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中的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分析
2021-11-16郭昌盛
郭昌盛
(九江市濂溪区水利局,江西九江 332005)
1 工程概况
某生产项目工程占地总面积为225.55 hm2,2016年1月开工建设,总工期99个月。勘察结果显示,现场以中低山地貌为主,海拔150~900 m;现状土壤包含黄壤和红壤两大类,有微度侵蚀,侵蚀模数350 t/(km2·a),水力侵蚀作用明显。项目建设现场植被类型丰富且生长状况良好,覆盖率达75%,植被包含马尾松、灌丛等。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 858.4 mm,集中在5~8月,总体具有雨量充沛、年内分配不均的基本特点。
2 无人机低空遥感数据的获取方法
精准划定监测区,综合考虑测区面积以及现场地物类型,布设适量的地面控制点,采用手持GPS的方式采集各点坐标,完整记录。控制点的分布遵循均匀性原则,避免局部间距过大或过小。基于掌握的现场信息,利用Pix4Dcapture软件规划航线,作为无人机航拍运行轨迹,以便高效操控该装置,沿既定路径完成航拍,飞行器在运行期间采集数据。部分区域监测范围大或存在影响正常航拍的障碍物时,以分阶段的方法依次采集数据,即划分为2个或多个飞行架次,有秩序地推进监测进程。
3 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的提取及应用
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土石方量变化、水土流失等多个方面,共同汇聚成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作为计算分析的关键基础。依托于Pix4DMapper软件,针对生成的航拍照片进行拼接操作,构建具有参考价值的DOM模型、DEM模型等,提取信息,对监测范围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在该流程下,实现外业工作向内业工作的转换,实现精细化测量、高效分析、准确判断的目标。
3.1 土地利用类型
人工目视识别,应用信息工具进行表达,即在软件上勾绘相应的地物。
3.2 扰动范围及流失量监测
(1)以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为主体,辅以常规的地面观测方法全面监测。提前在测区内布设观测点,计算后确定各类型区的侵蚀模数,与流失面积相乘后求得具体的流失量,再对该结果进行算术求和操作,利用所得结果反映某特定时段内形成的流失总量。
(2)以DOM、DEM模型为基础,向其中提取具有参考价值的因子,具体包含流失面积、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等,再进一步考虑土壤可蚀性、降雨量等配套信息,经过多角度整合后,使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展开计算,求得土壤流失量。
3.3 取(弃)土场挖填方量监测
在取(弃)土前组织一次航拍,生成反映原地貌的具体信息及模型,为后续监测、计算分析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对原始地貌模型和施工期模型进行叠加处理,确定取(弃)土场的挖填方量。还可根据各施工期的航拍成果展开测算,利用数据判断某特定区域不同时间段的挖填方量,呈现出动态变化趋势[1]。
4 低空遥测结果与分析
4.1 遥感数据的获取
无人机航拍正值夏季(2017年6月),在该自然条件下,存在山体阴影以及植被阴影易干扰现场航拍的情况,若盲目观测将直接影响最终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选择在阴天以及阳光直射时航拍。重点考虑渣场、建设管理营地等测区,生成各自的DOM模型和DEM模型,精度为0.05、0.20 m。规划的各个测区的面积均超过1 hm2,两种模型的精度较高,无论是扰动面积还是土石方量等指标,精度均能够满足“不小于90%”的要求。
4.2 信息的提取及应用
(1)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分布缺乏均匀性,利用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特性,若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方法,易受到识别机制的限制,影响分类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该问题,着重考虑重点监测区,针对该部分以人工识别的方式准确判断土地利用类型。
以建设管理营地为例展开分析,该区域总占地面积为7.84 hm2,经过人工识别后划分为三大部分,即硬化路面(0.28 hm2)、林地和灌木林地(1.06 hm2)、水工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6.50 hm2)。
(2)扰动范围及流失量监测。
以5#渣场为例展开分析,构建DOM模型,将该部分导入Globalmapper14.1软件,识别信息并加以计算,确定扰动面积为6.56 hm2。
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持GPS和皮尺联合作业的方法,详细测定扰动区域的具体面积,结果显示该值为6.71 hm2,对比分析发现,扰动面积监测精度不小于95%,满足相关要求。土地利用类型包含土壤流失面积(6.16 hm2)以及硬化面积(0.40 hm2),土壤流失面积可以细分为三个区块,即杂草坡面(1.41 hm2)、平地及缓坡(0.66 hm2)以及堆渣边坡(4.09 hm2)。
