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与导学案在学科教案设计中的结合

2021-11-16刘丽霞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案设计导学案微课

刘丽霞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在教学前设计好学科教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做好预估,并且做好应对准备。将导学案和微课的应用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了微课与导学案在学科教案设计中有效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导学案;教案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微课与导学案结合模式的运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前言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导学案是指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这两者最大的共性就是都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改对教育的要求。若能将它们科学应用在教学之中,将对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此,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将二者相融合后做好教案设计。

二、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备课,选择教学素材

教案是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备课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良好的教案设计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帮助。导学案与微课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微课教学,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微课视频;导学案教学,教师则需要提前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要想将二者充分应用在教学之中,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为此,教师在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教案设计时,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准备教学素材。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围绕历年的考点提前设计整体教学目标。以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为例,此单元主要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结合燃烧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二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应用原理分析实例;三是让学生通过火灾图片思考在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

其次,教师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导学案和微课需要的教学素材。还是以“燃烧和灭火”为例,根据教学目标,微课教学要求教师提前准备火灾的图片、燃烧实验的过程图等;导学案则需要教师将教学目标简化,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通常情况下,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往往都不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因为那样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下降的问题。为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提前将学生按照综合能力进行分组,将导学案中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转化为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初中生自主意识强,但是容易受到挫折。将合作学习与导学案相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将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标注出来,并且提前准备好辅助的教学素材,比如化学实验所需要的器材等,以保证教案设计的质量。

三、利用素材结合导学案与微课设计教案

结合教学目标准备好相应的教学素材只是导学案与微课相结合的第一步,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需求对这些素材进行处理,以保证教案设计的科学性。

首先是微课的处理。教师需要根据微课的需求对教材进行处理。进行微课教学需要提前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微课视频的内容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来确定,同时在教案设计中体现出微课视频的作用以及应用微课视频的情况,并且提前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微课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因此微课视频中的内容在精不在多,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重难点精心选择微课视频内容[1]。例如,“制取氧气”教学强调实践,需要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此,教师可以将制取氧气的流程放在微课视频之中,在教案设计中体现微课视频的内容以及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

其次是导学案的需求。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是为了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以减少和避免学生思考方向出现偏差。导学案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要想将导学案与微课充分结合进行教案设计,教师需要明确导学案的特性,结合学生的能力,科学安排二者的应用顺序[2]。还是以“制取氧气”教学为例,教师在导学案中需要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根据微课视频整理实验所需的器材、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学习内容则是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流程。学习环节包括一是观看微课视频,二是明确实验步骤,三是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补充,四是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提前预测实验现象等。在明确导学案与微课的融合内容之后,教师要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将之体现在教案设计之中。同时,教师要做好反思工作,在实施方案之后要结合学生的表现将导学案和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明确微课视频在教案设计中的使用环节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好微课视频,保证微课视频可以和导学案充分融合,教师需要重视微课视频的使用环节[3]。教师需要明确,微课视频不仅能够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而且能够应用在课余实践中。

首先,将微课视频应用在预习环节。此环节,微课视频的内容需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明确所要达到的预习要求。以“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为例,此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中杂质问题的计算,铁锈腐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等知识。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围绕教学重难点来设计微课视频的内容和预习任务,比如要求学生结合微课视频总结铁锈腐蚀的条件以及防护措施等,并且将检查这一任务完成情況放在课堂导入环节。

其次,将微课视频应用在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导学案的教学需求确定微课视频的作用。若是激发兴趣,就放在导学案中学生已经初步探究结束后的环节,此时学生正处于疲惫阶段,利用微视频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五、结合导学案的需求设计自主学习任务

导学案与微课视频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以保证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但这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若导学案任务不合理,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不够,反而会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混乱,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提前思考这两者的使用方法,做好教案设计,避免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导学案的教学需求科学设计自主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师需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像“阅读教材思考铁矿石如何炼成铁?以赤铁矿为原料可能使用的方案”等。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可能思考到的全部方案进行整理,并且根据不同的方案设计不同的思考问题。教师只有比学生先一步思考到位,才能够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围绕微课与导学案提前制订评价标准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特别对初中学生更加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虽然不喜欢被教师灌输,但是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这一特点科学进行评价[4]。将导学案与微课相结合进行教学,更需要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教学评价就是教师引导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要想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就需要保证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教师需要围绕微课与导学案在教案设计中提前制订教学评价标准,并且明确在何种环节进行评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教学设计之中,导学案和微课都是围绕二氧化碳制取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设计的。此时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评价的环节、实验结束后需要评价的环节等,以形成性评价为基准,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准备。

七、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若想保证导学案和微课相互融合,提高教案设计的质量,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提前准备好微课和导学案所需的教学素材,为提高教案设计的质量奠定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利用素材结合导学案与微课的需求科学设计教案,先明确微课视频在教案设计中的使用环节,结合使用环节科学选择微课的应用方式和应用内容。再次,要结合导学案的需求提前设计自主学习任务,保证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最后,要围绕微课和导学案的内容提前在教案中制订好评价标准。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会有更加科学的应对措施,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王相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导学案设计与实践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0.

张力.基于微粒观构建的初中化學导学案设计与运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安晓梅.微课与导学案结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9(25):162.

刘楠.初中化学“微视频+导学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教案设计导学案微课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从教案设计的“三点”看教学流程的“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