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手语的羡余性及对手语翻译的启示

2021-11-17赵晓驰任媛媛肖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赵晓驰 任媛媛 肖敏

[摘 要] 羡余性被认为是语言的一大本质属性,手语也具有羡余性。与汉语的羡余性相比,中国手语的羡余性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兼具时间线条性和空间共时性的呈现特点,二是常常体现出汉语对中国手语的接触影响作用,三是与手语的表义特点有关。在汉语手译时,可利用增译和加注、表情和口动等羡余手段以处理汉语生僻词、新生词和难解词的翻译,以完足语义,减少歧义;还应简省处理汉语的羡余表达,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另外,在手语汉译时需要增加必要的羡余信息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关键词] 中国手语;羡余性;手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 G 7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1)04-0079-06

Redundancy of Chinese Sign Languag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S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ZHAO  Xiaochi1, REN  Yuanyuan1, XIAO  Min2

(1.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China;

2.Luzhou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Luzhou  Sichuan 646000,China)

Abstract:  Redundancy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nd sign language also has redundancy. Compared with the redundancy of Chinese,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dundancy of Chinese sign language: first, it has the presentation characters of both linear and spatial synchronicity; second, it often reflects the contact and influence of Chinese on Chinese sign language; third, it is related to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sign language.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o sign language, such redundant means as addition and annotation, facial expression and verbal movements can be used to deal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rare words, new words and difficult words, so as to complete the meaning and reduce ambiguity. Moreover, we should also reduce the redundant expressions of Chinese to achieve the best translation effect.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dd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doing Chinese s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so as to conform to the expression habits of Chinese.

Keywords: Chinese sign language;Redundancy;Translation of sign language

1 語言的羡余性

“羡余”(redundancy,也被译为冗余、多余、剩余)一词最早出现在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1]中,该词源于信息论,是信息论的核心概念,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比实际需要多的信息。例如,现代汉语常说“凯旋归来”或“胜利凯旋”,而“凯”是指“胜利”,“旋”是指归来,则“凯旋归来”中“旋”的意思被重复表达,“胜利凯旋”中“凯”的意思被重复表达。语言中像这样超过最低语义表达需要而多出来的那部分语言形式即是羡余成分。汉语学界曾对诸如“凯旋归来”这类的说法争论不休,如今利用羡余理论则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自香农(Shanno)于1948年创立信息理论以来,学界利用其研究成果对翻译学、心理学等领域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西方现代交际理论把交际过程简化为图1[2]。

结合图1来看,信息在信道(channel)传递过程中常会受到噪音(noise)的干扰。为此,信息发出者在编码(encode)时需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如通过重复或累加等策略使信息接收者收到比实际需要多的信息,以帮助解码(decode)信息发出者所要传递的真正信息,从而顺利完成信息传递。这些比必要的最低信息多出来的信息便是羡余。

一般认为,语言具有模糊性、生成性和羡余性三大本质属性,其中对前两大属性的认识已发展成为模糊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而对羡余性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伍铁平提出语言的七种机制,即预设、排除、补偿、多余、类推、对称和经济机制[3],其中的“多余”即是羡余。冯志伟在《论语言符号的八大特性》一文中,也对语言的羡余性作了专门阐述[4]。语言的羡余性体现在语音、词汇、句子、语篇及文字等各个层面。汉语中的羡余表达比比皆是,如“我一个人独自在家”,其中的“一个人”即是“独自”;又如 “脚踢”“手抓”“眼看”“耳听”“心想”等结构中表身体器官的成分都是羡余的,因为这些动作毫无疑问只能由前面这个身体部位才能发出。早在古代,我国甲骨文、金文、简牍、碑刻文字的构件已有大量羡余现象的存在[5]。

所有的语言都有羡余性。冯志伟认为,这种羡余性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它保证了在不理想的环境下(如书面文章中有遗漏,谈话时有嘈杂声,书写的字母不清楚,发音不清晰等),语言文字仍能发挥其交际功能[4]。据冯志伟介绍,现在世界上各种语言的羡余度,计算得比较精确的是英语。柏登(Burton)和里克里德(Lick lider)两人通过大量计算求出,英语书面语的羡余度在67%~80%之间。我国计算语言学研究者估算出汉语书面语的羡余度在56%~74%之间,其平均值约为65%[4]。而据吴安其计算,7 785个汉字的多余度约为32%,汉字总数若按14 872个计算,多余度约为36.5[6]。汉语的羡余度比英语低一些,说明汉语比英语简练,所以难懂一些。而文言文的羡余度更低,所以更难懂。

