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培训助力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
2021-11-16李磊磊臧若愚
李磊磊 臧若愚 贾 硕
“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钢铁行业积极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人力资源竞争力显著提升。在钢铁行业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每一位奋斗在钢铁产业链上的工作者,都需要继续学习、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业要求。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指出:“钢铁协会没有自身的利益,只要能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钢铁核心会员的利益,我们都会努力。”行业培训工作是钢协服务会员企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作为行业组织,钢协充分发挥离企业最近、知企业最深的独特优势,以“办会员企业想办,又不容易办、不方便办的培训”为宗旨,持续推进行业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员工培训,提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大力开展培训工作,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急需源源不断注入高质量人才动能的外在要求。
一、钢铁企业职工培训情况
据统计,2019年钢铁行业职工人均培训费用较2016年增长32.06%,人均培训时长较2016年增长1.19%。从不同岗位类型看,一般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时长持续增长,四年增幅高达31.09%;技术研发人员培训时长稳步增长,四年增幅6.46%;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小幅增长;一线操作人员略微下降。说明“十三五”以来,面对行业转型升级,伴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井喷涌现,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入人心,企业对一般性管理人员和科技研发人才需求量大,并将有限的培训资源投入到管理者和研发人员的知识更新上。见表1。
表1 2016-2019年钢铁行业职工培训情况统计情况
根据钢协2021年1月29日发布的钢铁行业人力资本竞争力(组织效能)指数,企业的培训费用和劳动生产率、企业效益存在明显正相关。2019年行业人均培训费用865元/人,结合参评的100家钢铁企业(单钢口径)的数据可以看出,人均培训费用相对较高的企业,人均产值、人均利润高于行业平均达15%以上,特别是人均利税,高出行业平均近20%。数据显示,培训投入高的企业,在劳动生产率上有一定的优势。见表2。
表2 2019年按培训费用分类统计表(单钢培训口径) 万元/人·年
二、钢协开展培训情况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培训是对员工最大的福利。针对企业需求,钢协最大程度聚合政府、知名高校、先进企业、咨询机构等优质教育资源,共建钢铁培训“生态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培训工作始终秉承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立足钢铁行业,以钢协组织人事部为具体实施机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一)需求调研是把握培训方向的前提
做好需求调研是开展好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法宝。针对行业公开课,通过调研、统计、分析不同企业、不同层级人员需求,研判本年度行业需求趋向;针对企业定制化、咨询式培训项目,通过赴企业开展调研,与管理层面对面交流、现场走访、员工座谈等方式弄清企业真实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而匹配定制适合的课程。
(二)计划制定是构建培训体系的基础
结合企业的需求调研及当下行业相关共性问题,把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岗位要求、个人需求等因素结合起来,遴选优秀师资和课程,经过三个周期的反馈-调整,最终制定好本年度行业培训计划。图1是钢协近5年在行业公开发布的培训计划项目数,课程分为生产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两大类。可以看出培训计划项目总数稳步提升,项目类型依据当年行业需求略有变化,全年按照培训计划稳步实施。一套具有科学性、计划性的行业培训体系,对于广大企业稳步开展年度培训工作非常关键。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很多钢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形成预期,每年根据钢协发布的行业年度培训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形成行业-企业-厂线等三个层次、公开课与内训课两个模式、技术与管理两大类型的多维度培训体系。
图1 2016-2020年钢协培训计划项目统计
(三)方案设计是提升培训质量的灵魂
每期行业培训开始前,工作人员会提前收集参训人员针对培训课程的难点、疑点,以便讲师在培训内容上有所侧重。在培训过程中,营造开放、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之上,还设置一些破冰互动游戏,现场实地教学、分组讨论教学、案例分享教学等方式,以更好地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为更好地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保证培训品质,防止学员对常规培训课程产生“培训疲劳”,部分版权课程采取情景式体验教学,培训形式更加新颖,更加多元化。培训方式以讲授-学习向讲授-体验-实践转变,确保学有所获。
(四)过程管理是保障培训效果的关键
首先,保证常规环节和既定方案执行到位。发挥培训“生态圈”共建单位的区位和人力资源优势,建立以华北、华东、东北为主要办学基地,全国多地区协同联动的培训模式。从学员报名开始,工作人员会全程跟踪服务,人性化做好各个环节的沟通,专业化做好后勤管理保障工作,如对食宿、培训场地、培训考勤、结业考核等逐项落实,当好企业培训工作的勤务兵。
其次,保障突发情况有序快速处理。面对培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例如天气变化、交通问题、临时管制等,钢协会因地制宜地提前做好预案,每期班都有钢协和共建单位培训负责人共同领导,按照统一指挥、组织有序、分工明确、保障有力、信息及时的原则,有效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妥善处理突发情况。培训期间,钢协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运用信息化手段,保证及时协调和处理有关情况。后疫情时代,钢协培训严格按照国家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到位,保障学员健康安全。培训保障力求做到事前有预案、事中有处理、事后有完善。
(五)量化评价是验证培训水平的准绳
每期培训课程结束时,学员都会进行培训满意度在线问卷调查,问卷涵盖课程满意度、讲授满意度、培训服务满意度,每个维度又有3~4个方面的评价。五年来,钢协举办各类行业公开课和企业内训近200期,培训学员近2万人次,均进行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对所有参训学员评价打分进行梳理汇总,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学员对课程、老师讲授、培训服务的满意度打分逐年上升,2020年三个指标的平均分数都已达9.4分左右(满分10分),尤其是培训服务,从2016年引入评价指标后,经过不断改进,4年得分增幅已达7.36%。见表3。
