼棠在《呈为呈献国故文物稿》中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原版出处,系介休城南二十里,大靳村收藏家郭可观处,由家父于其后代以重价购得之。”大靳郭氏宗族在介休历史上颇有名气,清代光绪年间,号称“二大王”的大靳乡绅郭可观在全国很多地方开有商铺、票号,还开办了印刷厂,以义行闻名乡里。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正是来源于介休大靳村郭可观的旧藏。

鸿文蔚任氏以贩书起家,然任曼棠先生旧藏之古籍善本,已尽归中国书店,往事如烟,缈难求考,而碑帖之类,幸存尚多,若得机缘结集出版,当能管窥曼棠先生之碑帖收藏情况。

三幅藏品小考

任曼棠诸多文物收藏中,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书画收藏,仅傅青主书法曾多达十几件。藏品中不乏宋元之作,如苏东坡、米元章、赵子昂等,虽囿于缘分,惜多难精。然明清之法书名画,精品连连、不胜枚举。徐邦达、刘光启、吕铁山、李德仁等著名书画鉴定家都曾至其家鉴赏书画,发现了张瑞图《群峰飞瀑图》、刘俊《笔阵图》等珍贵艺术品。现仅择其三共赏。

明·刘俊《笔阵图》

刘俊《笔阵图》轴刘俊,字廷伟,明代宫廷画家。工山水人物,院体风格。此图纵122厘米,横68.5厘米,绢本设色。画中绘一人蓬发跣足,左手持书卷,右手执笔吮毫,身背葫芦。人物肖像勾染细致,衣纹以纵笔写出。墨线劲健有力,谨严洒脱,线随物变,质感极强。头发用细如游丝的线条勾出,加以墨色渲染,使之蓬松自然。画幅左侧署“刘俊写”三字行书款,下钤朱文方印“日近清光”。

尽管刘俊为明代中期著名宫廷画家,但其传世作品却寥寥无几,目前仅知故宫博物院藏其《雪夜访普图》,中国美术馆、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各藏一件《刘海戏蟾图》,天津博物馆藏其《四仙图》等数件而已。因此,刘俊的《笔阵图》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明代绘画精品。

明·张瑞图《群峰飞瀑图》

张瑞图《群峰飞瀑图》轴此轴水墨绫本,纵160厘米,横51.5厘米。钤印:二水、瑞图之印。题识:“崇祯庚辰春,白毫庵道者瑞图。”

任曼棠自题签条:“瑞图山水真迹。戊申春仲谷雨佳节前日,静观楼主人得于古中阳客次。群峰飞瀑图。竹筠氏珍藏。”此轴1968年春購于山西省中阳县,为先生晚年收藏之最精彩者。张瑞图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共称晚明书坛“四大家”,传世书法颇多,而绘画作品传世极少。他的画,大都是长林草亭、空山无人的寂寥之景,构图上明显受到元四家之一倪云林的影响,而参以黄公望苍劲雄秀的笔墨。此图是他惯用的立幅长条,乔木挺秀,危峰矗立时出圭角,奔泉急泻,乱云飞渡,境极幽险。侧锋劲挺的线条,以斧劈皴法横扫直出,与其独特的书法面貌多有神合之处,笔墨隽拔苍沉,另有一种执拗之气,使人难忘。张瑞图《群峰飞瀑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明·燕子馨《御鹰图》

燕子馨《御鹰图》轴此轴绢本设色,纵111厘米,横59.5厘米,款署“古定阳燕子馨”,款下钤印有二,已模糊不可辨识。此图绘一只白鹰,昂首回顾,立于鹰杠之上,鹰羽用白粉双勾之法,薄薄敷染出羽毛蓬松自然之态。鹰眼的处理十分独特,用金填廓后用黑漆一点,画出鹰瞳,一只神采奕奕的威猛白鹰呼之欲出,而整体画面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图上分别有湘塘张文焕、江夏荆云章两题,“雄姿杰出,四顾苍茫,当风独立,狐鬼皆藏”。

目前可知《御鹰图》最早的稿本出于宋徽宗,但此作与历代所绘御鹰图不同之处在于,鹰杠上有水晶之类奇石一块,嵌于鹰杠,白鹰立于奇石之上。勾金添彩细致入微,由此分析,此作当为写生,而非临仿臆造。燕子馨,介休人,生平事迹不可考,从风格来看,或为宫廷御用画家。燕子馨《御鹰图》轴是介休书画家绘画中现存最早的实物。

任曼棠一生嗜书爱画,经商之余,走遍山西,访古求贤。与同时之高寿田、马鑫、张颔、师延龄、石生泉相友善,书信往来,谈书论艺。任曼棠自五岁起学习书法,五十余年从未间断,故其书法功力极为深厚,书法四体皆工,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清末民国时期,山西涌现出了杨秋湄、赵铁山、常赞春等闻名全国的书法大家,在当时书法界影响颇大。任曼棠的书法面貌,明显受到以上诸家的影响,正书学魏碑,具雄强古拙之气;草书酷爱傅青主,临写不辍,仅20世纪60年代初期,任曼棠分别于太原、介休、平遥、灵石等地多次鉴赏傅山书法,并记载于《实见留真记》。篆书喜临《石鼓文》,笔墨中规中矩。隶书以《史晨碑》《华山碑》为根基,融入杨秋湄之笔意精神,结字方整平正,气息典雅端庄,已入融会贯通之境。先生一生于书法一道颇为用功,至60年代其书法已经具有了独特的个人面貌。

任曼棠书文献

绘画仅见其指画一幅,仿金冬心笔意,则纯属文人娱乐消遣之作。壬寅端阳作有“一生爱美是天然”一印,边款“壬寅端阳作于九存居之北窗,一生爱美是天然,棠刻”,以细朱文入印,已得篆刻三味,边款作隶书,刀法沉稳干脆。任曼棠对金石一道情有独钟,藏有傅山、何绍基在内的各类印石数百余方,有《三世书画馆印存》传世。

鸿文蔚书局自同光开设,历经百年沧桑,数代人开拓、发展、壮大、守成,至于任曼棠而贡献良多,后世子孙,幸不舍家风。

谨节录任曼棠先生《呈为呈献国故文物稿》,以记先生之家国情怀:

“而传至我手,保管迄今,中间屡历抗日事变,解放战争,本人忍痛忘生,为祖国保留下来。今以至诚,呈献国家。”

猜你喜欢

书画文物书法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小小书画廓
诗书画苑
文物失窃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文物掉包案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