自从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首次将信息论中的“羡余”概念引进语言学的研究,这个概念现已成为西方翻译理论家研究翻译过程和翻译标准的重要理论武器。奈达认为任何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语义上都有50%左右的冗余[7]。之后,中国的英语翻译界也相继利用该理论研究了英汉翻译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同理,我们也可利用该理论来解释中国手语的某些现象,并解决手语学习和翻译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2 中国手语羡余性的特点

手语作为一门空间视觉性的语言,其羡余表达与有声语言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就中国手语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兼具时间线条性与空间共时性的特点

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首次提出语言的线条性特征。手语符号的呈现除了像有声语言一样具有线条性表达的特点,即在时间轴上以先后关系组合,还具有空间共时性的特点,这决定了手语的羡余表达具有与有声语言不同的特点。有声语言的羡余表达必定是出现在语言符号的线性组合中,如“美丽的倩影”“可怕的噩梦”。而手语可以巧妙地利用左右手的同时性、手势动作的空间位置,并配合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口动,综合利用线条性特点和共时性特点体现出羡余性。如“苦”,仅以“一手食、中指微曲,指尖朝内,抵于鼻翼两侧,向下划动一下”[8],即可用“两泪下流”这个最低限度的语言符号表达出“苦”的意思,如果同时伴以“面露苦状”的羡余表情,表意则更为充分;有人会再加一个“累”的手势,其对意义的提示作用就更为明显,即便不懂手语的人多半也能猜出大概意思。这里,同时伴以手势的“面露苦状”是共时的羡余表达,第二个手势“累”是线性的羡余表达。再如,“一手拇、食指捏一下鼻翼,然后用力向外一甩,五指张开,掌心向下”[8]以扔鼻涕的动作表达“讨厌”一词的基本意思,之后再以甩动小指的羡余手势继续强调“讨厌”之意,同时做出“面露厌恶的表情”这个羡余形式,进一步使“讨厌”的语义表达得更为充分、更易理解。如图2所示。

2.2 汉语对手语的接触影响作用

手语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声语言的包围之中,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作为强势地位的有声语言势必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手语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

先看词汇层面的例子。“中国”一词的打法是:一手伸食指,自咽喉部顺肩胸部至右腰部,以民族服装“旗袍”的前襟线表示“中国”[8]。而有人会在该手势之前先打一个“中”的手势:以右手食指搭在左手拇食指相捏成的圆上,或以右手食指搭在嘴上表示“中”;有人会在该手势的后面加一个“g”的指拼并在胸前划一圈以表示“国”。如此一来,则是在本来表示“中国”一词的手势上多出了对“中”或者对“国”这个意思的重复表达,即“中”+“中国”、“中国”+“国”。又如,南京有的聋人在表示“南京”时会在原手势的基础上加一指语“j”以对应“京”字;有的聋人表示“大雨”,本来已用快速有力的手指抖动表示雨很大,但仍会多打一个“大”的手势。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聋人手语受到汉语影响,对书面语中的每个汉字都习惯给一个手势,尤其在看着汉语书面语打手语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表示“稻子”,“左手食指直立微曲,右手拇食指相距约一粒米大小,在左手食指指尖处点几下,如稻穗上一粒粒稻子”[8],另外还会书空汉字“子”或者打出指拼“Z”。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再看一个句法表达的例子。疑问不仅仅是一种语气,也是一种语义信息。关于问句,中国手语有多种表示方法,以“你吃饭了吗”这个问句为例,可以有以下4种表达(加号表示与前面手势共时出现的语言符号)。

A: (你)/ 吃饭+疑问的表情

B:(你)/吃饭/ (书空)问号+疑问的表情

C:(你)/ 吃饭/ 有没有+疑问的表情

D:(你)/ 吃饭/ (书空)了/ (指语)吗/ (书空)问号+疑问的表情

在以上4句表达中,A为典型的中国手语的最简表达,已完全可以满足表义的需要;B、C中的“(书空)问号”或手势“有没有”是对疑问语义的羡余表达,虽有些画蛇添足,但其羡余表达尚可容忍;而D中的“了”和“吗”则完全是汉语特有的助词,这样的生硬翻译已经超过了羡余的适度范围,算是过度羡余,完全不利于语言信息的解码。

