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2021-11-16郭飞
郭 飞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湖南 郴州 42300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起病比较急、病情进展快,容易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及不全[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8例,均为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6~72岁,平均(40.15±2.15)岁;病程3~10小时,平均(4.35±1.28)小时。观察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26~71岁,平均(40.06±2.33)岁;病程3~10小时,平均(5.05±1.10)小时。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中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属于肝胆湿热证。同时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周岁以上。③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可主动配合检查、问诊以及治疗。④自愿参加研究。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者哺乳期;②肿瘤患者;③其它原因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相似症状;④治疗方法不耐受或对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吸氧、体液复苏、持续胃肠减压以及镇痛治疗,针对实际病情处方用药,必要时行ERCP手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以缓解胆道压力,解除胆道梗阻。
观察组联合中药内服与外敷。内服中药用消炎通腑汤。药用黄柏、银花藤、虎杖各20g,蒲公英、赤芍药、车前子各15g,薏苡仁30g,大黄9g(后下),枳实、延胡索、川楝子各12g,丹参10g,川芎8g,黄芩、栀子、红花、黄连各10g。水开后继续煎煮15min去药渣取液,早晚各1次,进行胃管灌注,灌注后夹闭胃管2h。另用消炎散外敷。药用黄连、生大黄、黄芩、柴胡、延胡索、莱菔子、白芍各25g,芒硝50g。研末后加入蜂蜜调和,敷贴于胰腺体表皮肤处,隔1天外敷1次,每次2h。
3 观察指标
症状消除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时间以及腹胀消失时间。
血清TNF-α、PAF、ICAM-1含量。
4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炎性因子水平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有所缓解,炎性因子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d,±s)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d,±s)
组别 例 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 排便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观察组 39 2.54±0.68 3.18±1.05 4.25±1.06 3.78±0.86对照组 39 5.25±1.36 5.68±1.85 6.15±1.36 5.89±1.78 t 4.512 3.841 3.941 3.765 P 0.025 0.031 0.030 0.03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PAF、ICAM-1含量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PAF、ICAM-1含量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PAF、ICAM-1含量比较 (±s)
组别 例 TNF-α(ng/L) PAF(µg/L) ICAM-1(µ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9 152.14±15.21 45.37±7.25 210.87±24.04 75.68±8.15 4.39±1.68 1.68±0.57对照组 39 151.25±16.02 67.59±9.41 209.32±22.38 99.05±9.16 4.28±1.58 2.62±0.78 t 0.751 8.168 0.684 10.150 0.391 4.621 P 0.681 0.001 0.587 0.000 0.641 0.035
6 讨 论
研究表明[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无法有效调控免疫炎性反应,使得炎性反应持续进展并加重。TNF-α作为炎症始发因子在胰腺炎发病期间会明显增高,同时会对ICAM-1粘附分子产生作用,促进其与白细胞特异性受体发生结合,使得白细胞穿透内皮细胞达到炎症反应位置,参与到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中。PAF含量升高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损伤介导内皮细胞,进行造成了胰腺微循环障碍,可引起血栓,胰腺损伤加重[4]。中药内服及外敷可以进行针对性、对症治疗,起到疏泻肝胆、活血散淤、清热解毒功效,并且可以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以对抗炎症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