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规划设计以及造林技术探讨
2021-11-16贾韩区
贾韩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怀宝林场,广西柳州 545300)
0 前言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当今时局下重要的话题。2003 年6 月出台的9 号文件中,针对我国日益加剧的生态问题出具相关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1]。对此,全国各地也相应出台诸多方针、政策,广泛宣传,以达到提高生态安全意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的。近几年随着政策的落实,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发生得到一定控制,但是造成林木面积缩小的问题仍然存在[2]。笔者作为长期坚守人造林业一线的工作人员,深知人造林业的巨大潜力,明白其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就现今的人工造林的相关规划设计及其人工造林技术进行探讨。
1 人工造林规划设计
1.1 造林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人工造林规划中,需要就实际情况解决诸多问题。其中,首先要考虑哪种造林所需的树种以及所应用到的造林技术,这是前期准备环节中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3]。人工造林的相关规划人员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先调查区域内的土壤情况以及自然气候条件,进而选择恰当的造林技术,保证工程的质量[4]。另外,人工造林的规划设计人员在购置林木时,不仅要保证树木在当下气候条件下能够生存,人工造林使用周期尽可能的长,也要保证人工林区中应用到的树木种类多,如图1 所示。
图1 人工造林
1.2 造林规划设计要点
1.2.1 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宗旨
人工造林的首要目的便是为了缓解日益缩小的林木面积问题,切勿舍本逐末。在人工造林的规划中,应当秉持保护生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达到孕育良种、提高人工造林质量、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目的。
1.2.2 规划设计要有整体观和科学观
规划设计前做好实地考察,负责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到对实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和水纹条件、土壤营养情况等实际情况心中有底。统筹规划设计方案,参照被选中树种的特性,规划好种植密度、树木大小、整地施肥所需的肥料种类和用量大小。其次,按照苗圃运输到人工造林区域的路程长度,选择运输工具,做好对于运输过程中的树木苗的保护工作。
1.2.3 做好人工造林工程的工期和资金规划
做好一份成功的规划设计方案对工期的规划以及资金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标准。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调查当地劳动市场的实际工资情况以及劳动力,根据工期长短,制定合理的资金消耗计划,对造林工程用工、物资及资金等方面投入进行概算。另外,在工程中期和后期,实施工程的效益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施工的检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4 保证造林规划设计的保密性和拓展性
做好对设计的保密,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在工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保密工程数据,既需要防止信息泄露影响工程安全,也需要防止设计方案被盗取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做好人工造林规划设计方案的拓展性,能够保证系统的可协调性,一旦出现规划之外的事件时,帮助及时做出反应,人工造林设计如图2 所示。
图2 人工造林设计
2 人工造林技术
2.1 植苗造林技术
人工造林技术中所谓的“植苗造林技术”,是指将完整的苗木根系移植到人工造林区域内所应用到的技术,能够保证苗木的质量。植苗造林技术应用时限制较小,对人造林的土壤环境并没有较大的要求,因此,其显著的优点便是适用范围较广。但是由于是从苗圃直接移植到人造林区,该项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苗木的根系会发生损伤、挤压、变形、缺水等问题。若想从根本上降低以上问题的发生,在规划设计时需要选择最近的苗圃,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其次,不论远近、不论树种,做好运输过程中树苗根部的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可以利用包裹技术和带土移植等方法,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另外,移植的各个环节均应做好严格控制,主要包括选苗、起苗、包装和运输环节等环节,都应做好控制,把控苗木运输的时间,避免根茎湿润程度降低,影响苗木生存。选择好所需的苗木种类后,提前做好育苗,可以节省种子,降低时间成本。
2.2 分殖法植树造林技术
与上文所提到的“植苗造林技术”有所不同,“分殖造林技术”主要是指培育苗木的根茎部,避免整根树木移植。树木的根部和茎部是整个苗木生命关键所在,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经过现代培育技术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树木。相较于其他的苗木技术,“分殖造林技术”技术性更强,操作难度较大,但是育苗时间得到大大缩减、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大大降低[6]。其次,分殖造林技术能够最大可能保留树木的优良性,受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人工造林。
2.3 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技术”作为一种传统又普遍适用的造林技术,其缺点和优点都是十分明显的。与上述两种造林技术有所不同,该方法是直接将苗木的种子播种在土壤中,操作方法较为简单,能够大规模进行种植。由于是将种子直接播种到土壤中,树苗自然生长成林,避免了苗木移植过程中各项问题,林木质量较好。但是,正是由于自然生长,实际施工项目中,工程周期较长、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需要长时间的人工呵护[5]。
2.4 营林生产中的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除了各项植树技术,做好营林生产中的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对于技术实施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帮助提高幼苗的存活率。现如今,常见的防病虫、害虫的措施,以及降低自然灾害损伤的措施如下:①选择抗虫能力、生长能力强的树苗种类,在人工造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树苗种类,还需要优选苗木,尽量选择抗害虫、病虫的能力较强的苗木种类;②工作人员需要优选,在采购苗木时,携带专业人员对树苗进行检测、验收,应当尽量避免移植已存在营养不良或者存在有虫害病的树苗,影响人工造林的质量;③做好苗木的养护工作,在移植成功后,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苗木进行监管和养护。不论是移植法造林、分殖法植树造林,还是播种造林技术培育的树苗,均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监控。其任务不仅是施工、浇水,还有除草、修剪和治病。一旦发现有被病害虫侵害的树木,立即做出反应,可以使用生物药剂,要少用或不用化学药物,避免药物损伤幼苗,使幼苗维持较好的生活环境。
若想降低病虫、自然灾害给林业带来的损失,需要预先制定好预防策略。这就要求人工造林区域的管理人员对周围气候有足够的把控,预估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6]。做好一系列预案,要求一旦发生干旱,有足够的水资源进行浇灌,预防苗木缺水死亡的情况发生。当发生大风暴雨天气的时候,有能力足够的排水系统。造林规划设计时,尽量选择抗自然灾害能力比较好的树木种类,对于降低林业损失也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做好规划设计,运用恰当的造林技术,对提升林业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无论的是规划设计还是造林技术的选择工作,均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于我国水土资源大量流失的今天,做好人工造林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林业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方面,将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相结合,充分利用我国的林业资源,齐心协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