可见,与汉语的语言接触会大大增加中国手语的羡余性。再如,以下是《中国聋人手语500例》中摘录的例子[9]。

爸/是/化工厂/工作,血液中毒/吸入,听不见/我/(耳朵)坏。

该句手语中,“是”为羡余,“吸入”为羡余。

2.3 手语的羡余表达与手语的表义特点有关

手语具有表达任何抽象概念的潜力, 但如果是聋人极少谈论的概念和话题, 相关手势就难以产生,这跟许多无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情形类似。有研究者发现,在地处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至少有7个不同的词用来表达“雪”,而在处于赤道的非洲国家语言中就少有关于“雪”的词。同样,在阿拉伯语中,有400多个表达“骆驼”的词语,而在汉语和英语中,有关“骆驼”的词语就相当少[10]。一方面,目前有文献记载的手语仅有一两百年的历史,受限于聋人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参与程度,聋人不常谈论的某些概念还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凝固化的手势表达,即词汇化程度较弱;另一方面,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聋人尚需时间去理解消化和表达这些新概念。因此,手语者便各显神通,自创手势。在交际中为了让自己的创造能更好地为对方所理解,有时就会做出羡余性的解释说明。如在谈到“雾霾”时,一位手语者打的是“雾”加指拼“m”,由于担心对方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又用小指指点几下表示细小颗粒,同时面露厌恶的表情,以此增加交际的有效性。再如,在一段手语视频录像中,一位聋人以仿字“丁”和指拼“K”表示“丁克”,由于擔心对方看不懂,又以手语表达“生孩子/不”,另一位聋人立刻表示明白了。

当然,一些常用词也常会被重复表达,以达到强调和解释的作用。在一段聋人手语聊天的录像中,两位聋人很投入地讲述一部电影,在讲到“死掉”这个意思时,其中的男孩同时用了两个表示“死亡”的手势:右手以“U”手形划过脖子的同时闭上眼睛,然后右手做“Y”手形横卧于左手掌心上。在一段聋校课堂教学录像中,一位聋生用了3种手势表示“算命”:双手并立手背朝外五指抖动(即表计算义),左右手握拳相叠上下晃动几下(模仿抽签状),右手搭于左手手腕上(以看病的动作表示算命)。一位语文老师在聋生课堂上在打“时间”手势的同时拉开两手以表示很长的时间,怕学生不懂,又以“很+长+时间”的手势做了解释。以上例子再次证明,恰当的羡余确实有利于信息得以充分的表达,是无可厚非的。一位资深手语翻译讲到他在给聋人做法律手语翻译时,对聋人涉案金额“1000元”,先是按通用手语打了一遍——“右手1手形在空中书空‘千字”,再用另外一种打法加以确认——“左手打1,右手在左手旁边依次打出3个0”,最后还在纸面上写出“1000”,如此多的羡余就是为了确保在重要场合的翻译完全正确,不能出丝毫差错。

3 羡余理论对手语翻译的启示

认识手语的羡余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手语,学习手语。听人在初学手语时常常忽略表情、口动及身姿等部分,认为只有手势动作才是手语的必要形式。而正确认识表情、口动及身姿等羡余形式的积极功能,认识到必要、合理的羡余信息对手语的不可或缺性,听人在打手语时就能利用羡余的语言符号帮助传情达意,在看手语时就能利用羡余的语言符号指导预测和理解。

羡余理论对手语翻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可指导我们从理论高度总结有声语言与手语不同的羡余性在互译时的处理策略。翻译是指接受语复制原语信息最近似的自然等值[11],这种等值,不应是“词汇之间的语义等值,应该是两个文本之间语用等值构成的新秩序” [12],以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反应。廖七一对这一翻译思想进一步阐述到:“原语与译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种语符在转换中往往会破坏原语信息与原语信道之间固有的平衡……究其原因,如果排除纯粹理解或表达上的失误,这类失衡来自两种语言内部冗余度的差异。”[13]