扰动面积如图1所示。
图1 扰动面积(勾绘部分)
针对测区进行泥沙监测,此处选取201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展开分析,杂草坡面、平地及缓坡、堆渣边坡的侵蚀模数分别约为600、1 000、2 400 km2·a,基于监测数据进行算术加法计算,求得该阶段的流失总量为28.31 t。
综合考虑DOM模型、DEM模型、降雨等相关的既有信息,提取相应因子,借助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目的在于确定第二季度土壤流水量,结果显示约为30.12 t。
为检验前述所提的流失量监测结果的精度,进一步组织实地监测,地点选取的是拦渣坝下游出水口处,在该区域内修筑一处3级沉淀池,由专员开展有关于渣场流失量的监测工作。结果显示,第二季度的沉淀泥沙量为24.10 t,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其小于前述提及的计算结果,计算误差未达到“精度不小于90%”的要求。采用传统监测手段时,诸多因素均会对侵蚀模数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现场环境复杂度较高,可控性较差;对于测区的地形条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存在诸多干扰因素,部分因子的取值不准确,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后,产生的结果也会出现明显偏差[2]。
现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根据此类地区的地质特性可知,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 t/(km2·a),施工阶段土壤流失控制比应超过0.7,土壤流失强度容许值为714 t/(km2·a),5#渣场的流失强度为47.91 t/a,将此数据与容许流失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该渣场存在流失量偏大的情况。
(3)弃渣场挖填方量的监测。
以某渣场为例,2017年1月、6月安排航拍,DOM模型(6月)如图2所示。
图2 渣场6月份DOM模型
项目处于中低山区,地形条件复杂,平整性欠佳,原始状态下取(弃)土场呈不规则坡面,以何种方法切实提高监测精度至关重要。综合考虑前两次航拍成果,以叠加分析的方式组织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挖填方情况。
确定DOM模型后进行叠加分析,经过计算后对1~6月区间的填挖方量进行判断,结果显示该阶段挖方1.81×105m3、填方3.18×105m3,由此确定挖填总量为1.37×105m3。
结合前期的工程资料展开分析,产生挖方是因为在施工期间渣场兼具多重“角色”,即作为砂石料中转料场使用。通过对1~6月数据的分析得知,该阶段赤坞渣场运出砂石料总量为1.67×105m3,与叠加分析结果对比发现,前者更小。具体至实测结果中,渣场填方量为3.46×105m3,该值超过叠加后的结果。
①无人机遥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其具有智能化、稳定性等特点,但受现场地形、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装置自身某些部件的精度偏差,容易产生垂直精度误差,得到的体积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失真情况。
②从渣场现场状况分析,该处存在较多松散状土石方,在持续性堆积的过程中,发生明显的自然沉降,在此影响下,叠加计算的挖填方结果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挖方量偏大、填方量偏小。
无人机低空遥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并非完全一致,但无人机航拍测算的挖填方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达到“监测精度不小于90%”的要求,无人机航拍测算的方法仍具有可行性,是一种优质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系统性较强、复杂度较高的工作,容易在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下导致结果失真,必须合理应用作业方法,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无误,在此前提下高效完成监测工作。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颇具代表性,监测结果的准确度较高,且具有可视化特点,合理安排后各项监测工作可高效推进。本文以某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为例,提出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关键作业要点,利用实际测量结果加以验证,发现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取得的模型、数据等信息均具有较高精度,可利用价值高,是一种优质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