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邵明: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2021-11-17钟培源
钟培源
眼前这位80多岁的老人,身材高大、腰背挺拔,声音哄亮、笑容可掬。虽然已在银川生活了大半辈子,却乡音难改,浓重的胶东口音,让你确定他一定是位“山东大汉”。
郝邵明,抗美援朝志愿兵,1956年入朝,归属高炮605团,随部队驻守在清川江大桥附近,担任保护这一交通命脉的防空任务。
参军前,郝邵明刚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不久,正在小学当老师。朝鲜战争爆发,和那个年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郝邵明渴望参军、渴望上战场。但由于个人出身的原因,理想的实现变得有些波折。好在机会还是来了,部队要招技术兵,“喝过墨水”的郝邵明,终于能参军了。这让郝邵明兴奋不已,用他的话说就是“死了也光荣”。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标志着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虽然战事停止,但双方依然驻守部队,保持对峙状态。
1956年入朝后,郝邵明做雷达标图员,工作内容是把雷达接收到的每一时段的敌机坐标标在作战地图上。郝邵明介绍,当时“联合国军”的飞机天天在停战协议规定的界线附近盘旋窥探。作为雷达兵,要全程记录每架次敌机的起落过程。
虽然没有惨烈的战斗经历,但只要在部队里就会有不一样体验。郝邵明印象深刻的是每周都要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刚开始他会因为别人的批评不高兴,总搞得自己脸红脖子粗。后来经过思考,再结合每天工作中自己的不足,郝邵明渐渐学会了接受批评。在与战友们真诚相待的过程中,他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事紧张程度逐渐减弱,郝邵明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他在团部任过文印员、办过报纸、作过教员。由于战争原因,朝鲜男性较少,志愿军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帮助当地进行战后恢复建设,身兼数职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加班。郝邵明依然尽职尽责,战友们常常对他竖起大拇指。在朝鲜的3年,虽然没有经历炮火的洗礼,但郝邵明过得忙碌充实,他一样不辱使命,做好身边的一切事情。1958年,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三等功。
回国后,郝邵明在部队工作多年,他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因为有文化、管理思路清晰,1960年开始,郝邵明负责团部后勤采购、管理和分配工作。在后来的一段艰苦岁月中,干着这份“肥差”的他却因为饥饿浮肿而住院,团长看他时说:“傻孩子,守着那么多吃的还被饿成这样。”也因此,他又一次荣立二等功。
随部队辗转多地后, 1975年郝邵明在宁夏转业。
经历了建国至今的各个时期,郝邵明最大的感触是“现在国家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一代代人的付出。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同样离不开那些英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革命信仰、革命精神是取之不竭的保贵财富,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