在语内交际时,这种语言的羡余成分与该语言信息接收者的信道容量正好平衡,足以保证交际成功。然而,在语际交际时,不同语言的羡余度是不同的,不同语言信息接收者的信道容量也是不一致的,在翻译时就须注意原语和译语羡余度的平衡。为了平衡原语与译语不同的羡余度和不同的羡余表现,一方面,译语需要增加适度的羡余来翻译原语,另一方面,译语需要以适度的简省来处理原语的羡余之处。本文就汉语和中国手语翻译中体现最为显著的3种策略进行阐述。

3.1 手语对汉语生僻词、新生词和难解词的羡余翻译策略

在汉语手译时,手语者如遇到汉语的生僻词、新生词和难解词,可恰当采用羡余手段以帮助解释,完足语义,减少歧义。比如,在聋校的新授课中,教师常常会先给出一个新词的自创手势,再用一串更为详细的手势进行解释,确保学生在这个自创手势和汉语词之间建立联系,那么在第二次遇到这个词时就不用再做解释。

常用的羡余手段有增译与加注。例如,在一段汉语手译视频中,我国著名手语翻译方红老师先直译“亲子阅读”,接着进一步用手语解释“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就容易让聋人理解了。又如,在笔者的课堂中,聋生有时举手请假去“洗手”,当面对老师困惑不解的表情时,聋生在“洗手”的手势后立刻又以“WC”的手势加注,以帮助老师明白。再如,一位聋人在给另一位聋人讲他去海洋馆看到了“水母”,对于“水母”这种生活中不太常见的事物,他先是仿译汉语即先打“水”(右手食指指尖贴于下嘴唇),再打“母”(右手食指左侧贴在嘴唇上),再用右手五指朝下缓慢开合模仿水母游动的样子。

口动和表情是手语特有的羡余手段,在自创手势以表达某个汉语新词时,往往配合该词的汉语发音口型以帮助理解,这在面对尚未形成通用手势的专业术语时常常使用。如在给聋人大学生上汉语语法课时,“语素、单纯词、合成词、短语、单句、复句”这些术语都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应在打手势时配合相应的口型以帮助聋生理解。如果是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贴切的表情则成为重要的羡余手段,如聋人连打数个“六六六”的手势表示网络新词“牛”(表示“厉害”的意思),脸露赞叹、佩服的表情则可有效加强语义表达。

增加译文的羡余度并不是说译者可以任意增加原文所没有的信息,而只是将帮助理解的必要信息从隐含的层面提升到显明的层面,

并使译文的羡余度符合目的语的正常羡余度。奈达在论述羡余在翻译中的作用时指出,我们不能只一味“注重词汇的对应程度”,而应该以“动态等值”为标准。他还提出,从一个语言文化结构转换成另一个语言文化结构时,优秀的译文一般总比原文较长[14]。这就是翻译学家们常常强调的,在必要的时候要适当地采取过译的方法。

3.2 手语对汉语羡余信息的删减替换翻译策略

参考汉英翻译的研究,汉译英时需要特殊处理的汉语羡余成分在汉语手译时也需做删减处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汉语泛义动词和范畴词的删减和替换。汉语里有一些动词意义宽泛虚化,需要落实到某个具体动作之上,如“做、弄、搞”,在手译时可根据情况进行删减或者调整。例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删减为“贡献大”;“做作业”可调整为“写作业”;“对王校长的工作做出调整”“这件事搞得我的心情很不好”,如果对其直译,效果可能都不好,可灵活处理为“调整王校长工作”“因为这件事我心情很不好”。范畴词(category nouns)指用来表示行为、现象、属性等概念所属范畴的词,是汉语常用的特指手段[15] 。如“局面”“状况”“状态”“制度”“境地”“地方”“现象”“情况”“因素”“态度”等,这些词在汉语组词造句时往往必不可缺,表明事物的范畴或属性,大多意义空泛,没有实质内容,很多聋人对其也较难理解。如,“我们党结束了那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和纷扰不安的局面”,汉语的“结束”需与“局面”搭配才显语句完整,但“局面”在意义上羡余,在英语的翻译中需要把“局面”去掉:“Our Party put an end to the social unrest and upheaval of that time”[16]。同理,在手語的翻译中把“局面”一词去掉,既显简洁又利于理解。

2)汉语显性重复的删减。汉语为了结构的对称和语气的充沛,常有一些前后意义显性重复的四字结构,如“五颜六色”“七嘴八舌”。如果逐字翻译,既显啰唆又不利于意义的准确表达,建议根据意义进行意译,可将上述词语分别译为“颜色多”“很多人同时说话”。

