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服务中的应用与管理

2021-11-17张敬刘沈立力陈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0期
关键词:身份验证智慧城市

张敬刘 沈立力 陈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加强基于互联网的“一门式”智慧城市服务推广工作,这对推广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更便于市民迅速及时的办理各种业务,但是在身份验证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存在。下文中针对这些不足,予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人脸识别技术;智慧城市;身份验证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97

现如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日渐加快,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智慧城市建设也受到了全国各地广泛重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在2014年8月就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能够实现智慧城市规范化发展。而且各地也按照意见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此背景下,城市服务各种应用也应运而生,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彼此联系越发紧密。从之前开设一个证明需要携带大量的证件,如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驾驶证等,直至今天“一门式”“互联网+”服务模式与身份识别能力普及推广与应用,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应用这些身份识别技术过程当中,尤其是人脸识别技术是非常高效而又直接的先进识别技术手段,能够更加精准的为识别人员身份提供验证服务,使得人们身份验证效率与其质量大幅增强,对城市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高效发展。

1. 人脸识别技术在“一门式”服务应用的需求

“一门式”服务将政府部门不同办事窗口都集中在办事大厅,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一站式业务办理,如社保、公安、卫健、民政、残联、城管等各个部门以及各项政务业务。现如今,市民在办理各项业务过程当中都是通过“一门式”服务大厅来办理,而身份识别主要通过人工手段查验与辨别身份,会应用到很多和身份相关的材料原件与复印件,缺少通用性的业务办理窗口,而且明显受限于工作时间,对业务办理效率造成巨大影响。

在当前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如何借助以大数据为前提的人脸识别系统,利用结构化人脸数据云处理,并进行深入挖掘打造“一门式”服务基础数据,利用智慧城市高效率、高质量的数据传输链与点结构化数据,将人脸识别系统和“一门式”服务有效连接在一起,实现身份识别的智能化,留存人们办理业务过程当中人脸信息,并达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业务系统,借助移动终端、24小时自动终端还有人工服务窗口,对人的身份智能化识别,避免查验身份复印存档等各项复杂环节,使市民业务办理更加便捷。

2. 人脸识别系统在“一门式”服务应用的构建

2.1 人脸识别系统架构图及相关说明

人脸识别系统架构包括:前端管理系统、人脸对比搜索服务器、人脸智能分析服务器、数据库管理服务器、大数据支撑平台等基础设施,如图1所示。

2.1.1 大数据支撑平台

人脸识别系统基于Hadoop与VMware技术进行搭建,打造大数据支撑平台,确保部署的管理系统以及全部服务器都能够在云端实现,各个“一门式”服务大厅进行专线光缆部署之后,便可连接人脸识别平台进行应用,还能满足服务器类与数据冗余,动态的扩容资源,避免反复采购各种软硬件,当有服务器故障出现时,便可通过无感切换来完成。

2.1.2 人脸识别前端管理系统

结合“一门式”服务方面的要求,对人脸识别业务前端管理系统进行构建,能够有效的采集人脸识别图像信息,并进行整理、调用,还可以对比挖掘数据,实现高质量管理。运用B/S架构平台构建前端管理系统,应用框架为SSH(strut+spring+hibernate)Web,运行环境为三层架构模式的 J2EE,SQL数据库服务器与后台连接,可以高效率的采集人脸信息,达到1:1对比,对人像记录正确保留,通过标准化数据库服务端口,可以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连接检验身份,进行人脸识别之后,读取显示个人信息。

2.1.3 人脸比对搜索服务器

人脸影像能够通过终端设备及时的采集,同时进行储存,结合人脸图像信息最新保存情况,对比搜索数据库人脸信息,验证成功人脸身份之后,便可向业务办理界面自动跳转。

2.1.4 人脸智能分析服务器

在对深度学习算法系统平台基础上,对人脸抓拍设备进行调用,对图像当中人脸进行检测,提取其中特征信息,进行多纬度人脸信息验证,包括年龄、性别、表情等各方面检测与检验,以免妆容、发型、眼镜和灯光环境等各种原因影响业务办理人员人脸识别,并实现更高质量的人脸识别快速抓拍,对无法实现人像人脸识别数据采集的,提出报警,通过人工手段进行识别,保证高效率人脸识别。

2.2 人脸数据信息在“一门式” 服务中的共享。

“一门式”服务涉及独立性的业务处理系统,借助标准化开发服务终端,向不同业务系统共享人脸识别数据,达到人脸数据库在不同业务系统当中通用性,并更新保存历史人脸识别数据。

3. 人脸识别系统在“一门式”服务应用的优势

3.1 技术优势

提升效率:借助人脸1:1活体验证,使得人身份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促使办事效率大幅增强,便于不同窗口进行业务通办。

采样精准:借助人脸识别系统对人脸活体数据进行采集,并借助人脸数据库对人像信息进行调取,能够减少信息重复录用情况的发生。

响应高效:人脸活体识别算法非常的先进,而且人脸识别响应能够達到毫秒级。

安全支撑:支持大数据风控鱼活体检测能力,可以对视频翻拍照片翻拍进行抵御,还能抵御ROM注入与自动化脚本3D模型等作弊情况。

3.2 经济优势

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准确率较高,而且成本投入较少。

运用人脸数据库,能够确保其他服务系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的需求,使得二次开发成本大量减少。

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手段,又能避免大量采购网络设备与服务器设备,还能避免购买大量的硬件,通过最小的成本投入,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3 社会效益

使得市民办事效率大幅增强,通过“一门式”服务窗口便能办理各种业务,还能实现各移动终端设备24小时自动化办理,社会效益非常突出。

4. 人脸识别系统在“一门式”服务移动端的应用

张家港在“一门式”服务推出今日张家港APP,这是线上业务办理的重要入口,将张家港市各种政务与便民服务有效结成一体,旨在推动不见面审批能力有效提升,市民通过业务终端便可达到线上办理。为了对办理人员身份进行验证,今日张家港APP将L1-L4级认证体系提供出来,L3属于实名认证,需要进行身份证与手机号验证。L4为实人认证,基于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身份验证保证账号为真实办理人员所应用。进行办理时,办理人员签字操作起来非常繁琐,而且还应当将有效证件及时提供,工作人员验证后才可签字。相同场景下。今日张家港APP可通过电子进行签名,并利用L4级别人脸识别系统与实人认证进行证件验证,确认为本人办理。

5. 人脸识别技术在“一门式”服务应用中的合规管理

现如今,伴随深度学习算法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获得了巨大提升,人脸识别技术也由原来的理论研究逐步步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然而现在违规采集人脸数据,造成数据泄露非法交易于应用等问题,使得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风险不断加大。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对应用人脸识别的场景标准有效规范,并培养创新意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对智能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开放共享行业大数据,针对没有规范安装人脸识别技术项目,及时整改,避免出现非法应用情况,并对有关行业协会加强引导,针对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组织制定相应标准与行业治理规范,对保护个人隐私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

6. 结论

伴随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今后社会承载的人口数量将越来越多,而为了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当中,应当充分重视结构化储存信息,并对其深入的分析与挖掘,而人脸结构化识别储存,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是最为重要的数据组成,也是进行智慧城市云储存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智慧城市高效率、高质量数据传输链,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有效对接人脸大数据,充分体现人脸识别数据具有的价值,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渗透到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王克照.智慧政府之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架构应用[M].北京:清華大学出版社,2018.

[2]徐建明.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优势与疑难[J].中国安防,2017(10):57-63.

猜你喜欢

身份验证智慧城市
声纹识别认证云落户贵州
基于Windows下的文件保密隐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性方案的设计
应用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