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花:从农家女到“航天女神”
2021-11-16夕遥
夕遥
农家女进了航天领域:“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就是要干出个样子来!”
1968年10月,张玉花出生在浙江湖州长兴。她是家中长女,学习非常刻苦,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冒尖儿。因为会读书,家人听取了老师和长辈的建议,决定让这个女儿去读高中。于是,村子里走出了第一位女大学生。事实上,以张玉花当时的高考分数,完全可以进北大、清华,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选择了有奖学金的国防科技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还在一家矿上挑泥干活。
1990年,张玉花大学毕业,来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工作。当时的航天系统还不怎么要女性,张玉花就想着争口气。她清晰地记得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报到的情形:“先是在外滩报到,我第一次看到了大上海的繁华,然后坐车前往805所。车子往闵行郊区开,周围的风景也越来越荒凉寂静。”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已快速发展,可社会上还存在着“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样的说法。的确,所里待遇不如外面企业,不少年轻人干了没多久就选择跳槽。张玉花留了下来,她笑言:“可能是因为我太忙了,没有那么多时间考虑这些。”
张玉花回忆,1990年,中国航天载人工程开始进行技术论证。她所在的805所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分系统论证工作。作为所里唯一的女性,张玉花主动请缨,勇挑重担。经过不懈努力,她带领论证组设计的地基、海基测控网方案技术继承性强、可实现性高,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就是要干出个样子来!”1999年至2007年,已出任805所载人航天行政负责人的张玉花,顺利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靶场试验与发射任务。试验飞船发射成功后,张玉花作为电源分系统主要设计人员,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正式立项,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中争取到了五个半分系统的研制任务。就在这个时候,张玉花接到一纸调令,从载人航天领域转向陌生的探月工程,担任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开启了上海嫦娥团队的探月之旅。
玉兔一号在第二个月昼周期行进时被石块碰伤,张玉花急得满嘴生泡,嗓子都哑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我当时想,如果现在就能载人登月,马上把我送上月球,把磨破的地方包扎一下,玉兔一号还能走。”
从嫦娥三号、四号再到嫦娥五号,张玉花都全程参与。
就像载人航天一样,探月对上海航天而言,又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征程。刚开头只有几名兼职设计人员,关键技术储备不足,困难重重。当时我国对月球环境包括月球形貌、温度等知之甚少,底子非常薄弱。“花总当时没有一丝犹豫和退却,带着我们几个人埋头就干。从玉兔一号到二号月球车的五个半分系统,都是花总带领大伙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嫦娥五号轨道器行政副总负责人丁同才说起张玉花,发出这样的感慨。
2013年,在张玉花等人的努力下,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并释放了玉兔一号月球车。然而,2014年初,玉兔一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周期行进时被石块碰伤,行程終止在了114.8米。当时,张玉花急得满嘴生泡,嗓子都哑了。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我当时想,如果现在就能载人登月,马上把我送上月球,把碰伤的地方包扎一下,玉兔一号还能走。”此后,玉兔一号虽然不能动了,但依然顽强地“存活”了两年多,这证明当时的电源、测控功能依然良好。
那是中国航天第一次触及月面,工程目标圆满完成。尽管如此,张玉花仍憋着一口气,要让玉兔二号月球车弥补这个遗憾。很快,打翻身仗的机会来了。2015年,嫦娥四号立项并确定着陆月球背面。张玉花带领团队优化设计,尽可能避免电缆裸露在外,并进行室内月壤模拟场行驶与高低温摆动试验,以验证改进方案的正确性。科研人员从吉林运来火山灰模拟月壤。当月球车走在火山灰上,整个试验场都弥漫着灰尘,这些灰尘被人吸入体内或者粘在皮肤上,就会造成刺激。张玉花与团队人员在40多摄氏度的试验场内戴着口罩,穿着雨衣、雨鞋,大汗淋漓地做试验,她连续一周都没有睡觉。当看到玉兔二号登上月球的照片时,张玉花终于累倒了,但脸上挂满了笑容。
2009年,探月工程三期展开立项论证。论证过程中,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均有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一期、二期的研制基础,而嫦娥五号轨道器可谓白手起家。2011年,嫦娥五号立项,作为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的张玉花率团队对轨道器展开了攻坚研制。张玉花组建队伍,勇闯深空探测无人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月球轨道无人对接和样品转移。
2020年12月6日,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设计师团队激动地说:“为保证任务顺利完成,花总带领我们做了35项故障预案,最终一项都没有用上,这是最好的结果。”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探月归来,我国首次月球“挖土”任务圆满完成,震惊世界。嫦娥五号的副总指挥张玉花,成了航天人心中的偶像。一时间,张玉花收获荣誉无数:“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赞叹:“张玉花是天问一号的‘扛鼎者!”
“她1990年来上海航天,我是1994年来的,我们一起经历了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的研制历程。她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带领团队突破了多项技术难点。尽管困难重重,花姐坚韧的品性和对航天事业的挚爱,别人很难比。”张玉花的老搭档、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查学雷用“坚韧”“乐观”“好学”来定义他心目中的花姐。
在为嫦娥五号探月成功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还有另一个探测器正在茫茫太空中前进,这个探测器就是天问一号。张玉花同时作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兼轨道器总指挥,时刻关注着天问一号的最新进展。
2021年2月10日晚,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附近,成功被火星捕获。张玉花和团队激动得流出了泪水。为了这一瞬间,他们整整等待了10个年头。
2010年,我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论证拉开帷幕。此后,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对火星探测的任务分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组织研制团队投入火星环绕器的总体论证,张玉花再一次成为项目领头人。
我国是世界深空探测领域的后来者,技术积累非常有限,国外又对此进行封锁,因此我国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为完成深空探测工程的目标任务,我们亟须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
2015年,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正式启动立项。此后几年,张玉花与团队成员接连攻克了火星制动捕获、超远距离通信、长时间在轨自主管理、深空光学自主导航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天问一号“绕、着、巡”立下汗马功劳。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天问一号探测器踏上前往火星的飞行旅程,跨越4.75亿公里后成功进行“太空刹车”,进而环绕火星飞行。几个关键环节的成功让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赞叹:“张玉花是天问一号的‘扛鼎者!”
同为女性设计师的赵晨说,航天发射基地遇到天气不好时,很多人都喜欢待在屋里。“每到这时候,花总就一间屋一间屋地敲门,让我们出去运动,组织走路比赛。”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试验队成员孙大强说:“海南文昌基地4到6月非常热,花总便让大家每天早起走路,我这个身高1.86米、31岁的大小伙子,都赶不上花总的步伐。花总是健身达人,每天走六七公里都是轻轻松松的,一边走还一边考我们古诗词。”赵晨对张玉花心服口服:“我们这个团队,每个人有了想法就要及时沟通,可新人往往对上不会宣讲方案,对下不会沟通。这时,花总就会手把手地教我们,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
2021年2月22日,张玉花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3月8日晚,2020“微博之夜”盛典在上海隆重举行,张玉花与另两位中国航天人获得了“微博年度影响力事件”航天榜样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女神”。
从距地球300公里的载人航天近地轨道到38万公里外的环月轨道,再到4亿公里外的环火轨道,张玉花的航天事业虽然始终处于“变轨”状态,但她对星辰大海的追求从未停止……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