表3 2016-2020年学员评价满意度打分统计表
从图2可以看出,从2016年开始,钢协组织的培训课程评和讲授评价满意度逐年升高,2019年达到峰值,分别为97.37%和97.49%;服务评价满意度在2020年达到96.91%。单项看,每年课程评价和讲授评价中完美的比例均超过50%, 2020年达到73.02%和75.44%;服务评价指标中完美的比例,2018年达到一半以上,2020年突破70%。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参训学员96%以上很满意,73%以上非常完美。培训工作得到参训学员的高度认可,这是钢协把培训质量视作生命线和完美工作目标的体现。
图2 2016-2020年学员对课程、讲课、服务评价的满意度情况
(六)跟踪反馈是推动培训落地的抓手
每次培训结束后,钢协积极与送培单位联系,对学员参加培训期间的综合表现给出客观评价,并明确培训后应达到的学习目标、二次传导学习内容、解决现场问题、实现成果发布等要求,以点带面,让培训效果真正在企业落地。
(七)加强宣传,为中国钢铁人的光辉形象欢呼
世界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中国时代”,让全社会更全面地了解钢铁行业,了解钢铁人,展示钢铁人的光辉形象,展示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和美好钢铁发展理念也是钢协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
(八)培训改进,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通过对送培单位、参加培训学员的反馈,进行培训经验总结,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不断调整,再次实施,再次评估,不断改进,运用PDCA改进流程,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三、思考与建议
(一)创新培训学习模式,提高培训效果转化落地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给传统的培训方式带来了挑战。近年来,线上学习已然成为培训的一个发展趋势,虽然网络在线培训对于钢铁行业、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各钢铁企业对开展“线上化”学习的思想认识、软硬件投入水平、企业员工的参与度参差不齐等,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疫情期间,钢协在行业中举办了多期线上公开课,引导钢铁企业在岗和待岗返企员工积极参加线上学习,实现停工不停学。总体看,还存在培训效果不可控,如学员的关注度、执行力等都影响了培训成果的转化。
要进一步创新“互联网+培训”模式,充分发挥线上培训在成本控制、传递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让广大钢铁企业与钢协形成联动,让学员带着一定的目标、任务和需求全身心参与其中。通过在线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讲师答疑、考核测试、学员展示等形式,帮助企业降本,实现全员学习和系统提升,形成线上不断创新,学员乐学好学,线上带动线下,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局面。
此外,针对一些岗前培训,企业也可以采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真实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各个环节和操作,使员工的技能训练更有针对性,缩短上岗培训时间。
(二)服务企业内训需求,加强钢铁行业培训师建设
当前,钢铁行业培训师资队伍还无法做到统一规范。公开市场上社会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讲师水平参差不齐,培训项目设置不合理、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脱节等情况依然存在。受此影响,部分企业培训内容随机性较大,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致使培训工作流于表面。
要降低培训成本,实现全行业员工终身学习的目标,建立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队伍,重视培养一支优秀的行业培训师队伍,更好地发挥培训师在企业培训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对钢铁企业而言,要加强内部知识技能的积累、共享和传承,通过不断发掘自身讲师资源,内部甄选出具有较高技能水平、有职业素养的一线员工和资深管理人员参与到行业培训工作中去,借助行业平台资源,对培训师资团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实力,进而带动和提升员工整体水平,夯实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石。
(三)加强专业人才储备,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钢协在行业里成立了多个专业委员会,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为满足企业相关业务需求,在行业专家的倡导下,通过开展治金铁路运输和资本运营专业的交流,请铁路运输企业一线和企业资本运营领域的专家,在钢协搭建的平台上,开展对标研讨、学习培训、推广经验、技能比武等,不仅为行业培养了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培训师队伍,也为促进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两个领域从业人员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做了铺垫,打了基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钢协在2021年初,组织行业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校、技术单位等成立了“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围绕“双碳”目标,率先组织开展了行业内最大规模的首次低碳理念和业务培训,2万余名企业领导和中层技术、管理人员线上学习、培训,满足了广大钢铁企业对低碳这一前沿概念的基础性和急迫性的学习需求,为有序推进钢铁行业低碳工作迈出关键一步。后续,钢协还将密切跟踪行业前沿发展方向,紧密围绕企业需求,组织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等业务培训。
四、结语
持续聚焦培训课程精品化、培训服务精细化、培训流程制度化、培训人员专业化是钢协培训工作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培训只有重视培训成果的转化和后续追踪,才能得到参训学员的高度重视,取得会员企业的高度认可。
“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钢协将继续发挥行业培训平台优势,充分调动行业最优质的资源,紧紧抓住行业人才发展这个“牛鼻子”,以培训为重要抓手,秉承“致力于中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的责任使命,把握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趋势,为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有力的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