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创新路径
2021-11-17韩玉光韩晓楠
韩玉光 韩晓楠
摘 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使得市场中的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经济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管理工作中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如果在新经济时代依旧坚持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模式,企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为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各个企业都应该针对其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进行经济管理的理念、方法等创新。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对策
引言:
现阶段,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从各个角度去完善自身,并认识到当前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如果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大环境,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创新,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1新时期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实行创新的意义
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对于我国企业实体经济经营管理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有以下的三种主要表现。第一,新形势下的经济中心不断转变而成为网络经济;第二,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各种形式不断的发展加深;第三,随着信息电子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稳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基本形成。在新联网经济时代特征企业中心的不断变化以及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深、网络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可以变的更加开放,企业之间的综合竞争力也不断的加强。这些也就是当今我国企业正在面临的新市场形势,为了企业能够更好的自我适应,企业首先应当积极地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从而能够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经济应当如何转变成为经济的主要增长驱动方式,这无疑是当前保证我国企业经济可以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2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创新路径
2.1加强员工思想建设,提升思想觉悟
国有企业的质量管理改革需要立足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在企业员工对改革的思想觉悟达标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和推进持续的改革工作。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可以从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国企经济管理改革相关的政策文件及思想,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员工对改革的认识,以此让其了解到改革对国企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其对改革的认可并主动参与到企业的改革工作中去。另外,企业还需要以宣讲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及应急方式,在“居安思危”中保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警惕性,培养其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及及时上报的意识,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2.2创新经济管理理念
一方面,树立科技创新理念,现代企业发展中,科技创新理念,现代化发展模式下,为保证企业在竞争中获胜,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动力,必须树立科技创新理念,将精力放在组织的研发设计中,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保持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努力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中进行突破,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带动企业向高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树立外部市场理念。企业要将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上,并从市场入手,强化职工对改革的自信心,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对此,应该以过硬的技术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企业树立优秀的外在形象,抓住现有环境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其次,要积极开发新市场。企业要有过硬的技术,不断培育新的知识点,从多个方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凭借自身良好的综合素养,获得外部市场的主要份额。
2.3管理体系层面
对于企业来说,分工及责任的明确较为关键,要求企业的岗位标准应参考轮换制、分工制妥善实施,针对如出纳相关特殊性质岗位,实行同岗但不同人这一岗位标准,如有需要则可轮换,确保岗位工作总体监督能力得以强化,保障经济资金及财务管理的安全有效。内部管理层面,企业经济可促进更好地确立内部稽核及牵制体系。该企业为确保信息数据更为真实且精准,严格监督及核查企业内部成本核算、财务报表等,把握财务变动,准确计算结存,对会计账目实施定期核算,确保数据一致且精准。经济营运期间所涉及财务资金收支计算及其报表制作的问题相对较多,需细致审核该部分内容。内部牵制专项体系,即针对经济财务,涉及资金输出/入层面的登记工作较多,务必保证至少两名参与者,确保约束作用逐步形成,确保信息真实,经济管理各项举措能够与现行各项标准相吻合。
2.4创新经济管理思想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技术与手段迈向了新的台阶,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这个环节中,使得企业经济管理更为高效。同时,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需要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此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首先就应该从意识层面去改变现状,需要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创新经济管理思想,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者或者说是企业的领导必须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要认识到在管理大型企业时,如果把企业职工比作是“运动员”,则自身就要扮演好“教练员”“裁判员”的角色,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积极与职工沟通,需要将重大决策的目的告知管理层或员工。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就需要增设中间管理层,保证与中间管理层的理念一致。领导在管理企业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运用组织、控制等手段,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管理手段等方面创新,及时识别与规避经营与管理风险。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改变过去落后的管理理念,要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并通过工作会议等形式去了解与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要树立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决心。在当前企业管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管理者应该学会信息管理技术,要树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意识,加强对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企业生产率与企业效益增长促进作用的研究,使企业经济管理活动高效化。在管理普通职工时,企业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使管理制度能够得以实施并落实。
2.5重视经济管理成本审核
经济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和审核也尤为重要,在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成本审核的重视,企业经营中存在着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增大了企业经济利润的实现难度,阻碍了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因此,为全面推进经济管理的创新,各个企业都应该注重经济管理的成本审核。专业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對经济管理相应问题的分析,制定对应的经济管理优化对策,从各个方面完善经济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安排专人负责成本核算方面的工作,保障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一切经济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成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结合企业业务范围和服务流程,制定对应的成本审核制度和标准,给经济管理人员的成本审核提供制度保障,使得企业中的一切资源分配和利用都最为合理。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改革主要是从经营机制及质量管理两方面入手,将国有企业内部举措与外部改革环境的营造相结合,内外并重,推进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核心实力,促进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明.新形势下国企推动经济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13,15.
[2] 武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10):19.
[3] 殷茜茹.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18(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