3)汉语隐性重复的删减。例如,“凯旋归来”可译为“胜利归来”;“可怕的噩梦”可译为“可怕的梦”,或者“梦+害怕的表情”;“美丽的倩影”可译为“美丽的身影”;“不切实际的诽谤”可译为“假话贬损人”。

总的说来,手语译员要对汉语的羡余成分有敏锐的辨识能力,能快速判断应该删减哪些羡余成分,并将删减后的语义内容转换成中国手语的表达方式。中式英语的标志便是冗词赘语[17],同理,手势汉语也是脱离了聋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显得不伦不类,应尽力避免。

3.3 手语汉译时需要增加必要的羡余信息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反过来,当把中国手语翻译成漢语时,也要根据两种语言羡余度的不同做或加或减的处理,以使译语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符合汉语接收者的信道容量。我们总是说手语相比于汉语有很多省略,甚至有人认为手语“丢三落四”,如量词、虚词等。用“省略”这个词,意味着我们只将汉语看作唯一的语言标准而没有认识到语言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实际上,中国手语具有与汉语不同的语法手段和处理办法。在将手语翻译成汉语时,为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自然需要将这些汉语必备而手语没有的东西呈现出来,并符合汉语恰当的羡余度。例如:你们/上海/想/参观/地方/什么?先/地图/浏览/好,旅游/时间/抓紧/麻烦/不[18]。将这句手语翻译成汉语为:你们想参观上海哪些地方,提前在地图上找好,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除了增加介词结构“在…上”、能愿动词“会”以外,还增加了必要的羡余信息“不必要的”。“麻烦”本就是不必要的,但在前面加上“不必要的”,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显得语气充沛,语义完足。这些所加的词表面羡余,实则必要,而这也符合译文比原文长的普遍现象。

4 结束语

而要达到上述效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手语翻译实践中多体会、多总结、多观摩。理论的指导可以让大家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以少走弯路,快速提升手语翻译能力。

另外,由于认识主体和交际目的不同,羡余信息具有相对性和针对性。对于某些人来讲羡余度较高的信息,对另一些人而言可能并不具有羡余性。因此本文提出的翻译策略不是绝对的,而是需要看交际对象的具体情况,如要看对象是聋人还是听人,对象的手语和汉语水平,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对话题的了解程度等。当面对的是非专业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对象时,手语者往往需要提高羡余度。如何合理利用羡余性以提高手语对话效果将是后续进一步的研究目标。

目前,学界对有声语言在音系学、语法学和语义学领域的羡余性已经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还有学者提出,羡余机制是语言变异的重要途径 [20]。相比之下,对手语羡余性的研究还很薄弱,我们希望抛砖引玉,期待通过手语的羡余性研究能为手语演变、手语学习和手语翻译提供更多的解释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CHAO Y R.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5:136.

[2] CRUSE A. Meaning i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5.

[3]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第2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5.

[4] 冯志伟. 论语言符号的八大特性[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1):37-50.

[5] 湛玉书. 论汉字羡余现象[J]. 语言研究, 2005(3):64-66.

[6] 吴安其. 语言的羡余现象[J]. 民族语文, 1991(3):70-73.

[7] 杨铭. 冗余信息、修辞格反复及其翻译[J]. 外语教学, 2002(6):59-63.

[8] 中国聋人协会,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国家通用手语词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9.

[9] 吴玲.中国聋人手语500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21.

[10] 周云龙. 人民日报世说心语:乡音无弦万古琴[EB/OL].(2015-12-16) [2021-06-05].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5/1216/c1003-27935875.html.

[11] NIDA E A, 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 2003:12.

[12] NEUBERT A, SHREVE G M. Translation as text[M].Kent: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2:142.

[13] 廖七一. 论翻译中的冗余信息[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6):47-51.

[14]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 E.J.Brill, 1964:4.

[15]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40.

[16] 王金波,王燕.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J]. 中国科技翻译,2002(4):1-4+12.

[17] PINKHAM J.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2.

[18] 沈玉林,邵宝兴.中国手语实用会话[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69.

[19] 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M]. 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00-301.

[20] 曹凤霞. 汉语羡余现象类型与语言演变理据思考[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5):59-62.

(责任编辑 白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